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27)
- 2023(18699)
- 2022(15713)
- 2021(14542)
- 2020(12360)
- 2019(28433)
- 2018(27857)
- 2017(52940)
- 2016(28312)
- 2015(32155)
- 2014(31879)
- 2013(31754)
- 2012(29649)
- 2011(27027)
- 2010(27191)
- 2009(25276)
- 2008(24402)
- 2007(21629)
- 2006(18929)
- 2005(17367)
- 学科
- 济(125715)
- 经济(125601)
- 管理(77834)
- 业(77686)
- 企(61429)
- 企业(61429)
- 方法(55720)
- 数学(49830)
- 数学方法(49279)
- 中国(40153)
- 农(34179)
- 财(31531)
- 融(30212)
- 金融(30209)
- 地方(29300)
- 银(28950)
- 银行(28900)
- 行(27872)
- 业经(26997)
- 贸(25035)
- 贸易(25015)
- 制(24779)
- 易(24309)
- 农业(23304)
- 学(22761)
- 务(20015)
- 财务(19953)
- 财务管理(19903)
- 企业财务(18978)
- 环境(18152)
- 机构
- 大学(405083)
- 学院(404583)
- 济(174781)
- 经济(171404)
- 管理(154005)
- 研究(142076)
- 理学(131880)
- 理学院(130403)
- 管理学(128200)
- 管理学院(127456)
- 中国(114512)
- 京(86454)
- 科学(84725)
- 财(79891)
- 所(71765)
- 农(69226)
- 中心(67115)
- 研究所(65075)
- 财经(63424)
- 江(60409)
- 业大(58983)
- 经(57718)
- 北京(54970)
- 经济学(54901)
- 农业(54255)
- 范(52198)
- 师范(51639)
- 院(50623)
- 经济学院(49578)
- 州(48581)
- 基金
- 项目(267664)
- 科学(211278)
- 基金(195800)
- 研究(194577)
- 家(171009)
- 国家(169610)
- 科学基金(145384)
- 社会(125139)
- 社会科(118952)
- 社会科学(118919)
- 省(103199)
- 基金项目(102218)
- 自然(92939)
- 自然科(90876)
- 自然科学(90850)
- 教育(89419)
- 自然科学基金(89280)
- 划(87415)
- 资助(81703)
- 编号(78217)
- 成果(63661)
- 发(61032)
- 重点(60615)
- 部(59852)
- 创(55617)
- 课题(54058)
- 国家社会(52943)
- 创新(52109)
- 科研(51555)
- 教育部(51505)
- 期刊
- 济(188953)
- 经济(188953)
- 研究(120992)
- 中国(83162)
- 农(62995)
- 学报(62630)
- 财(61643)
- 科学(58107)
- 管理(56371)
- 融(51387)
- 金融(51387)
- 大学(47907)
- 学学(44980)
- 农业(42644)
- 教育(41468)
- 技术(35887)
- 经济研究(31677)
- 财经(31626)
- 业经(30143)
- 经(27237)
- 问题(24963)
- 业(23676)
- 贸(22174)
- 统计(21290)
- 技术经济(20462)
- 国际(19903)
- 世界(19759)
- 图书(19656)
- 理论(19271)
- 策(18854)
共检索到61782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艳平 侯晓笛
文章基于我国省级数据,对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地区实际有效汇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实际有效汇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平滑转变特征。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汇率升值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汇率升值则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我国多数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尚未跨越门槛值,汇率升值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多呈负向影响,同时我国中部地区汇率升值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负面效应比东西部地区更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健 卫平
本文以2000—2012年中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从金融规模发展和金融效率发展两个维度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联系以及中间渠道。研究结果发现,2000—2012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出现正增长且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无论是从金融规模发展角度还是从金融效率发展角度去分析,都证实了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金融效率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显著地高于金融发展规模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且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中间渠道是技术进步效应而非技术效率增长效应;通过引入衡量金融发展缺陷程度指标(民间金融发展规模),证实了中国金融发展体系效率低下。民间金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民间金融 DEA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健 盘宇章
基于1998—2014年期间中国30个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及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进行测算以及对其进行分解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将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之间的增长差异与金融发展的交互项纳入到实证模型中,检验金融发展与TFP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正增长,年均增速为1.6%。中国的TFP增长动力源泉为技术进步(2.2%)而非技术效率的改善(-0.6%)。金融发展和TFP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健 盘宇章
基于1998—2014年期间中国30个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及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进行测算以及对其进行分解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将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之间的增长差异与金融发展的交互项纳入到实证模型中,检验金融发展与TFP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正增长,年均增速为1.6%。中国的TFP增长动力源泉为技术进步(2.2%)而非技术效率的改善(-0.6%)。金融发展和TFP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即金融发展对TFP增长的影响取决于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发展之间的增长差异。当金融发展增速超过实体部门经济增速的54.5%时,金融发展抑制TFP的增长;当金融发展增速与实体部门经济增速之间的差异低于54.5%时,金融发展会促进TFP的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耕瑞
本文采用我国2001~2015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相应的测算,得出的结论是:我国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西部增长速度最快,中部次之,东部最慢。进一步地,运用系统矩估计(SYS-GMM)方法探讨影响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因素。从全国层面来看,保险深度和证券化水平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银行贷款能力、居民储蓄能力和信贷结构却对其起抑制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的影响作用基本是与全国保持一致的,而中部和西部却是与全国有所差异的。但值得肯定的是,银行方面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负向作用是较为突出的,要想提高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就必须对银行方面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春
文章使用2000-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的方法探讨产业集聚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又因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由其内部构成要素金融业技术进步和金融业技术效率决定,进一步探讨了产业集聚对两者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从全国层面来看,产业集聚对我国金融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对金融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却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只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耀军
