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2)
2023(9203)
2022(8308)
2021(7857)
2020(6648)
2019(15419)
2018(15525)
2017(30269)
2016(16312)
2015(18617)
2014(18711)
2013(18590)
2012(16739)
2011(14976)
2010(14774)
2009(13381)
2008(12806)
2007(10903)
2006(9405)
2005(7981)
作者
(47188)
(38853)
(38612)
(36852)
(24741)
(18697)
(17675)
(15573)
(14834)
(13753)
(13428)
(12939)
(12170)
(12104)
(11980)
(11790)
(11748)
(11695)
(11080)
(11048)
(9728)
(9396)
(9310)
(8868)
(8724)
(8709)
(8636)
(8508)
(7806)
(7786)
学科
(64712)
经济(64639)
管理(47887)
(44964)
(37750)
企业(37750)
方法(33836)
数学(29395)
数学方法(28968)
(16286)
(15701)
中国(14973)
(14878)
业经(13787)
地方(12419)
理论(11272)
(11188)
贸易(11183)
农业(11111)
(11052)
(10809)
环境(10352)
(10322)
财务(10261)
财务管理(10241)
技术(10060)
(9737)
企业财务(9650)
(8992)
教育(8908)
机构
大学(232105)
学院(230566)
管理(97055)
(87751)
经济(85738)
理学(85232)
理学院(84345)
管理学(82790)
管理学院(82403)
研究(72350)
中国(52499)
(49302)
科学(46959)
(38737)
(35802)
业大(35659)
(34577)
研究所(32995)
中心(32728)
财经(32091)
(31211)
北京(31139)
(30152)
师范(29915)
(29118)
农业(27230)
(26589)
(26182)
商学(25063)
经济学(25004)
基金
项目(164492)
科学(129068)
研究(119601)
基金(119301)
(103369)
国家(102511)
科学基金(88794)
社会(73623)
社会科(69730)
社会科学(69710)
(64145)
基金项目(64085)
自然(59512)
自然科(58112)
自然科学(58102)
自然科学基金(57010)
教育(54581)
(53844)
资助(49939)
编号(49584)
成果(39015)
(35884)
重点(35827)
(33873)
(33813)
课题(33158)
科研(31739)
创新(31475)
项目编号(30859)
教育部(30727)
期刊
(92785)
经济(92785)
研究(65629)
中国(37596)
学报(36157)
管理(34005)
科学(33495)
(30257)
(27600)
大学(27119)
学学(25464)
教育(24515)
农业(21835)
技术(19927)
业经(15991)
(15462)
金融(15462)
经济研究(15018)
财经(14148)
图书(13714)
理论(12426)
(11803)
实践(11740)
(11740)
科技(11620)
技术经济(11502)
问题(11407)
商业(10911)
情报(10846)
统计(10629)
共检索到318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优  
实际最终消费是联合国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SNA)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改进内容。本文主要对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SNA)实际最终消费的基本概念、核算分类和方法,以及我国如何进行实际最终消费核算、国外实际最终消费的数据情况等进行研究和分析,展示了实际最终消费核算的基本思路、框架结构、分类标准和计算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竹  耿涌  薛冰  郗凤明  焦江波  
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选择对核算结果具有一定影响。本研究参照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根据中国能源统计现状,利用能源表观消费量数据和现行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将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分为3种核算方式:①基于能源平衡表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②基于一次能源消费量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③基于终端能源消费量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并分别根据3种能源消费核算方法构建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体系;以北京市为案例对比3种方法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选择对核算结果有很大影响,通过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认为排放因子、碳氧化水平及加工转换过程是产生不确定性的3个...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冰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生产和消费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完善更加科学、有效、准确的能源核算体系已亟不可待。本文通过研究当前统计制度下能源消费总量核算和评估方法,从如何推进和完善季度能源核算方法进行研究,构建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和规模以上工业非电能耗与全社会电耗拉动能耗增长幅度的数学评估模型,为准确核算能源消费总量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正  周侃  樊杰  赵浩  
市—县单元碳排放核算是空间降尺度开展碳减排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因市、县级能源数据缺失,国内外学者对市—县尺度碳排放核算方法提出各自见解,但不同核算方法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未有归纳和总结,不利于研究人员选用。论文基于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文献,系统归纳市级和县级尺度碳排放核算方法,发现:市—县尺度形成了清单算法和夜间灯光反演两大类核算方法。(1)清单算法包括:“自上而下”分解法,按照市/县各部门产值占省级对应部门的比重,将能源消费量分配到目标单元;“自下而上”调查法,逐部门调研获取能源数据并核算碳排放;“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法,将可获取的部门能源数据和能源数据分解结合使用。(2)夜间灯光反演法包括:方程参数降尺度传导法,假定省级单元内部灯光亮度与碳排放函数方程关系一致,沿用省级拟合方程参数、构建省内不同尺度单元灯光亮度和碳排放总量回归模型;降尺度分解法,以夜间灯光亮度总量占省级比重作为权重,将省级能源消费(或碳排放量)分解至下层级行政单元。从空间尺度和研究内容两方面,归纳了不同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立足当下研究需求和核算方法难点,提出在全域范围内基于市—县单元开展碳排放核算,调查典型单元能源消费量并以之为样本,构建灯光亮度和碳排放量反演方程模型,是未来碳核算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金华  
