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2)
2023(8134)
2022(6414)
2021(5662)
2020(4721)
2019(10272)
2018(10436)
2017(20288)
2016(11244)
2015(12635)
2014(12745)
2013(12089)
2012(10822)
2011(9623)
2010(9782)
2009(9305)
2008(9559)
2007(8670)
2006(7915)
2005(7687)
作者
(31053)
(26134)
(25942)
(25079)
(16659)
(12277)
(11814)
(9990)
(9861)
(9362)
(9067)
(8728)
(8607)
(8501)
(8361)
(8071)
(7743)
(7719)
(7600)
(7495)
(6752)
(6356)
(6340)
(5931)
(5926)
(5897)
(5887)
(5855)
(5234)
(5069)
学科
(44485)
经济(44405)
管理(41369)
(38264)
(33568)
企业(33568)
(16989)
(16314)
方法(14675)
中国(13624)
(13610)
业经(12991)
数学(12040)
数学方法(11926)
(11897)
(11380)
财务(11350)
财务管理(11328)
企业财务(10864)
体制(9976)
(9420)
银行(9408)
(8909)
农业(8661)
(8294)
金融(8292)
(8088)
(7639)
(7545)
地方(7485)
机构
大学(159717)
学院(159470)
(67476)
经济(66062)
管理(60168)
研究(52974)
理学(50802)
理学院(50308)
管理学(49574)
管理学院(49276)
中国(42442)
(36510)
(33462)
科学(29337)
财经(27708)
(26198)
(25879)
(25002)
(24823)
中心(24239)
研究所(23054)
业大(21291)
经济学(21248)
北京(20868)
财经大学(20465)
(19948)
(19256)
(19201)
师范(19068)
经济学院(18973)
基金
项目(101196)
科学(80848)
研究(76380)
基金(74769)
(64333)
国家(63783)
科学基金(55394)
社会(51048)
社会科(48376)
社会科学(48364)
基金项目(39173)
(39123)
教育(35023)
自然(33758)
自然科(32969)
自然科学(32961)
自然科学基金(32409)
(32397)
编号(30764)
资助(29302)
成果(26329)
(25688)
(23111)
重点(23068)
国家社会(21754)
课题(21442)
(21337)
(21192)
(20605)
教育部(20336)
期刊
(81255)
经济(81255)
研究(50835)
中国(35827)
(31856)
管理(25426)
(25007)
学报(23242)
科学(21998)
(19197)
金融(19197)
大学(18788)
学学(17730)
教育(16765)
农业(15951)
财经(14992)
业经(13409)
技术(13011)
(12824)
经济研究(12293)
问题(11078)
财会(8502)
(8116)
(8039)
(7968)
现代(7911)
会计(7908)
理论(7352)
世界(7253)
国际(7245)
共检索到252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薛有志  马雯  
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及外部治理环境均发生了相应改变。仅从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不能够完全解释控制权性质对多元化公司绩效的作用途径。多元化进入方式作为多元化战略的关键部分,对经营业绩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多元化进入方式的角度分析控制权性质对多元化业绩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2~2004年11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为样本,从多元化进入模式的角度,考察了不同控制权类型对多元化经营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多采用自建方式实施多元化战略,采用自建方式的国有上市公司绩效优于采用并购方式的上市公司。同时,非国有上市公司多采用并购方式实施多元化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忠雪  程蕾  
利用2003~2008年内发生控制权收购的149家并购样本,考察了控制权收购宣告后短期窗口和长期年度内的市场财富效应变化,尤其关注了多元化并购与同业并购公司的短期和长期市场回报、股权性质和股权比例之间的特征差异。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并购有着显著的短期正的财富效应和长期负的财富效应;短期来看,多元化并购比同业并购的市场累积超额收益率更高;长期来看,多元化并购比同业并购有着更差的市场年度回报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纯  高吟  
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本文对我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企业内部较严重的代理问题以及较薄弱的公司治理导致其多元化会损害经营业绩。本文还对民营企业、地方国企和中央国企的多元化经营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分别分析了三者所承受多元化折价,并指出了产生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顿曰霞  薛有志  
本文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利用多元化经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视角,检验了其在上市公司中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对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越高,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且控制层级的增加会弱化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对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影响,从而验证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存在利用多元化经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并倾向于采用以较低控制层级实现较高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的方式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因此,如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抑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自利动机的多元化经营行为,成为应该关注的问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力军  童盼  
本文将2006年度民营上市公司分为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两种类型,考察了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间接上市民营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多元化经营程度均显著高于直接上市民营公司。多元回归结果表明,直接上市民营公司最终控制人金字塔持股和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而间接上市民营公司最终控制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和多元化程度越高,企业绩效越低,说明代理问题在此类公司比较突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和多元化指标的交互关系也为此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本文的贡献在于对民营上市公司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并从动机和行为两方面考察了其所导致的经济后果。研究增进了对我国民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江  
