- 年份
- 2024(14166)
- 2023(20600)
- 2022(17836)
- 2021(16531)
- 2020(13932)
- 2019(32144)
- 2018(32041)
- 2017(61101)
- 2016(33299)
- 2015(37412)
- 2014(37335)
- 2013(36722)
- 2012(34086)
- 2011(30853)
- 2010(30944)
- 2009(28751)
- 2008(28101)
- 2007(25253)
- 2006(22037)
- 2005(19484)
- 学科
- 济(135869)
- 经济(135730)
- 管理(98899)
- 业(95461)
- 企(79288)
- 企业(79288)
- 方法(60904)
- 数学(52488)
- 数学方法(51803)
- 中国(37664)
- 农(37331)
- 财(35225)
- 业经(31374)
- 地方(30955)
- 学(29275)
- 农业(25124)
- 技术(24834)
- 制(24650)
- 贸(24457)
- 贸易(24440)
- 易(23648)
- 理论(23314)
- 务(22773)
- 财务(22675)
- 财务管理(22621)
- 银(21681)
- 银行(21619)
- 和(21489)
- 企业财务(21450)
- 环境(21082)
- 机构
- 学院(471992)
- 大学(471553)
- 济(185740)
- 管理(185522)
- 经济(181554)
- 理学(159724)
- 理学院(157938)
- 研究(156858)
- 管理学(155012)
- 管理学院(154152)
- 中国(117920)
- 京(100809)
- 科学(98914)
- 财(85783)
- 所(79440)
- 农(78865)
- 中心(72641)
- 研究所(72149)
- 业大(71459)
- 江(70993)
- 财经(68154)
- 北京(63804)
- 范(63409)
- 师范(62769)
- 农业(61748)
- 经(61726)
- 州(57867)
- 院(56999)
- 经济学(55020)
- 技术(51877)
- 基金
- 项目(317966)
- 科学(249217)
- 研究(231772)
- 基金(228061)
- 家(198751)
- 国家(197044)
- 科学基金(169257)
- 社会(144097)
- 社会科(136451)
- 社会科学(136415)
- 省(126678)
- 基金项目(120916)
- 自然(110940)
- 自然科(108409)
- 自然科学(108380)
- 教育(107946)
- 自然科学基金(106434)
- 划(105907)
- 编号(96047)
- 资助(94222)
- 成果(77970)
- 重点(71184)
- 发(69686)
- 部(69147)
- 创(67708)
- 课题(66268)
- 创新(62815)
- 科研(60889)
- 大学(59130)
- 教育部(59100)
- 期刊
- 济(204889)
- 经济(204889)
- 研究(135324)
- 中国(93614)
- 学报(75242)
- 农(71426)
- 科学(68317)
- 管理(68023)
- 财(66820)
- 教育(56474)
- 大学(56374)
- 学学(52670)
- 农业(49311)
- 技术(43565)
- 融(40774)
- 金融(40774)
- 业经(35571)
- 财经(32563)
- 经济研究(32553)
- 经(27842)
- 图书(27838)
- 问题(26447)
- 业(26429)
- 技术经济(23797)
- 科技(23207)
- 理论(22607)
- 版(22039)
- 商业(21828)
- 统计(21708)
- 实践(20710)
共检索到697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慧娟 贾梦琪 胡怡欣
自科创板率先开始实行审核问询制度以来,科创板企业IPO定价效率一直备受关注。而科创板上市企业IPO定价效率与企业科技研发信息的披露密切相关。因此文章以研发信息披露为视角研究IPO定价效率。文章利用科创板开板至2021年年末申请上市的信息披露完整的212家公司为样本,以招股说明书研发信息文本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信息披露对IPO的影响,市场投资者是否可以合理有效利用企业披露的研发信息,探讨审核问询制下企业的定价效率,为企业应当如何合理进行信息披露,监管如何把握审核尺度提供启示与借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石玉峰 张冰妍 张宗新
审核问询是新股发行注册制信息披露的核心环节,IPO审核问询能否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的成效。本文以科创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构建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从信息流传递的角度验证IPO审核问询的中介效应能否通过招股说明书渗透并传递至新股定价,进而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审核问询对招股说明书的信息披露质量改善有正面作用,且此部分信息蕴含可以使股价同步性降低的特质信息,即审核问询可以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进一步地,本文探讨了分析师的信息搜寻活动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新股上市初期,分析师关注以市场和行业信息为主,当其信息挖掘深度达到研报水准时,将包含更多的公司特质信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陆正华 张瑞
以2010年至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为样本,在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水平与财务杠杆、股权集中度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研发强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盈利能力、公司成长性、董事会独立性和企业规模则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信息披露 研发投入 影响因素 创业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悦 吴启富
