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1)
- 2023(11386)
- 2022(8960)
- 2021(7805)
- 2020(6065)
- 2019(13622)
- 2018(13622)
- 2017(25570)
- 2016(13773)
- 2015(15355)
- 2014(15835)
- 2013(15508)
- 2012(14646)
- 2011(13793)
- 2010(14120)
- 2009(13313)
- 2008(12990)
- 2007(11792)
- 2006(11183)
- 2005(10761)
- 学科
- 济(85473)
- 经济(85397)
- 管理(35763)
- 业(34078)
- 地方(25794)
- 企(25658)
- 企业(25658)
- 中国(25654)
- 方法(22815)
- 农(19867)
- 业经(19329)
- 数学(18686)
- 数学方法(18546)
- 地方经济(15728)
- 学(15648)
- 农业(14022)
- 发(13966)
- 融(13321)
- 金融(13321)
- 银(12741)
- 制(12733)
- 银行(12722)
- 财(12483)
- 行(12450)
- 环境(11203)
- 理论(11058)
- 贸(10941)
- 贸易(10930)
- 产业(10918)
- 发展(10704)
- 机构
- 学院(210279)
- 大学(208859)
- 济(98504)
- 经济(96557)
- 研究(81996)
- 管理(73299)
- 中国(62765)
- 理学(60961)
- 理学院(60205)
- 管理学(59231)
- 管理学院(58842)
- 科学(46980)
- 京(45768)
- 财(43832)
- 所(42043)
- 研究所(37592)
- 中心(35474)
- 江(33782)
- 财经(33619)
- 农(33534)
- 经济学(32016)
- 经(30307)
- 范(29995)
- 北京(29900)
- 师范(29731)
- 院(29045)
- 经济学院(28314)
- 州(27300)
- 业大(26744)
- 农业(25568)
- 基金
- 项目(126893)
- 科学(100079)
- 研究(96013)
- 基金(90413)
- 家(78125)
- 国家(77429)
- 科学基金(65679)
- 社会(63466)
- 社会科(60148)
- 社会科学(60136)
- 省(50246)
- 基金项目(46260)
- 教育(42742)
- 划(41375)
- 编号(38440)
- 自然(38228)
- 自然科(37296)
- 自然科学(37288)
- 自然科学基金(36631)
- 资助(36501)
- 发(34527)
- 成果(32442)
- 重点(29453)
- 发展(28533)
- 课题(28327)
- 展(28060)
- 部(27396)
- 国家社会(26845)
- 创(25846)
- 创新(24275)
- 期刊
- 济(127088)
- 经济(127088)
- 研究(73995)
- 中国(49036)
- 农(33395)
- 财(32599)
- 管理(31108)
- 学报(29914)
- 科学(29106)
- 教育(25119)
- 融(24675)
- 金融(24675)
- 大学(23140)
- 农业(22493)
- 学学(21609)
- 经济研究(21401)
- 业经(19682)
- 技术(19451)
- 财经(18121)
- 问题(16495)
- 经(15891)
- 贸(12131)
- 技术经济(12095)
- 世界(12025)
- 业(11670)
- 国际(11293)
- 商业(10742)
- 经济问题(10517)
- 现代(10400)
- 经济管理(9874)
共检索到349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猛
近几年来,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对冲击因素和传导机制的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远远超出了"实际"这两个字的最初含义一是模型中涵盖了信息冲击等技术冲击之外的诸多因素;二是理论上融入了物价和工资的名义刚性、不完全竞争、效率工资和工作搜寻等非瓦尔拉斯内容,解释了劳动力市场上的非均衡状态。本文对近几年的最新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 冲击因素 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赜琳
基德兰德与普雷斯科特共同开创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理论)获得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RBC理论无论其理论本身还是思想方法都对传统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但改变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也影响了一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在从经济波动的根源、传导机制、理论模型、政策含义及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等方面概述了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框架下将RBC理论与其他宏观经济理论做出了相应比较,最后指出RBC理论在经济周期研究和制定稳定经济政策等方面对我国的启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全林 梁宏
近年来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发展以及共同所表现出的相对于发达国家经济的差异化特征,学术界兴起了一阵新兴市场研究的热潮。其中实际经济周期的研究者们也试图通过新兴市场的研究来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与补充。文章归纳了至今所总结出的主要的新兴市场的一些差异特征,并且站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角度,借鉴前人的研究对这些差异进行了理论解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卜永祥 靳炎
最近几年 ,中国货币供应量增加较快 ,但经济增长速度却稳中见降 ,货币供应的一部分流入股市。本文运用外生劳动力周期模型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给出一个基本解释 ,采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的方法 (即实际经济周期方法 )建立中国货币经济周期模型 ,在这个分析框架下考察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指标之间的关系 ,股价变动与货币供应量、贷款等金融指标的关系。研究发现 ,用技术冲击这一因素可以解释 76 %的中国经济波动 ,按影响由大到小排列 ,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关系密切的金融指标分别为 M2 、基础货币、M1,与股价变动率关系密切的金融指标分别为M2 、金融机构贷款和基础货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立岩 王新丽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以下简称为RBC)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理论。RBC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FinnKydland、明尼苏达大学的Edward Prescott、罗彻斯特大学的John Long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其核心思想是较小的技术冲击可以产生较大的经济波动,经济周期是理性个人对实际冲击最优选择的结果,均衡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状态,政府干预并不能增进人们的福利水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华荣 罗大庆
