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7)
- 2023(11071)
- 2022(9510)
- 2021(8538)
- 2020(7376)
- 2019(17081)
- 2018(16798)
- 2017(33713)
- 2016(17816)
- 2015(20510)
- 2014(20566)
- 2013(20747)
- 2012(19759)
- 2011(18261)
- 2010(18512)
- 2009(17623)
- 2008(17425)
- 2007(15869)
- 2006(14183)
- 2005(12985)
- 学科
- 济(98021)
- 经济(97934)
- 管理(50403)
- 业(47560)
- 方法(38993)
- 企(37252)
- 企业(37252)
- 数学(34719)
- 数学方法(34488)
- 中国(24164)
- 农(22056)
- 财(20838)
- 地方(20832)
- 学(17935)
- 业经(17876)
- 制(17171)
- 贸(17028)
- 贸易(17019)
- 易(16496)
- 银(14584)
- 银行(14561)
- 农业(14441)
- 融(14095)
- 金融(14093)
- 行(13997)
- 地方经济(13774)
- 环境(13106)
- 和(12624)
- 体(12034)
- 务(11716)
- 机构
- 大学(278207)
- 学院(276799)
- 济(130480)
- 经济(128067)
- 管理(104484)
- 研究(95944)
- 理学(89446)
- 理学院(88464)
- 管理学(87248)
- 管理学院(86718)
- 中国(73560)
- 财(59697)
- 京(57675)
- 科学(54917)
- 所(48965)
- 财经(47889)
- 研究所(44091)
- 经(43318)
- 中心(43129)
- 经济学(42609)
- 农(42483)
- 江(40812)
- 经济学院(38549)
- 业大(37636)
- 北京(36877)
- 财经大学(35435)
- 范(34836)
- 师范(34565)
- 院(33602)
- 农业(33389)
- 基金
- 项目(173147)
- 科学(136413)
- 研究(128216)
- 基金(126820)
- 家(109305)
- 国家(108422)
- 科学基金(92196)
- 社会(84321)
- 社会科(80059)
- 社会科学(80036)
- 基金项目(66875)
- 省(66050)
- 教育(57961)
- 自然(56560)
- 划(55679)
- 自然科(55171)
- 自然科学(55154)
- 自然科学基金(54169)
- 资助(52156)
- 编号(51312)
- 成果(42368)
- 部(39885)
- 重点(39181)
- 发(38910)
- 创(35589)
- 国家社会(35509)
- 课题(34899)
- 教育部(34634)
- 人文(33839)
- 创新(33393)
- 期刊
- 济(148750)
- 经济(148750)
- 研究(87917)
- 中国(47091)
- 财(45264)
- 学报(39463)
- 农(38157)
- 管理(37532)
- 科学(36731)
- 大学(29996)
- 融(28509)
- 金融(28509)
- 学学(28504)
- 经济研究(25738)
- 农业(25348)
- 财经(24897)
- 业经(22989)
- 技术(22588)
- 教育(22000)
- 经(21590)
- 问题(20594)
- 贸(17387)
- 技术经济(16033)
- 国际(14830)
- 统计(14670)
- 商业(14485)
- 理论(13964)
- 世界(13306)
- 业(12974)
- 策(12868)
共检索到416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少琴
在一国经济向发达国家持续追赶和收敛过程中,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生产率提高的结构属性引起内外相对价格的变动,最终导致实际汇率升值。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框架下,一国在国际竞争中比较优势的发挥是内生于其经济追赶的进度的,通过实际汇率的变动,能够矫校国内资源配置,协调内外部经济关系,实现良性增长。在我国,由于外生的工资水平和外生的名义汇率扭曲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传导机制,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变化脱离经济发展基本面,存在明显低估,造成经济运行"增长并失衡着"。
关键词:
实际汇率 经济失衡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凯 庞震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认为经历高速经济增长的国家,其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提高较快,这将导致实际汇率升值。本文利用1978-2010年的中国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是显著成立的,从长期看中国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
关键词: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实际汇率 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嘉莹 沈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高速增长,但实际汇率变动情况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不甚吻合。为解释这一现象,文章在分析我国二元经济下工资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以城市化率作为衡量二元经济结构的变量,提出了包含该变量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拓展模型,并运用ADF检验、特征根估计和协整估计,对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时期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二元结构特征通过工资传导机制削弱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的有效性,且二元结构特征越明显,这种削弱程度越强。由此推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二元结构特征的减弱,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将日益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仪 张鹏飞 刘冲
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部门开放小国一般均衡模型,在农村劳动力跨部门就业需要付出异质性成本的假设下,揭示了二元经济环境下部门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实际汇率及部门工资差距等内生变量的作用机制,为研究以中国为代表的二元经济体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理论框架。我们不仅使用跨国面板数据对模型的部分可检验假说进行了检验,还通过数值模拟法对模型拟合中国现象的能力进行了考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样本期内各内生变量的变化轨迹,尤其是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以及持续扩大的工农业部门工资差距。无论从哪个维度看,本文模型解释中国现象的能力都远胜于假设劳动力市场不存在摩擦的经典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一平 赵海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同一期间,人民币汇率在大部分时间内却呈现出贬值趋势。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人民币实际汇率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应相应地升值。然而现实情况与理论是不一致的。文章使用协整检验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主要结论是:人民币实际汇率不具有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现阶段与人民币实际汇率没有长期均衡关系。根本原因是中国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没有导致物价水平的提高,因而不符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传导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俞萌
本文运用巴拉萨 -萨缪尔森假设的理论 ,结合亚洲各国与中国汇率变动的实际情况 ,阐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 ,并对中国 90年代汇率并轨以来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显示 ,现阶段的人民币汇率不存在高估现象 ,符合经济发展趋势 ,具有较为典型的巴拉萨 -萨缪尔森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海红