研发信息披露质量直接影响了市场资源能否合理配置。文章基于促进研发信息披露质量的视角,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其披露研发信息的主要动机。结果显示:"反映重要事项"是上市公司披露研发信息最重要的动机,且在此动机下上市公司对定性、定量两种披露方式的选择较为均衡;"满足监管需要"也是上市公司披露研发信息的重要动机,受此动机影响,企业会披露更多的定量研发信息;"应对高关注度"和"彰显竞争优势"两类动机并非上市公司披露研发信息时主要考虑的因素;"降低融资成本"和"进行盈余操纵"并不是上市公司披露研发投入信息的动机。研究结果支持了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的监管,对理解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行为具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研发信息披露 披露动机 研发投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邓瑶 郭玉梅 曾皓 荣莉
本文从上交所科创板注册制下审核问询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审核问询提供的增量信息越多,越能有效地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定价效率。科创板审核人员前后轮发函的相似度越低,解决问题的程度越高,则表明回函提供更多的增量信息,上市公司IPO定价效率越高。同时审核问询函存在信息递减效应,首轮问询对定价效率影响最大,第二轮问询对IPO抑价影响较小,审核问询函通过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加快注册流程增强增量信息对IPO抑价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在研发投入多、承销费用高、内部治理好的公司体现更加明显。本文将科创板审核问询及其回复作为直接的信息渠道,揭示了信息披露对IPO定价的影响作用,为注册制下提高发行人披露的信息质量和交易所有效监管提供了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颖斐 刘学财
上市公司的研发信息披露一直是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难点问题。年报问询监管作为信息披露监管的重要手段能否改善研发信息披露质量从而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是检验该监管制度经济后果的重要维度。整体而言,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年报问询函监管会对公司的创新投入产生负向影响,细分年报问询函问题是否与“研发”相关后,发现涉及“研发”问题的年报问询函会对公司的创新投入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由于问询监管会对公司的代理问题、融资约束产生不同影响,涉及“研发”问题的年报问询函能发挥外部治理作用及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进而促进相关企业的创新投入。鉴于研究证据和高质量发展对研发创新的倚重,年报问询监管可以对企业的研发信息披露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更多的市场投资者获取更有价值的研发信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增瑞 李心茹 李梦
审核问询机制是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的关键,深入剖析审核问询对企业信息披露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可为优化审核问询机制提供决策参考。基于信息质量视角,运用Python软件爬取科创板上市公司多轮审核问询回复函的文本信息和招股说明书的申报稿、注册稿,构建审核问询质量和信息披露质量,并以此为基础考察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相关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验证审核问询机制在IPO发行中的重要性,是对审核问询相关文献的重要补充。研究结果表明:审核问询质量与信息披露质量成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律所声誉、企业违规程度等不同外部治理情境下,审核问询质量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总结审核问询经验、优化审核问询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程小可1,张慧慧1,李昊洋1,王景2
以创业板公司2012-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行业领先公司研发信息披露质量对同行业公司研发溢出效应的影响。同时,考察该影响在同行业公司不同动机(行业地位)和能力(融资约束)下的差异。研究发现,行业领先公司的研发信息披露质量与研发活动溢出效应显著正相关,且该影响对于行业地位高以及融资约束较低的同行业公司更为明显。进一步对研发投入阶段进行区分后发现,研发信息披露质量对研发活动溢出效应的影响主要存在于研究阶段。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宇峰 苏逶妍
研发活动的强度能体现企业技术进步的实力和潜力,能间接反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发信息披露程度对于信息使用者进行正确决策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我国2006年和2007年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研发信息披露频率比2006年有显著提高,研发信息披露与公司研发强度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研究开发 信息披露 内容分析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尧明 张雷云