基于1997-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及分全国层面、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三个样本对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联系及其中间渠道重新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与区域因素有关;中国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中间渠道是技术进步效应而非技术效率增长效应。这意味着,加快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从而推动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渝琳 李敬
笔者以1992年~2010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在东部地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在中、西部则是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FDI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的关系,东、中部地区的省份大都进入了抛物线的右边部分,而西部地区则多数处于左半部分。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外商直接投资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尹雷; 沈毅;
通过DEA 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在此基础上通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影响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农业技术进步效应,而不是农业技术效率效应;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并且东部、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同样来自农业技术进步效应的驱动。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落脚点应是促进农村金融区域平衡发展,不断提高其服务农业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尹雷 沈毅
通过DEA 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在此基础上通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影响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农业技术进步效应,而不是农业技术效率效应;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并且东部、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同样来自农业技术进步效应的驱动。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落脚点应是促进农村金融区域平衡发展,不断提高其服务农业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丁杰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以及DEA-Malmquist指数法对2002—2008年我国南方某省各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测算,并使用系统GMM动态面板对金融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值进行回归,在教育、外贸依存度和资本形成等要素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发现:以股票市值与贷款余额之比表示的金融结构,以贷款与存款之比表示的金融效率能够改善全要素生产率;而小银行的贷款占比却没有起到改善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鹏 王茜
利用中国1987—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构成和生产率差距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高技术人力资本和低技术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都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高技术人力资本的作用更大;两种层次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影响依赖于该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与全国最高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距离,高技术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当生产率差距较小时,高技术人力资本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较大,当生产率差距较大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主要依赖于低技术人力资本的积累。
关键词:
人力资本构成 生产率差距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辉煌 苏基溶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对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分析显示,FDI只是通过要素投入机制而并没有通过TFP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我国的金融发展并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金融发展也并没有显著地提高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丽霞
本文使用SBM-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19782012年省级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核算,在此基础上以累积相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指标,采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方法,系统考察了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研究发现:(1)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较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论文基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化差异将28个省区分为"持续下降型"、"缓慢上升型"和"快速上升型"三种类型。(2)Kernel密度估计表明,全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差距呈扩大态势。从三大区域来看,东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钰涵 谢波
从各省份火电行业的面板数据出发,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我国各省份2003—2017年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构建系统SYS-GMM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中国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改进,并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趋势。(2)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滞后效应。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大。(3)投资开放程度对全国范围内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仅对东部地区各省份的火电行业有正向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效果不显著。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环境规制对中国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1978~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国际分散化生产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级的工业面板数据分析
金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出口地理方向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各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服务业开放与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与FDI和研发资本存量对其影响探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内蒙古绿色发展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基于12个盟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