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3)
- 2023(8206)
- 2022(6760)
- 2021(6137)
- 2020(5059)
- 2019(11748)
- 2018(11334)
- 2017(22452)
- 2016(11460)
- 2015(13254)
- 2014(12968)
- 2013(13471)
- 2012(13049)
- 2011(12132)
- 2010(12067)
- 2009(11468)
- 2008(10916)
- 2007(9457)
- 2006(8671)
- 2005(8090)
- 学科
- 济(84033)
- 经济(83973)
- 方法(34037)
- 数学(31863)
- 数学方法(31782)
- 管理(31403)
- 业(29161)
- 企(21146)
- 企业(21146)
- 中国(19799)
- 地方(17503)
- 农(15149)
- 贸(14457)
- 贸易(14449)
- 易(14049)
- 财(13990)
- 地方经济(12775)
- 业经(12445)
- 学(11214)
- 融(10713)
- 金融(10713)
- 制(10650)
- 农业(10631)
- 环境(10073)
- 银(9492)
- 银行(9487)
- 行(9180)
- 发(8670)
- 关系(8593)
- 体(8553)
- 机构
- 大学(183856)
- 学院(180022)
- 济(102820)
- 经济(101575)
- 研究(68362)
- 管理(68277)
- 理学(58832)
- 理学院(58237)
- 管理学(57760)
- 管理学院(57411)
- 中国(54059)
- 财(43777)
- 京(37601)
- 经济学(36090)
- 财经(35669)
- 科学(33669)
- 所(33071)
- 经(32774)
- 经济学院(32574)
- 研究所(29696)
- 中心(29370)
- 财经大学(26719)
- 北京(24435)
- 江(24185)
- 院(23816)
- 农(22854)
- 范(20850)
- 师范(20725)
- 科学院(20610)
- 商学(20549)
- 基金
- 项目(113920)
- 科学(92597)
- 基金(89178)
- 研究(84740)
- 家(76343)
- 国家(75841)
- 科学基金(65734)
- 社会(61724)
- 社会科(59003)
- 社会科学(58993)
- 基金项目(45535)
- 省(38689)
- 自然(38164)
- 资助(38043)
- 教育(37687)
- 自然科(37333)
- 自然科学(37325)
- 自然科学基金(36767)
- 划(33116)
- 编号(29974)
- 部(28630)
- 国家社会(28335)
- 中国(26021)
- 发(25840)
- 教育部(25778)
- 重点(25495)
- 成果(24768)
- 人文(24438)
- 社科(23085)
- 创(22908)
- 期刊
- 济(112344)
- 经济(112344)
- 研究(63127)
- 财(32194)
- 中国(31649)
- 管理(26233)
- 科学(22780)
- 学报(21773)
- 经济研究(21174)
- 融(20490)
- 金融(20490)
- 财经(20044)
- 农(20024)
- 大学(17861)
- 经(17415)
- 学学(17073)
- 贸(15329)
- 问题(15303)
- 技术(14299)
- 世界(13855)
- 国际(13775)
- 农业(13657)
- 业经(13092)
- 技术经济(11806)
- 统计(11337)
- 教育(9554)
- 策(9457)
- 经济问题(9352)
- 决策(8734)
- 经济管理(8258)
共检索到278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未无
文献表明,许多发展中国家实际汇率贬值对经济增长并无促进作用,相反具有紧缩效应,而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却表现为"同向相关性"。我们首先对"同向相关性"从虚假相关、逆向因果、正向因果等3个角度展开理论分析,构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然后进行一系列计量检验。通过协整检验,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存在一定的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支持实际汇率贬值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这一单向因果关系。利用VAR模型中的方差分解和冲击反应技术在确认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的同时,也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虚假相关。综合所有理论和实证分析,我们认为...
关键词:
实际汇率贬值 经济增长 动态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揭鸿篇 刘晓辉
巴拉萨-萨缪尔森理论是实际汇率决定的经典理论。该理论及其大部分拓展研究都建立在市场完全竞争的假定条件下。然而这一假定与现实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1996—2019年102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经济自由对实际汇率升值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经济自由程度的增加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经济自由程度的提高可以通过可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渠道推动实际汇率升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将稳步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构建,要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和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研究为宏观经济研究者与政策制定者理解制度因素(自由经济制度)与实际汇率变动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向鹏飞 张莹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对省际加权实际有效汇率的测度,构建关于实际汇率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分别从全国和区域层面上考量了中国实际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实际汇率的变动对地区贫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市实际汇率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的差异化特征,实际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负的直接效应,但是这种负面效应也因区域而呈现差异化。与此同时,基于实际汇率变动对贫困问题的考察发现,经济增长对减轻贫困的影响随实际汇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正良 纪成君
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的进出口贸易、资本项目下的国外直接投资、外汇储备以及经济增长均有重要影响。论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78-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以及实际汇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汇率贬值促进出口贸易,对进口贸易影响较弱;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实际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持续促进作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不适合中国;进出口贸易均和经济增长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进口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很长时期内,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出口;进口自身存在较大惯性,是出口的强Granger原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程选 叶丰
在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年中,我国的价格水平变动大部分年份低于2%,从决策层、学者到民众,可接受的通货膨胀水平普遍随之下降,近来CPI的上升引起舆论的哗然和人们的紧张。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保持了十余年的稳定,直到2006年以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娜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并未涉及实际汇率,原因是满足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汇率对经济影响为中性。但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实际汇率的内生性通常难以成立,2008年"罗德里克新论"即"低估有利于经济增长"观点的提出,引发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大讨论,对该问题的研究难点在于二者复杂的作用机理尚未理清。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归纳和分析试图梳理出实际汇率偏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当一国施行外部导向型政策、贸易品部门弱小以及存在二元经济结构时,实际汇率低估通过促进贸易品部门发展提升整个经济体的资本要素积累、全要素生产率,最终可能引发经济结构变革,从供给层面提升经济增速。但实际汇率低估促进经济增长只在发展中国家的特定发展阶...
