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96)
2023(5102)
2022(4284)
2021(3622)
2020(3056)
2019(6897)
2018(6752)
2017(13512)
2016(6912)
2015(7714)
2014(7783)
2013(8004)
2012(7763)
2011(7263)
2010(7555)
2009(7325)
2008(6845)
2007(6269)
2006(6031)
2005(5613)
作者
(21854)
(18555)
(18369)
(17703)
(11753)
(8738)
(8442)
(7174)
(6937)
(6663)
(6524)
(6055)
(6052)
(6031)
(5985)
(5822)
(5424)
(5353)
(5317)
(4868)
(4864)
(4502)
(4470)
(4341)
(4323)
(4149)
(3939)
(3821)
(3795)
(3548)
学科
(58641)
经济(58615)
方法(19444)
管理(17793)
数学(17600)
数学方法(17366)
地方(15140)
(14597)
地方经济(11841)
(10769)
(10751)
企业(10751)
中国(9706)
业经(8333)
(7804)
(7215)
经济学(6922)
环境(6493)
(6164)
金融(6164)
农业(5983)
(5866)
(5792)
贸易(5787)
(5535)
(5519)
(5449)
产业(5343)
(5283)
(5059)
机构
大学(113014)
学院(111996)
(60924)
经济(59939)
研究(43217)
管理(39376)
理学(33094)
中国(33049)
理学院(32695)
管理学(32017)
管理学院(31806)
(25434)
科学(24250)
(23815)
(22324)
经济学(21092)
财经(20313)
研究所(20031)
中心(18746)
经济学院(18680)
(18313)
(16947)
(15670)
北京(15497)
(15361)
财经大学(14836)
业大(14404)
科学院(13421)
(13250)
师范(13156)
基金
项目(68433)
科学(53751)
基金(51151)
研究(47938)
(44712)
国家(44441)
科学基金(37706)
社会(33455)
社会科(31954)
社会科学(31945)
基金项目(25440)
(25065)
自然(22986)
资助(22932)
自然科(22443)
自然科学(22440)
自然科学基金(22025)
教育(20750)
(20729)
编号(17170)
(15844)
重点(15540)
(15332)
国家社会(15015)
(14364)
经济(14233)
成果(14148)
教育部(13285)
发展(13077)
(12923)
期刊
(73404)
经济(73404)
研究(39212)
中国(19744)
(19434)
学报(17041)
管理(16353)
科学(15070)
经济研究(13800)
(13588)
大学(13192)
学学(12727)
财经(11313)
(11270)
金融(11270)
技术(10283)
统计(10265)
(9962)
问题(9449)
农业(9055)
业经(8959)
(8412)
技术经济(8268)
决策(8065)
(7258)
世界(7103)
国际(6849)
经济问题(6098)
经济管理(5372)
教育(5246)
共检索到181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海红  
本文对巴拉萨 -萨缪尔森假说的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关系进行检验。我们采用 1 980 -2 0 0 0年七国集团的季度数据 ,运用 Pesaran、Shin和 Smith( 1 999)的边限检验方法对Faria和 L eon-Ledesma( 2 0 0 0 )的简化模型进行检验 ,检验的纳假设是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关系。我们发现 ,英国、日本、德国和加拿大的检验结果无法拒绝纳假设 ;但当回归式中不包括趋势项时 ,对意大利的检验拒绝纳假设 ;若回归式中包括趋势项 ,对法国的检验拒绝纳假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培源  
以Faria和Leon-Ledesma简化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为基础,运用Pesaran、Shin和Smith的边限检验法实证分析了1980-2007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伴随着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不成立。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对高估的汇率进行贬值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前奏,非市场化的劳动力市场阻断了B-S效应中价格传递机制的发生。但是,如果中国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人民币实际汇率在长期中将经历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薇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是影响一国货币实际汇率变化的重要因素,效应检验过程对一国劳动力供给价格弹性检验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人民币/美元之间是否存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早期人民币/美元之间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并不明显,但分析结果同时显示,近几年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有转明显的迹象。这说明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在增多;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低弹性大量供给现象也在发生改变,这些对我国汇率和就业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朝阳  
目前关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实证检验方法可能存在重要缺陷。由BS理论模型衍化而来的实证检验,侧重于部门相对生产率同内部实际汇率的关系,但忽略了贸易品价格下降情况下的影响,从而倾向于高估BS效应的存在性。工资机制是BS效应成立与否的关键环节,而通行的BS效应分步检验不能充分证明这一点。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个以工资为中间变量的分步检验改进方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亚军  
利用中国30个省区的数据检验了中国经济相容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程度,结果表明:各省区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与相对价格的关系符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所描述的特征。对各省区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与相对价格进行逐个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有23个省区的数据符合理论所预示,这也从一个角度提供了各省区通货膨胀率长期存在差异的解释。进一步研究发现,生产率的差异与各省区的实际汇率之间存在较弱的长期协整关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凯  庞震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认为经历高速经济增长的国家,其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提高较快,这将导致实际汇率升值。本文利用1978-2010年的中国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是显著成立的,从长期看中国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勇  