科创板拟上市公司需要接受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审核问询为手段的非行政处罚性监管,因此以2019年7月22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上市的215家科创板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其在新股发行上市过程中收到的上交所第一封审核问询函为研究样本,利用LDA主题分析工具对审核问询函的文本主题特征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审核问询函主题特征与关键事项信息披露水平提升幅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新股发行上市过程中与关键事项相关的审核问询越强,拟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注册稿相对于申报稿的关键事项信息披露水平提升越高,且审核问询对公司治理较差的公司的关键事项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亚超 罗昆 王玉法
以沪深证券交易所2014-2022年发放的财务报告问询函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会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当问询函内容越详细、问题数量越多时,对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作用便越显著;第二,问询函涉及现金、负债、会计政策、估值、利润调整、合规、担保和诉讼类等事项的词汇比例越高,其对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便越显著;第三,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后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会损害公司的短期和长期经营业绩;第四,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将降低同地区其他公司的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这种震慑效应在非核心城市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为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询函制度的治理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有必要进一步优化问询函的制度设计和监管实践,充分发挥其对上市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韩鹏 彭韶兵
通过构建研发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研发信息质量进行测度和分析,发现定量指标中的投入产出指标对研发信息披露质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内部研发环境指标。研究表明,建立研发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必须明确规定企业信息披露的最低限度,一方面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研发信息时应包括研发活动的一般性描述,另一方面规定企业研发信息强制披露范围。
关键词:
研发信息披露 质量测度 熵值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爽 王禹
信息披露是注册制改革的核心,科创板首次打开IPO审核问询的“黑匣”。本文基于科创板IPO公司多轮审核问询回复函的文本信息,从回复信息“质”和“量”两个维度分别构建指标度量回复函的信息披露质量,考察其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IPO审核问询回复函信息质量与公司首发抑价显著负相关,具体表现为回复函的信息量越大、信息可视化程度越高、会计术语和逆接成分密度越小,首发抑价程度越低;且公司研发投入越多,回复函质量对首发抑价的影响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发行人回复函信息质量对招股说明书的内容有显著影响:回复函质量越高,招股书上会稿与初始申报稿相比提供的增量信息越多,信息质量越高。此外,回复函质量越高,机构投资者网下询价意见分歧越小。本文基于IPO审核问询回复函文本信息的分析,为各利益方理解IPO定价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监管方提高IPO审核问询质量进而提升IPO市场化程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兴宇 伍中信
文章基于烙印理论,选取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探究学者型CEO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非学者型CEO,学者型CEO降低了股价同步性,但政治联系会削弱学者型CEO释放更多研发信息动机,抑制学者型CEO与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关系;并且通过作用机制的检验证实了提高自愿研发信息披露水平是学者型CEO降低股价同步性的重要途径。进一步证据表明:在企业性质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时,具有学术经历的CEO更能发挥自身优势,降低股价同步性;此外相较于职业生涯关注度较低以及内部晋升方式下,学者型CEO对股价同步性的这种抑制效应在职业生涯关注较高、外部引进方式的情境下更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尧明 杨嘉逸 邓瑶
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科创板审核问询函要求拟上市公司回应媒体质疑有什么效果?以在科创板发行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信息披露更新的角度,实证研究了审核问询要求回应媒体质疑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审核问询要求回应媒体质疑能显著提升IPO定价效率,且回应内容越详细,提升程度越高;回应媒体质疑能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从而能IPO定价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回应内容涉及的研发费用、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指标对IPO定价效率影响更显著;回应央媒质疑更能提高IPO定价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