关键词:
实际汇率偏离 经济增长 罗德里克新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干杏娣 许启琪
文章基于跨境投资视角测度中国2000~2017年29省时变权重的区域投资实际有效汇率(RIREER),并将汇率、FDI与经济增长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构建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从汇率水平和波动两维度深入考察经由FDI渠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IREER升值有助于吸引FDI,进而对东道国(地区)经济扩张产生积极作用,该积极作用在沿海地区效果更为显著,拉大了沿海与内陆经济增长差距,但RIREER升值对FDI的边际吸引力递减。RIREER波动导致FDI流出,对东道国(地区)经济产生负向冲击,该负向经济冲击对沿海地区影响更为明显,缩小了沿海与内陆经济增长差距,但汇率风险增大引发FDI流出的边际作用递减。
关键词:
区域投资实际汇率 FDI 经济增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洪宇
本研究建立了包括人均实际GDP、原油与成品油的实际价格和进口量以及韩元实际汇率的多变量模型,检验能源约束是否会通过内生技术进步机制影响韩国的经济增长。运用1970~2008年年度数据进行的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发现模型中的变量存在协整关系。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显示:原油进口价格对韩国经济的短期效应为负但长期效应为正,原油进口量的短期效应不显著但长期效应为正,而成品油进口价格和进口量的效应与之完全相反,为能源冲击会在长期促进资源匮乏国家内生经济增长的假说提供了经验性证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娜
汇率是目前国际矛盾升级的核心因素之一,实际汇率偏离测算方法不一,偏离在中长期能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尚无定论。通过厘清以往研究中用"宾大效应"替代"巴萨效应"测算实际汇率偏离时存在的偏差,以1950—2017年期间全球182个经济体为研究样本,检验发现不同测算方法得到的实际汇率偏离均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发现经"巴萨效应"调整后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实际汇率每贬值10%,经济增长由0.17%(经"宾大效应"调整检验结果)提升至0.93%,说明以往研究中二者的简单替代将会减弱实际汇率偏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另外,两种效应均显示1990年之后实际汇率偏离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形关系,意味着近20年来实际汇率低估的促增长效应不复存在,印证了中国努力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正确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扬 余壮雄 舒元
本文利用我国232个地级市1999-2006年的数据,探究我国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试图考察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Williamson假说是否成立。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该假说成立,即城市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经济集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伴随经济增长,经济活动在城市的进一步集中将阻碍城市经济的增长。实证结果表明实际人均GDP水平28283元为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临界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章元 刘修岩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聚集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都强调地理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针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而且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也不多。本文基于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OLS回归表明聚集经济对于城市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有不显著的负的影响,但是使用工具变量方法却表明聚集经济是内生的。我们使用了单工具变量和多工具变量得到的稳健结果表明:历史上的铁路基础设施状况能够通过影响聚集经济而对城市人均实际GDP的增长速度产生显著正的影响。
关键词:
聚集经济 经济增长 工具变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长江 周静东
传统观点认为实际汇率低估或者高估都不利于经济增长,而自2008年以来倡导低估会促进经济增长的"新论"引起了广泛重视。本文系统介绍了实际汇率低估是否会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经验研究的进展,归纳了实际汇率低估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主要理论机制,并就低估所涉及的相关政策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低估政策一般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刺激效果,但能否在此基础上实现长期经济增长则取决于经济体及时相应推行结构性改革等政策措施情况。
关键词:
实际汇率 货币低估 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项卫星 李宏瑾
本文对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与各国经济增长水平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劳动力人口、资本存量以及人力资本等变量后,经济自由度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从而为自亚当·斯密以来的自由经济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利用工具变量法,证明了经济自由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为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做出了新的贡献。希望通过上述工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制度因素(特别是自由经济制度)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导致各国之间经济差距的根源。
关键词:
经济自由 经济增长 制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研究目的旨在经验考察TLGH在中国的成立性以及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首先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与国内旅游发展特征事实进行了简单引述,并在此基础上,基于1999—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平衡数据,采用多种精细前沿性计量经济方法实证检验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这一研究结论在经过4种敏感性分析之后依然稳健;未考虑内生性之前,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存在被低估现象,且最
关键词:
旅游发展 经济增长 影响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丁从明 梁甄桥 常乐
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本文研究了省域内部的城市经济规模分布及其背后的资源配置方式对全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轨制资源配置机制下,省内的资源集聚可能并非源于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而是"为增长而竞争"的激励机制使然。省内的中心城市越是"一股独大",省域资源配置效率越低,进而也就越不利于全省整体的经济增长;与之相对应,源于规模经济下的资源集聚将改善省内各城市间的经济规模不平衡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本文为理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区域发展差距提供了有益的见解。
关键词:
资源配置 城市规模 区域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