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8)
- 2023(14940)
- 2022(12781)
- 2021(12136)
- 2020(10129)
- 2019(23462)
- 2018(22903)
- 2017(43915)
- 2016(23827)
- 2015(26776)
- 2014(26214)
- 2013(26315)
- 2012(24073)
- 2011(21883)
- 2010(21408)
- 2009(19526)
- 2008(18886)
- 2007(16107)
- 2006(14085)
- 2005(12325)
- 学科
- 济(96648)
- 经济(96541)
- 管理(64631)
- 业(61708)
- 企(49587)
- 企业(49587)
- 方法(46411)
- 数学(41135)
- 数学方法(40768)
- 中国(27605)
- 农(25613)
- 财(23505)
- 贸(23204)
- 贸易(23196)
- 易(22696)
- 学(21095)
- 业经(19903)
- 地方(17372)
- 农业(17114)
- 制(16035)
- 环境(15658)
- 和(14750)
- 技术(14632)
- 银(13905)
- 出(13883)
- 银行(13839)
- 务(13703)
- 理论(13655)
- 财务(13640)
- 财务管理(13618)
- 机构
- 大学(342345)
- 学院(337272)
- 济(141071)
- 经济(138457)
- 管理(132973)
- 研究(118998)
- 理学(116362)
- 理学院(115071)
- 管理学(113106)
- 管理学院(112540)
- 中国(88324)
- 科学(75085)
- 京(73237)
- 农(60642)
- 所(60400)
- 财(60212)
- 研究所(55887)
- 业大(54760)
- 中心(52443)
- 财经(49668)
- 农业(48185)
- 北京(46388)
- 江(45808)
- 经(45630)
- 经济学(43633)
- 范(42928)
- 院(42756)
- 师范(42408)
- 经济学院(39590)
- 财经大学(37348)
- 基金
- 项目(239796)
- 科学(187682)
- 基金(176519)
- 研究(168797)
- 家(156916)
- 国家(155706)
- 科学基金(132124)
- 社会(108106)
- 社会科(102602)
- 社会科学(102574)
- 基金项目(93781)
- 省(90373)
- 自然(87634)
- 自然科(85617)
- 自然科学(85590)
- 自然科学基金(84079)
- 划(77722)
- 教育(76354)
- 资助(73249)
- 编号(66008)
- 重点(53834)
- 部(53501)
- 成果(52277)
- 发(50691)
- 创(49575)
- 科研(46552)
- 创新(46399)
- 教育部(45470)
- 国家社会(45462)
- 课题(45146)
- 期刊
- 济(143897)
- 经济(143897)
- 研究(97736)
- 中国(61525)
- 学报(60839)
- 农(54065)
- 科学(53741)
- 管理(46509)
- 大学(45005)
- 财(42787)
- 学学(42686)
- 农业(37800)
- 教育(31249)
- 融(26355)
- 金融(26355)
- 技术(25888)
- 经济研究(25079)
- 财经(23866)
- 业经(22295)
- 经(20442)
- 业(20401)
- 问题(19478)
- 贸(18073)
- 科技(17249)
- 图书(16528)
- 版(16172)
- 技术经济(15996)
- 业大(15812)
- 资源(15801)
- 国际(15787)
共检索到481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秀玲 邹宗森 冯等田
本文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1999—2015年SITC第三版5位码层面的中国出口贸易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分布特征,进一步运用Cloglog模型,检验了双边实际汇率波动和第三方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普遍较短,平均生存4.87年,5年后趋于平稳;双边实际汇率波动加剧了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风险,第三方实际汇率波动降低了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风险。本文的结论凸显了汇率波动扩大条件下稳定出口增长和维护出口贸易关系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恺
本文研究了自1994年以来中国对美国按SITC出口贸易与实际汇率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结论表明,尽管我国自1994年后对美国的名义汇率基本保持不变,但仍然无法规避实际汇率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按SITC的比较发现,不同行业对汇率波动的反应不同,制造业产品受到的影响明显大于初级产品;此外,制造业中不同产品对汇率波动的反应也不一致。因此,基于本文的实证结论,笔者建议加快远期外汇市场建设,并指出提升国内需求是缓冲将来进一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对我国贸易影响的重要手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腊生 高书丽
依据1995-2011年的季度数据,通过GARCH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进行了测算,并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对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程度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以及错位对中国制造业各分类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长、短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及汇率错位对不同分类产品的影响均表现出负向影响,但影响效果因产品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各分类产品出口短期内均具有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货币当局在关注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值的同时,应进一步减少汇率波动及错位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卢向前 戴国强
Marshall Lerner(ML)条件成立与否,是一国制定汇率政策的重要依据。在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时,重新对ML条件进行检验对于我国货币当局制定汇率政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cointegratingVAR)的分析方法,对1 994—2 0 0 3年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加权实际汇率波动与我国进出口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存在着显著的影响,ML条件成立;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六傅 钱学锋 刘厚俊
本文旨在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我国六大类企业出口可能产生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实际汇率波动风险采用GARCH(1,1)过程估计,然后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各类企业长、短期出口需求方程。结论是: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实际汇率风险对企业出口都存在正面或负面冲击,但负面冲击更具显著性。冲击程度在各企业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各类企业风险意愿类型、风险规避能力以及出口产品质量等因素有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常青 张相文