对社会人口核算方法的研究李金华ABSTRACTComprehensivedescriptionofthetotalpopulation,itsstructureandchangingsituationbythematrixwerediscussed....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书坚  柴士改  
为克服最终需求间接能耗初始核算模型存在的两点主要不足,笔者对其进行一次变形与二次转换,实现对最终需求间接能耗核算模型的改进,满足对最终需求间接能耗连续性估算的要求。结果表明在行业分类一致的前提下,最终需求间接能耗初始与改进核算模型的结果较为接近,平均相对误差低于5%,表明在无投入产出表年份,可以借助改进核算模型进行估算;核算模型要求行业分类尽可能精细,分类越宽泛,结果越粗糙,高估可能越大;再者由于最终需求项目数据可得性的难易程度不同,其间接能耗估算结果的精确性存在差异;最后改进核算模型的应用性可针对与行业密切相关的间接能耗污染排放与其他资源消耗以及其污染排放等进行拓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凌志  
能源生态足迹(EEF)反映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生态占用,是定量评价能源消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基于最终需求视角,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并分析中国1992~2007年经济系统的能源生态足迹值,结果显示:1992~2007年,中国最终需求能源生态足迹总量持续增长,第二产业能源生态足迹占据绝对比重,能源生态足迹增长特征总体表现为消费与投资驱动型向出口与投资驱动型转变。进一步地,结构分解分析显示:能源强度对能源生态足迹的抑制作用较为显著,最终需求规模的扩张是拉动能源生态足迹增长的主要动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承业  陈燕武  王恒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运用福建省1978~2002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福建省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经济增长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福建省居民消费增长是 经济增长的因果原因;同时从消费率角度对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  
本文通过对最终消费率的分解,发现导致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的表面原因在于居民消费项目的变化。但是,通过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特点的分析后发现,导致居民消费过低的根本原因,一是居民真实收入不高,居民的储蓄性动机仍然很强,政府对居民的"补贴不足";二是政府对消费性投资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对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政府都可以采取有效的行动来改善目前的消费状况。实证分析表明,居民真实收入的增加依然是影响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因素;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性支出的增加可以有效促进居民消费,而对消费性产品的投资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的扩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金华  
对人类生存环境核算方法的研究李金华社会的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经济为基础的全面的社会变革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生存环境的改善以及经济增长、政治发展、社会文化、社会关系的变革等。因此,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核算是社会发展核算体系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蒋萍  贾小爱  
本文回顾了间接测算的金融中介服务(FISIM)核算方法的演进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同时对FISIM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指出国际上关于FISIM所含服务的构成,特别是风险管理和流动性转换及其对FISIM具体价格和数量的影响、FISIM的进出口核算与国际贸易的一致性、FISIM的物量核算、参考利率的确定等议题仍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金华  
教育活动核算方法的统计研究李金华ABSTRACTEducationisanimportantactivitysectorofnationaleconomy,itsdevelopmentstatusisamainmarkofsocialdevelopm...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文  
从最终用户与情报检索专家使用系统的差异出发,概要讨论了最终用户使用传统检索系统的障碍以及他们在思维方式、检索过程、信息查询路线等方面的特征。这是研究面向最终用户的情报检索系统的基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翔搏  
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和民生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国当前所采用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难以反映真实的就业状况。为此,本文引入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和人口因素作为参数构建模型,测算我国1990—2014年实际城镇失业率,进而检验奥肯定律在我国的适用性,并与已有文献数据和结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本模型测得的数据是准确的,能够较好地衡量我国城镇真实的就业情况,可以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更精确的数据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