本文对巴拉萨 -萨缪尔森假说的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关系进行检验。我们采用 1 980 -2 0 0 0年七国集团的季度数据 ,运用 Pesaran、Shin和 Smith( 1 999)的边限检验方法对Faria和 L eon-Ledesma( 2 0 0 0 )的简化模型进行检验 ,检验的纳假设是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关系。我们发现 ,英国、日本、德国和加拿大的检验结果无法拒绝纳假设 ;但当回归式中不包括趋势项时 ,对意大利的检验拒绝纳假设 ;若回归式中包括趋势项 ,对法国的检验拒绝纳假设。
关键词:
实际汇率 经济增长 边限检验方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柯金川 蒋超楠
在总结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时间序列折线图的初步直观描述,再运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方法,对12个高增长的转型经济体样本期间的实际汇率与相对人均产出序列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样本期实际汇率与相对人均产出之间的协整关系成立。这表明,实现经济转型后的高增长转型经济体的实际汇率与相对人均产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内在关联关系,其实际汇率基本变动趋势可由相对生产率的变动所解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锋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同人民币实际汇率持续贬值的现实构成了实际汇率理论中的一对尖锐矛盾,明显违背基于供给角度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本文所设定的实际汇率传导模型表明,该效应仅在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内部传导环节成立,无法在外部环节得以显现。通过对模型约束条件的修正,本文分析了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科 吕剑
本文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国情,在对标准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拓展的基础上,运用我国与美国的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标准的和拓展的两种模型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均存在显著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即我国与美国间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差异决定了两国间相对物价水平的差异。其中,拓展模型更加适应我国实际国情,其效应比标准模型显著得多。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分析框架对揭示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的必然趋势有很强的解释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培源
以Faria和Leon-Ledesma简化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为基础,运用Pesaran、Shin和Smith的边限检验法实证分析了1980-2007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伴随着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不成立。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对高估的汇率进行贬值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前奏,非市场化的劳动力市场阻断了B-S效应中价格传递机制的发生。但是,如果中国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人民币实际汇率在长期中将经历一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金山 李宁
本文系统回顾了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视角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将以往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在初步探索阶段,大量研究主要从实证角度简单度量生产率与价格水平、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关注其效应是否成立。在深入发展阶段,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对该效应的假设条件、传导机制及其他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剖析,对标准模型进行各种方式的拓展。另外,在实证检验方面开始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数据的选择、分析和处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翔
作为对国际价格水平差异的标准解释,巴拉萨—萨缪尔森(BS)效应依赖于国内劳动力同质假设和跨部门工资套利行为。本文提出了一个与之相对的"富人社区效应",可以在一国劳动力异质的条件下解释为什么富国的非贸易品价格较高。其直观解释是,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一个"富有居民"群体(比如高生产率的贸易品部门劳动者,或者全球贸易资源的所有者),而这个群体通过国际市场获得的硬通货总收入相对于该国总人口而言较高的话,其需求将抬高该国非贸易品价格。本文进而指出,关于BS效应的实证文献所广泛采用的两种基本统计检验,实际上无法区分BS效应与富人社区效应,这就对该领域相当一部分实证文献的正确性提出了质疑。此外,富人社区效应也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再勇
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分解研究发现,可贸易品与不可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对实际汇率波动的解释能力远小于可贸易品偏离一价定律因素,表明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变动主要受可贸易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进一步放松一价定律假设并在传统的巴萨效应检验模型中加入一价定律偏离因素后,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一价定律偏离因素是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仅在1994年以后的样本区间才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相对一价定律偏离因素,巴萨效应对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是次要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侯天宇 申童童
均衡实际汇率的测算对探究实际汇率偏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重要。“巴拉-萨缪尔森效应”(巴萨效应)通过采用相对生产率测算均衡实际汇率,本文将ICP数据支出项目进行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的划分并构建内部实际汇率,通过“巴萨效应”测算出均衡内部实际汇率并探究内部实际汇率偏离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宾大效应”替代“巴萨效应”会放大对实际汇率的影响;经“宾大效应”调整的实际汇率偏离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具有解释力。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实际汇率升值能够促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贬值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哈罗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实证研究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两部门生产率差异的关系——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实证分析
汇率的非线性波动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检验及政策含义
差别消费权重、生产率与实际汇率: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的扩展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FDI与中国经济增长——兼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的适用性
实际汇率、通货膨胀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人民币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基于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分析
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人民币汇率合理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