利用K-M法对中国出口贸易产品以及分类产品进行了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的估计;同时采用离散时间probit、logit、cloglog模型研究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并分规模报酬情况和分差异化程度验证了其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持续时间的中位值和均值均较短;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员国效应与成立效应的方向相反,但是其效应均显著,也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不同分类产品的成员国效应与成立效应的显著性不同,最后的总效应方向也不一致。因此,出口政策的调整必须重视出口持续时间的自由贸易区效应以及各种分类产品的不同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帆
本文使用2000-2006年间我国海关出口贸易数据来考察我国企业同世界各贸易伙伴国的出口贸易关系问题。为此,本文使用了Kaplan-Meier曲线以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等生存分析工具来进行实证研究。经过分析,发现:(1)从微观企业层面上来看,我国的出口贸易关系是不断变化,是在动态中不断调整的;(2)就我国整体而言,语言、人均GDP、GDP、产品交易额和初始交易额等因素对于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是正的,而距离这个因素对于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是负的;(3)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模式是不同的,中西部地区的语言和产品交易额这两个因素对于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是负的,这反映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生存分析 持续时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天锋
本文通过建立GARCH模型量度了人民币对欧元实际汇率的波动性,并运用协整检验模型、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就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国与欧元区之间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欧元区出口在长期内随汇率波动而增加,而进口却随汇率波动而减少;在短期内汇率波动推动中国进口,抑制中国出口。人民币升值在长期内给双边出口均造成伤害,但对中国出口伤害更大;在短期内人民币贬值将对中国进出口均有推动作用。本文分析还表明,在长期内,中国对欧元区出口收入效应远远大于欧元区对华出口收入效应;在短期内,中国实际收入变动对欧元区出口表现负向冲击,而欧元区实际收入变动对中国出口表现为正向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阳 李剑武
本文首先用AR—GARCH模型测算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率,之后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研究了其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我们发现,从长期看,随着汇率波动率的增加,我国的出口量会减少,而进口量则会增加,而短期中汇率波动率的增加对贸易影响不大。因此在人民币汇率改革后,只有有效控制汇率风险,才能保持贸易收支的相对稳定。
关键词:
实际汇率波动 进出口贸易 实证检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万红先 黄玉霞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汇率与对外贸易量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马歇尔-勒纳条件则说明只有在>1的情况下,汇率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本文通过建立农产品进出口额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计量经济模型来验证M-L条件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成立与否,结果表明,汇率贬值能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额的增加,但贬值对农产品出口增加的作用不大;同时汇率贬值使得农产品进口额也增加,文章最后针对以上情况作简单的原因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韩国高
本文采用1994-2008年的季度数据,利用GARCH模型测算出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并利用VAR模型建立人民币汇率的行为均衡模型,从而测算出实际汇率错位水平,进而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以及汇率波动对中美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美出口贸易产生了正向影响,主要是因为汇率波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对出口厂商预期利润的正向效应超过了来源于与汇率波动相关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实际汇率错位水平对中美出口贸易则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立平 赵静怡
本文选取1996~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以2005年7月"汇改"作为分界点,分别研究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为使研究结果更具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对美国的分类出口额为例,研究了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波动对不同类别的出口商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汇改"前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区别,同时不同类别的出口商品受汇率波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关键词:
汇率制度 实际汇率 出口贸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平 熊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广众 Lan P.Voon
本文利用制造业SITC3位数代码商品1978~1998年对不同国家出口的平行数据,采用似不相关估计方法对我国出口商品需求方程系统进行了估计。分析强调实际汇率风险、实际汇率错位对不同商品出口量的影响,其中汇率风险的回归系数随商品不同、国家不同而有所不同,汇率错位则在大多数分析中表现为对出口具有不利影响。由于伴随着人民币汇率水平与(或)汇率制度的变动,人民币汇率的错位水平与(或)波动性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动,因此,本文对此变动的净影响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商品对不同国家的出口数量将受到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汇率波动性 汇率错位 制造业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常青
本文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1-2010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HS6分位的数据,引用生存分析方法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为2.294年,中位数为1年,证明了该出口贸易关系也呈现负的时间依存性特征。同时参考Rauch对产品的分类法将产品分为同质产品、参考价格产品以及差异化产品三类考察了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以及初始贸易额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证明其影响显著。
关键词:
出口贸易 持续时间 生存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