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40)
- 2023(3358)
- 2022(2994)
- 2021(2754)
- 2020(2373)
- 2019(5681)
- 2018(5613)
- 2017(10680)
- 2016(5575)
- 2015(6139)
- 2014(5774)
- 2013(5953)
- 2012(5475)
- 2011(5088)
- 2010(5059)
- 2009(4679)
- 2008(4639)
- 2007(4318)
- 2006(3857)
- 2005(3701)
- 学科
- 济(26204)
- 经济(26181)
- 方法(13697)
- 管理(13014)
- 数学(12318)
- 数学方法(12033)
- 业(11508)
- 企(9680)
- 企业(9680)
- 学(6569)
- 中国(6065)
- 财(5097)
- 农(4740)
- 贸(4020)
- 贸易(4017)
- 理论(3973)
- 易(3906)
- 关系(3744)
- 制(3719)
- 业经(3522)
- 融(3414)
- 金融(3413)
- 银(3276)
- 银行(3256)
- 地方(3237)
- 行(3117)
- 务(3113)
- 财务(3088)
- 财务管理(3079)
- 策(3037)
- 机构
- 大学(81016)
- 学院(77557)
- 济(32702)
- 经济(32066)
- 研究(30326)
- 管理(27433)
- 中国(23550)
- 理学(23486)
- 理学院(23192)
- 管理学(22326)
- 管理学院(22187)
- 科学(19438)
- 京(18309)
- 所(16384)
- 财(15429)
- 研究所(14939)
- 农(14553)
- 中心(13509)
- 业大(12677)
- 财经(12330)
- 江(12277)
- 北京(12057)
- 院(11669)
- 农业(11450)
- 经(11262)
- 经济学(11091)
- 经济学院(10040)
- 范(9761)
- 师范(9634)
- 省(9579)
- 基金
- 项目(53029)
- 科学(41088)
- 基金(39459)
- 家(36164)
- 国家(35972)
- 研究(35100)
- 科学基金(29847)
- 社会(22155)
- 社会科(21140)
- 社会科学(21131)
- 自然(20432)
- 自然科(20033)
- 自然科学(20027)
- 自然科学基金(19623)
- 基金项目(19190)
- 省(18883)
- 资助(18623)
- 划(17041)
- 教育(16358)
- 编号(12695)
- 重点(12261)
- 部(11921)
- 成果(10918)
- 科研(10795)
- 计划(10431)
- 发(10389)
- 国家社会(9997)
- 教育部(9909)
- 创(9900)
- 大学(9725)
共检索到123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房晓怡 王浣尘
波动率在金融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实际波动率是近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日波动率的估计方法 ,它能对日波动率进行更准确的估计。在使用实际波动率方法中 ,要注意采样频率的选择 ,本文对上证综指进行了实证研究 ,给出了上证综指的适合的日内数据频率。
关键词:
波动率 高频数据 微观市场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冰 任军峰
~~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芸 吴冲锋
本文首先分析目前最常见的汇率波动度量方法 ,即波动指数法在货币危机判定中所存在的问题 ;其次 ,针对波动指数阈值确定方法的不完善性 ,特别是它仅通过单一阈值判定危机的缺陷 ,将波动指数法进一步完善并发展为概率测度法 ,并分析概率测度法应用的局限性 ;随后 ,提出一种新的波动度量和危机判定方法 ,即波动率方法 ,并给出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最后通过对1 997- 1 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数据分析 ,将之与概率测度法相比较。结果表明 ,波动率法避免了在概率测度法中需要解决的指数采样频率对指数概率分布影响的难题 ,适宜捕捉汇率运动中相对长期变化而言的异常短期变化 ,具有较强的提前预示能力。
关键词:
货币危机 波动度量 波动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建民
本文旨在研究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中重要参数波动率的估计问题,了解波动率估计的简单易行的标准方法,介绍了历史波动率和隐含波动率的估计技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小华 张艳慧 郑宇轩
文章利用上证综指高频分钟交易数据,研究基于极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的积分波动率,并选用4种小波函数考察其对积分波动率小波估计的影响,与实际波动率进行对比。实证分析表明,实际波动率大于小波估计值,当频率较高时,两种估计方法误差小。特别地,在5分钟采样频率时,两种估计方法最接近,并且小波方法估计积分波动率对选取的小波函数无明显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清 刘永刚
