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7)
2023(7541)
2022(6296)
2021(5571)
2020(4638)
2019(10158)
2018(10102)
2017(18219)
2016(9461)
2015(10335)
2014(10440)
2013(10328)
2012(9939)
2011(9273)
2010(9756)
2009(9276)
2008(8864)
2007(8287)
2006(7773)
2005(7167)
作者
(28314)
(23617)
(23553)
(22586)
(15238)
(11154)
(10504)
(9007)
(8939)
(8505)
(8333)
(7918)
(7860)
(7697)
(7364)
(7327)
(7050)
(6799)
(6792)
(6494)
(6305)
(5698)
(5619)
(5567)
(5455)
(5330)
(5186)
(5131)
(4695)
(4648)
学科
(61871)
经济(61825)
管理(34263)
(31126)
(27523)
企业(27523)
地方(17418)
方法(16340)
技术(15032)
中国(14253)
数学(13704)
数学方法(13593)
地方经济(12608)
业经(12479)
(11572)
技术管理(11557)
(10391)
(9686)
(8939)
(8108)
银行(8098)
(8014)
金融(8014)
(7881)
(7642)
环境(7631)
产业(7455)
理论(7422)
农业(7354)
(7300)
机构
学院(144644)
大学(144436)
(70760)
经济(69426)
管理(55136)
研究(52396)
理学(46280)
理学院(45751)
管理学(45130)
管理学院(44827)
中国(40342)
(30904)
(29816)
科学(29133)
(25654)
(24748)
中心(23956)
财经(23816)
研究所(22789)
经济学(22609)
(21352)
经济学院(19850)
北京(19309)
(19136)
(18699)
(18644)
(18633)
师范(18498)
财经大学(17315)
业大(17171)
基金
项目(88934)
科学(71681)
研究(67075)
基金(64367)
(55086)
国家(54605)
科学基金(47919)
社会(45630)
社会科(43378)
社会科学(43372)
(36066)
基金项目(33409)
教育(30462)
(28955)
自然(28633)
自然科(28021)
自然科学(28012)
自然科学基金(27569)
资助(25232)
编号(24942)
(24461)
创新(21825)
成果(21027)
(20777)
重点(20247)
国家社会(19251)
(19099)
课题(18987)
发展(17476)
(17217)
期刊
(90435)
经济(90435)
研究(51396)
中国(33251)
管理(26258)
(23590)
科学(19142)
学报(18278)
(17305)
教育(17188)
(15827)
金融(15827)
技术(15148)
经济研究(15058)
大学(14941)
学学(13867)
财经(13084)
业经(12399)
(11587)
农业(10919)
问题(10908)
技术经济(10513)
科技(9012)
(8093)
(8072)
统计(7503)
世界(7464)
经济管理(7354)
(7313)
论坛(7313)
共检索到241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佼佼  吕兴洋  黎耀奇  文彤  徐菲菲  蒋依依  高洁  王金伟  雷婷  孙洁  尹铎  崔庆明  
近年来,宠物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现象级的经济形式,不仅反映着社会经济和地理文化的变迁,也折射着现代社会人的情感和生活需求。宠物经济的快速发展编织起“生命情感—经济地理”的新经济网络与空间,赋予了宠物作为“商品”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不仅催生了以宠物繁育、饮食、医疗、娱乐、携宠出游等为核心的庞大产业链,也通过“宠物+”模式将新的生命关系注入传统的经济形式,推动着交通、商贸、住宿、旅游、医疗等行业的包容与更新。宠物经济以生命为基础,以情感为线索,激发了庞大的理论需求。经济层面的多网络宠物产业与消费行为,地理层面的新型情感空间、现实与虚拟结合空间以及现实中紧张的人地关系、人宠空间冲突等,社会层面的人际交往、人宠交流等关系变迁,产业层面的动物繁育、交易、各类面向宠物的产品与服务,管理制度层面的动物伦理规范、动物权益保护、生命道德培育及相关法律法规等,以上诸多议题都需要创新探索,也是学术界急迫的责任。本次笔谈从经济地理视角出发,融合文化地理、消费心理学、情感经济、旅游管理、动物伦理、网络与媒体经济,以及宠物产业的管理制度等多维视角,探讨宠物经济发展中蕴含的多元议题与创新方向,为新兴宠物经济提供学术思考与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长虹,王兵  
文化转向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文章简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地理学对文化与文化转向的理解,分析了文化转向得以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以及经济对社会文化的根植性,提出了我国经济地理学开展“文化转向”研究的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分析和评述了国际经济地理学界新近出现的一个新方向 :来自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学和来自地理学的经济地理学有组织地交流和合作。讨论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特点及其存在问题。这些新变化对经济地理学的可能影响包括 :不同观点融合将进一步加强 ,经济地理学地位会明显提高 ,前瞻性研究成果有望逐渐增多 ,新的经济地理学学派有望出现。对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启迪包括 :科学地研究新经济地理学 ,正确对待学术研究的流派 ,在拓宽视野基础上求专精 ,培养严谨的分析习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伟博  
自2008年保罗·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国内学界掀起了一股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潮。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新经济地理学的地位、范式及政策影响。本文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综述,评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建模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未来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由于研究思维方式和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不同,有些国家可以形成富有国家特色的经济地理学。反映发展中大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地理特殊事实并给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解释,基于地理科学的研究框架并吸纳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强调中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对经济地理现象的重要影响,可构成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构建的三个重要基点。在此基础上,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在研究中重视学科的地理学属性,重视国家需求导向,重视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重视人地和谐。对中国独特的经济地理现象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凝聚理论创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年猛  王垚  
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合适的技术工具而长期缺失空间维度,D-S模型的出现和新贸易理论的创立为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新经济地理学只关注宏观异质性而缺乏微观基础,"新"新贸易理论则为"新"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基于微观异质性,"新"新经济地理学推动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其理论模型主要基于三大分析框架,即D-S垄断竞争分析框架、OTT分析框架和BEKJ分析框架。中国学者应积极借鉴"新"新经济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视角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经济实际,从简单的应用、模仿转向创新、突破,深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凤君  靳海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年猛  王垚  