世界大都市核心区住宅投资主体的全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但城市住宅作为重要的非贸易品,其租金变动是否满足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即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将会相应提高国内非贸易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还没有实证方面的研究。选取42个分布于全球不同国家的大都市为样本,证实了都市核心区住宅这种非贸易品的租金明显受到经济开放度和城市规模的正向影响这一事实,从而在城市不动产领域检验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这为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正确制定以平衡租房与买房来引导商品住宅价格走向合理化的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苏梽芳   李嘉政   王婷伟  
本文将数字化引致的可贸易性结构变迁纳入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框架,结合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长期结构性通胀形成的理论作用机制,并使用包含89个国家的国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抑制了服务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的相对价格(结构性通胀),且这一结论在高收入水平国家更为凸显。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高服务可贸易性及服务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的相对生产率两条途径对结构性通胀产生负向影响。本文研究对深刻理解数字经济的宏观经济效应、预测中国结构性通胀的长期趋势,以及优化宏观经济策略等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军  吴明琴  
本文利用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面板数据检验了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是否成立。实证分析所用的方法主要是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该假说不成立。进一步地,本文对构成该假说的三个主要的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并不能引起实际汇率水平的变动是该假说不成立的原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函葳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旨在从供给侧的生产效率角度来解释实际汇率走势,预期发生经济赶超的国家通常伴随着币值上升。该理论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当这些假设条件不满足时,会削弱该效应。基于涵盖世界范围内182个国家(或地区)时间跨度为196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组中,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是普遍存在的;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降低,抑制因素(诸如农业部门相对过剩的劳动力、劳动力流动的非充分性、央行货币供给的灵活性、汇率制度等)发挥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及更广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一平  赵海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同一期间,人民币汇率在大部分时间内却呈现出贬值趋势。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人民币实际汇率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应相应地升值。然而现实情况与理论是不一致的。文章使用协整检验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主要结论是:人民币实际汇率不具有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现阶段与人民币实际汇率没有长期均衡关系。根本原因是中国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没有导致物价水平的提高,因而不符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传导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少琴  
在一国经济向发达国家持续追赶和收敛过程中,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生产率提高的结构属性引起内外相对价格的变动,最终导致实际汇率升值。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框架下,一国在国际竞争中比较优势的发挥是内生于其经济追赶的进度的,通过实际汇率的变动,能够矫校国内资源配置,协调内外部经济关系,实现良性增长。在我国,由于外生的工资水平和外生的名义汇率扭曲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传导机制,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变化脱离经济发展基本面,存在明显低估,造成经济运行"增长并失衡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仪  张鹏飞  刘冲  
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部门开放小国一般均衡模型,在农村劳动力跨部门就业需要付出异质性成本的假设下,揭示了二元经济环境下部门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实际汇率及部门工资差距等内生变量的作用机制,为研究以中国为代表的二元经济体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理论框架。我们不仅使用跨国面板数据对模型的部分可检验假说进行了检验,还通过数值模拟法对模型拟合中国现象的能力进行了考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样本期内各内生变量的变化轨迹,尤其是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以及持续扩大的工农业部门工资差距。无论从哪个维度看,本文模型解释中国现象的能力都远胜于假设劳动力市场不存在摩擦的经典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雪珂  姚洋  
本文采用1980~2008年91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更能代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S效应)的"两国相对生产率"指标,对B-S效应进行了重新检验;同时,我们也重新检验了王泽填和姚洋(2009)关于结构转型抑制B-S效应的结论。研究发现采用两国相对生产率指标计算的B-S效应仍然成立;而使用农村人口比重表征结构转型阶段的研究还表明,一个经济体越处于结构转型的初期,B-S效应对其实际汇率的作用越小。这些结论对模型设定、样本选择和部门分类等都具有高度稳健性。进一步检验还表明,劳动力自由流动受限会抑制实际汇率升值,即使选择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也无法维持实际汇率被长期低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凯  庞震  
本文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FDI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促进了FDI流入;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证明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