已实现方差作为波动率的估计,在理论上是二次变差的无偏和一致估计。但在现实中,它受到市场微观结构噪声的影响而偏离其理论值。本文考虑如何降低市场微观结构噪声干扰而有效地估计波动率,主要讨论已实现核估计和双频子抽样已实现方差估计这两种纠偏降噪技术。我们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以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高频交易数据对各种已实现波动率估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实证研究,验证了各种统计量的性质。实证结果表明,目前常用的利用时间间隔数据的已实现波动率估计低估了风险,因此纠偏降噪技术对于风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杰 刘三阳
无论是在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应用领域,波动率的预测已经成为现代金融经济学和金融工程的重要课题。Chou(2005)针对极差提出了条件自回归极差模型(CARR)。本文在Parkinson(1980)的基础上,对极差作出了一个简单的修正,使得相应的CARR模型成为标准差的动态模型;然后以上证指数2001年4月27日至2005年12月5日的周收益率数据为样本,采用滚动样本的方法,利用CARR模型和GARCH模型分析了样本数据,作出了上证指数波动率样本外1至8周的预测,在多种事后波动率的测度下比较了修正后的CARR模型与GARCH模型对上证指数波动率的预测能力,证实了CARR模型在理论上的有效性。
关键词:
极差 CARR GARCH 预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奔 张波
在高频金融数据研究中,估计金融资产价格序列积分波动率时,往往需要考虑市场微观结构噪声与资产价格跳跃的影响。本文将市场微观结构噪声部分地表示成交易信息的参数函数,并结合资产收益序列的跳跃特征,提出资产收益的高斯混合模型。本文利用EM算法进行噪声参数估计的同时,识别资产价格的跳跃,进而提出一种新的积分波动率的估计量。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视为Li等(2016)的改进,并在模拟研究中,得到了比Li等(2016)更好的参数估计效果,且即使在跳跃幅度分布误设的情况下,也具有良好的识别跳跃的功能。在应用举例中,对比了本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白重恩 张琼
生产率被视为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验分析中如何识别其影响因素却存在很大分歧。本文首先估计了中国1978-2013年全国和各省各年的生产率水平,之后考察生产率波动的影响机制,并对2008年以来生产率下降的成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1)就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角度而言,研发强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相对收入水平的影响显著为负;(2)存货规模和就业参与率通过影响要素的有效使用量,分别对生产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3)从要素配置效率角度来看,政府干预对生产率有显著负面影响,投资率与生产率显著负相关。中国近年来生产率下降主要源于其"后发优势"不断减弱、就业参与率持续降低与投资率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奔 张波
在高频金融数据研究中,估计金融资产价格序列积分波动率时,往往需要考虑市场微观结构噪声与资产价格跳跃的影响。本文将市场微观结构噪声部分地表示成交易信息的参数函数,并结合资产收益序列的跳跃特征,提出资产收益的高斯混合模型。本文利用EM算法进行噪声参数估计的同时,识别资产价格的跳跃,进而提出一种新的积分波动率的估计量。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视为Li等(2016)的改进,并在模拟研究中,得到了比Li等(2016)更好的参数估计效果,且即使在跳跃幅度分布误设的情况下,也具有良好的识别跳跃的功能。在应用举例中,对比了本文方法与Lee和Mykland(2008)的跳跃发现方法,论证了本文的模型在识别跳跃方面的可靠性。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赵丽丽 张波
本文对IC-GARCH模型进行改进,放宽了ICA关于独立成分是IID的假设,考虑独立成分为ARMA模型的平稳过程,提出了基于自相关结构的IC-GARCH估计方法,并给出了估计量的理论性质和计算效率较高的迭代估计算法。最后,对改进方法进行了模拟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使多元GARCH模型应用于高维金融数据,并大大提高了金融资产收益波动率的估计精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霄 段世德 李彩云