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合适的技术工具而长期缺失空间维度,D-S模型的出现和新贸易理论的创立为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新经济地理学只关注宏观异质性而缺乏微观基础,"新"新贸易理论则为"新"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基于微观异质性,"新"新经济地理学推动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其理论模型主要基于三大分析框架,即D-S垄断竞争分析框架、OTT分析框架和BEKJ分析框架。中国学者应积极借鉴"新"新经济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视角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经济实际,从简单的应用、模仿转向创新、突破,深入研究中国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形成的内在机制和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志高  尹贻梅  
近年来,演化分析方法在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尤其是欧洲日益受到重视,这可能是因为演化思想为分析产业空间集中的出现和经济的空间差异提供了有益的模型和解释。一些经济学家虽然分析了产业创新和技术变化演化,但却忽视了其空间特性,这正是经济地理学者所关注的领域。经济地理学吸收演化经济学的有关养料后,分析了这些空间特性对企业竞争力和学习能力的影响,并富有成效地将本地生产系统、根植性和区域学习过程等与演化思想结合起来,用演化思想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现象及规律,试图在经济地理学中全面引入演化思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胁田武光 ,沈象仁,张豪禧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现代国外地理学界对经济地理学性质和方法的看法,但个别提法值得商榷,供大家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兆量  
研究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任务。反映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按照经典的办法,可以用实物劳动生产率,如每个职工每年或每日、每时生产所得的粮食或钢、汽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提供粮食9~17万斤,肉6千到1万3千斤(不包括禽类)。印度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平均提供粮食1,700斤,肉8斤,对比十分明显。实物劳动生产率的缺点是不同的产品不能相加,无法反映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综合水平。要反映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必须借助货币指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璐  成春林  
政治、经济、军事都是历史上都城迁移决定的重要因素。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平稳的今天,省会的位置相对稳定。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提出省会迁移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省会城市越来越拥挤,产生离心力,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二是省会迁移到其他城市,会为移入地注入新鲜血液,带动移入地及周边地区发展。文章以江苏为例,先对自辛亥革命后江苏省会迁移的历史作了阐述,继而分析当前有可能导致江苏省会迁移的现实之处,最后对省会迁移的作用机制、移入城市、迁移成本作了相应的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志高  尹贻梅  
经济地理学发展不仅与人文地理的其他分支交互发展,并从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内吸收营养。文章通过历史性地考察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关系,尝试探索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考察发现:古典经济地理学时期,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相互交织、彼此影响;1930、1940时代到1970、1980年代,经济学引领经济地理发展,而经济地理学者没有对主流经济学产生重大影响;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期,经济地理学吸收经济学相关理论,实现了文化、制度和关系的转向,同时主流经济学则出现了地理化趋势,出现了新经济地理学运动。1980年代以来,演化思想在经济学界逐渐兴盛起来,演化经济学理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重视,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地理学家接受了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开始尝试构建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演化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和经济学的下一个交叉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樊杰  周侃  孙威  陈东  
人文—经济地理学对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的相互作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地球表层分布及演变规律的前瞻性研究成果,在支撑国家科学决策、促进国土有序开发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为人文—经济地理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地理学重视机理和过程研究而可能导致学科微观分化和人文化倾向的偏差,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对综合学科支撑体系建设的要求,阐释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综合价值,并对因素与机制、界面及过程、功能与结构、尺度及转换等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范畴进行了再认识。本文还重点讨论了基于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和生产—分配—消费立体系统的空间均衡模型,阐述了面向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探讨了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技术,以及将面状的功能地域纳入空间结构理论框架的学术创新要点。最后,结合近年来人文—经济地理学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区域发展基础理论与方法方面的主要进展,针对学科相互替代所带来的挑战,提出坚持思想性和学术性并举、计算机方法与实验方法兼备、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交叉研究创新与经典路径依赖相融的学科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国庆  曾刚  顾娜娜  
受1990年代末期"社会转向、文化转向、制度转向"思潮影响,近年来,有关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和延伸。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主要从知识、网络、学习、创新等4个方面展开,集中于网络特征、空间属性和动态演化等问题的探讨。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地理学者文献的梳理,从创新网络的结构、邻近性、网络演化等3个方面对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简要评价并提出了未来深化研究的初步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