本文利用1997 年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中的资料,设计并选择了若干衡量多元化程度和经营业绩的定量指标,对企业经营中的多元化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第一,从整体上看,多元化程度和其经营业绩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第二,企业多元化经营虽然没有伴生出较高的经营利润水平,却能够降低经营风险,减少利润水平的大幅波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钟高  郑军  卜继栓  
以2007~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公司治理特征和企业财务特征关联起来,考察内控质量与多元化经营对公司超额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探索内部控制在多元化经营与超额现金持有关系中的独特作用。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显著抑制了企业的超额现金持有水平和多元化经营程度;由于内部控制对多元化经营的显著抑制效应,多元化经营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呈现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可以显著地抑制上市公司的非相关多元化经营,而对相关多元化经营则没有显著的降低效应,由此非相关多元化经营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相关多元化经营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仍呈现负相关关系。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玲  
笔者以2004年~2008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控股股东的攫取私利动机对多元化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经营不一定有益或有损于公司价值,而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引起的代理问题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多元化折价现象,在控股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时,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显著恶化了多元化公司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策  杨小龙  
本文以2005年-2011年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多元化经营与审计意见的关系。结果发现:直接上市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降低企业的风险,降低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而间接上市民企多元化经营不能降低企业的风险,不能降低审计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建海  
近年来,大型跨行业集团企业及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消费类电子产品到摩托车、汽车,甚至房地产开发、服务业和银行业务,国内知名的企业如春兰、TCL 等,经营着多项产品的不同业务,控制着很大一部分本来可以由专业化企业承担的经济活动。这必然引起这样的问题,即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也正是本文试图讨论的问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袁玲  
本文考察控股股东控制下的具有价值折损效应的多元化经营公司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问题。在对控股股东控制下的具有价值折损效应的多元化经营公司具有实施盈余管理动机的分析基础上,本文研究发现,出于成本的考虑,其实施了更高程度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袁淳  刘思淼  陈玥  
已有多元化经营经济后果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后果也是"多元"的,不同公司特征和不同影响链条下多元化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也不同。本文以多元化经营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为切入点,分别从市场价值和公司绩效视角分析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后果。实证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多元化经营对现金持有价值影响并不显著,但按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低分组回归发现,当大股东持股比例高时,能够有效约束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从而使得多元化经营能够显著提高现金持有价值;而当大股东持股比例低时,严重的代理冲突会导致多元化经营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损失效率,从而导致现金持有价值的降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伟  陈雪梅  
以我国2004-2014年全部A股为样本,从多元化经营视角实证检验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多元化经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是否因终极控制人特征而改变。研究发现,多元化经营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高水平的多元化经营具有风险抑制作用。进一步结合终极控制人特征,在国有公司尤其是地方政府控制公司和两权分离度较低时,上述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不仅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相关文献,还为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袁玲  刘嫦  
基于控制权私人收益对财务决策行为影响的视角,将大股东控制、私有收益与多元化经营纳入一个分析框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控制下攫取私有收益的水平会对多元化经营程度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分组分析发现,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大,攫取私有收益对多元化经营的影响越明显;而控股股东性质不同时,攫取私有收益对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并不存在差异。因此,要降低无效多元化经营,根本的是要降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庆华  李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