波动率指数是期权市场的定价基准,编制符合我国期权市场特点的波动率指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保证波动率指数的适用性,本研究充分考虑我国期权市场的差异性,并通过理论分析论证其科学性,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其有效性。研究发现,方差互换原理适用于ETF期权市场;通过引入分段函数可以基本解决上证50ETF期权的合约月份较少的问题;深度虚值期权对波动率指数的贡献非常小,期权市场执行价格较少、合约间隔较大的问题可以不予考虑。建议:在当月、次月合约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的近月合约;适当增加期权合约的执行价格数量;在异常波动时期,对波
关键词:
波动率指数 方差互换原理 方差风险溢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霄 段世德 李彩云
波动率指数是期权市场的定价基准,编制符合我国期权市场特点的波动率指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保证波动率指数的适用性,本研究充分考虑我国期权市场的差异性,并通过理论分析论证其科学性,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其有效性。研究发现,方差互换原理适用于ETF期权市场;通过引入分段函数可以基本解决上证50ETF期权的合约月份较少的问题;深度虚值期权对波动率指数的贡献非常小,期权市场执行价格较少、合约间隔较大的问题可以不予考虑。建议:在当月、次月合约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的近月合约;适当增加期权合约的执行价格数量;在异常波动时期,对波动率指数的跳跃成份进行补偿,避免显著低估期权市场真实波动率。
关键词:
波动率指数 方差互换原理 方差风险溢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董纪阳 何万里
要进行期权定价就要准确描述资产价格的波动率。大量的研究表明,市场上资产价格波动率为常数的传统假设已渐渐不适用于现代金融市场计量的发展,而随机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尚存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问题。本文设计的期权定价系统在常数波动率和随机模型之间寻求一种折衷建模方式,模型只对波动率做可预测的假设。首先基于深层玻耳兹曼机提取波动率的影响因子建立波动率DBM-ANN模型,基此利用随机微分和鞅方法在风险中性条件下得到期权定价公式。该系统无需假定波动率的分布形式,通过资产价格确定模型参数,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人工设计波动率模型形式,参数只能使用期权市场价格进行估计的不足。计算实验中,数值结果表明系统对波动率运动规律的刻画精度比较理想,并通过对比发现B-S公式对50ETF股票期权的定价往往低于本文期权定价,其程度会随着距离到期日剩余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S/K→1时而增加。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郑振龙 秦明
上证50ETF期权上市至今,中国期权市场表现出很多与美国市场显著不同的特征,由此引申出关于美国的经验是否适用于中国、中国期权市场定价是否有效的争论。基于2015年4月16日至2017年12月29日的中国上证50ETF期权数据和美国S&P500期权数据,以股指收益率与波动率的相关系数以及股指收益率的历史分布为工具,从整体特征和横截面特征两个维度,研究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以使用期权市场数据计算得到的隐含波动率数据、波动率微笑和实际波动率数据、0Delta组合的超额收益为工具,研究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实际关系;针对上述理论关系和实际关系进行中美比较。由于理论关系研究中未使用期权数据,因此通过比较上述两个维度下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的差异,可以对中国期权市场的绝对定价效率和相对定价效率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特征上,美国期权市场中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相符,美国期权市场在绝对定价效率维度上有效;中国市场,尤其是牛市样本中,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不相符,中国期权市场在绝对定价效率维度上被高估。在横截面特征上,美国期权市场中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相符,美国期权市场在相对定价效率维度上有效;中国市场,尤其是牛市样本中,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不相符,中国期权市场在相对定价效率维度上无效,低行权价的期权被低估、高行权价的期权被高估。在上述两个特征的研究中,相应构造的0Delta组合(策略)同样支持上述结论。通过中美两国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的研究,发现中美两国的市场状况存在差异,在中国期权市场上的研究和交易不能简单照搬美国经验,要仔细研究和利用中国市场的当前特征。监管层也应完善中国股票和期权市场制度,降低期权交易成本,实行股票现货交易(t+0)制度,完善股票现货做空机制,以使套利机制可以正常发挥作用,改善当前上证50ETF期权市场被高估的现象,使期权的保险功能正常发挥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