标准的实际经济周期(Real Business Cycle,RBC)理论认为,经济周期主要是由周期性发生的、变化不定的技术冲击所造成的。但是,RBC理论的这一核心观点,一直以来都受到来自各方的置疑和挑战。其焦点曾经一度集中于:对代表技术冲击程度的"索洛残差"的估计表明,如果RBC理论成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乃全
2.实际经济周期宏观经济变量的数量特征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所涉及的宏观经济变量主要是指产出、消费、投资、工作时间等,着重讨论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及各自变量的动态特征,如表4、表5所示。表4:美国数据(1959~1990年)的周期性特征变量(R)yci...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未兵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The new classicalmacroeconomics.以下简称新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周期理论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种分歧使其形成了两个学派,即所谓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货币经济周期学派以R·卢卡斯(Robert Lucas)为代表,由于这一学派在理论上存在着一些缺陷,在实践上又缺乏经验支持,这一学派逐渐失去了支持者。自80年代以来,一批自称为新古典经济学第二代的学者们对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挑战,提出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The 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该理论认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乃全
正如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教授BennetT.McCalum所说的那样,宏观经济学在80年代初期最显著的发展之一就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BusinesCycleTheory)的出现。这也是继70年代卢卡斯—巴罗所谓的货币错觉假说引起经济周期的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宏 费方域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于宏观经济的研究是建立在坚实的微观基础上的。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的运行必然要考虑来自经常项目的冲击。文章介绍了RBC理论下关于国际贸易一系列的微观基础、理论发展演变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 贸易 贸易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学锋
由于卢卡斯批评的出现 ,宏观经济学在最近的 2 0年里 ,又开始重新重视经济周期问题的研究。芬·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开辟了这一问题研究的新路 ,创立了所谓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这一理论特别注意对经济微观主体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的行为的观察。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在过去十多年里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已开始进入宏观经济学的主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朝阳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RealBusinessCycleTheory,以下简称RBC)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理论。本文从早期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入手,阐述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及与主流经济学派的争论,进而分析其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适用性问题。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欧阳瑞
自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繁荣与萧条交替的经济运行过程引起了众人的注目。19世纪至今,对于经济波动的成因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各种理论流派或从经济体系内部,或从经济体系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吕朝凤 陈燕鸿
本文在RBC模型框架下引入垄断竞争,来解释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和考察市场化进程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利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该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资本市场的波动特征,更好地解释各变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协动关系;能够合理地解释中国居民消费波动大于产出波动的特征事实,说明该模型对中国经济的解释力比传统的RBC模型更好。另外,还发现市场化进程冲击是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冲击来源,可以解释约23%的产出波动,53%的消费波动,33%的就业与投资波动,40%的资本存量与劳动生产率波动,说明其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模型 市场化进程 生产率冲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磊 王志伟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两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他们的主要贡献之一是提出并发展了实际经济周期(RBC),通过引入技术波动作为冲击来源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进行了解释。这一理论很快成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流,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深入而翔实地综述二人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贡献,以及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