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8)
- 2023(11906)
- 2022(9989)
- 2021(9118)
- 2020(7768)
- 2019(16929)
- 2018(16492)
- 2017(32031)
- 2016(17370)
- 2015(18856)
- 2014(18343)
- 2013(18042)
- 2012(16380)
- 2011(14571)
- 2010(14445)
- 2009(13528)
- 2008(13844)
- 2007(12192)
- 2006(10710)
- 2005(9919)
- 学科
- 济(66875)
- 经济(66745)
- 管理(60305)
- 业(57432)
- 企(50294)
- 企业(50294)
- 方法(30660)
- 财(28699)
- 数学(27301)
- 数学方法(27114)
- 制(20363)
- 务(20215)
- 财务(20196)
- 财务管理(20161)
- 企业财务(19463)
- 农(16965)
- 中国(16396)
- 业经(15716)
- 体(14565)
- 学(13678)
- 体制(12675)
- 银(12245)
- 银行(12203)
- 贸(12186)
- 贸易(12177)
- 易(11887)
- 融(11642)
- 金融(11640)
- 行(11434)
- 农业(11037)
- 机构
- 大学(248736)
- 学院(245903)
- 济(103814)
- 经济(101940)
- 管理(95000)
- 理学(82747)
- 研究(82491)
- 理学院(81854)
- 管理学(80658)
- 管理学院(80208)
- 中国(65051)
- 财(55159)
- 京(50690)
- 科学(49545)
- 农(44456)
- 财经(43222)
- 所(41870)
- 经(39479)
- 业大(38301)
- 研究所(37754)
- 中心(37743)
- 江(36313)
- 农业(35106)
- 经济学(32941)
- 财经大学(32533)
- 北京(31317)
- 院(30018)
- 经济学院(29915)
- 州(27764)
- 商学(27737)
- 基金
- 项目(168570)
- 科学(134337)
- 基金(127810)
- 研究(115937)
- 家(113918)
- 国家(113058)
- 科学基金(97388)
- 社会(78133)
- 社会科(74353)
- 社会科学(74336)
- 基金项目(68083)
- 自然(64921)
- 省(63576)
- 自然科(63490)
- 自然科学(63470)
- 自然科学基金(62456)
- 划(54824)
- 教育(52648)
- 资助(51493)
- 编号(42765)
- 重点(38746)
- 部(38386)
- 制(35503)
- 创(35423)
- 发(34283)
- 成果(34182)
- 国家社会(33772)
- 科研(33397)
- 创新(33377)
- 教育部(33096)
- 期刊
- 济(108170)
- 经济(108170)
- 研究(71320)
- 财(46965)
- 中国(46348)
- 学报(44099)
- 农(38778)
- 科学(38699)
- 管理(35619)
- 大学(33349)
- 学学(32288)
- 融(26870)
- 金融(26870)
- 农业(25118)
- 财经(22661)
- 经(19217)
- 经济研究(18399)
- 技术(16620)
- 教育(16599)
- 业经(16590)
- 问题(14535)
- 业(13752)
- 财会(13091)
- 版(12887)
- 会计(11847)
- 贸(11685)
- 业大(11161)
- 科技(11128)
- 理论(10954)
- 技术经济(10810)
共检索到360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万立全
本文以我国635家非金融公司2004—2009年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应用GLS方法分析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特征对公司负债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权与公司负债负相关;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与公司负债负相关,实际控制人对负债的"利益转移限制"效应和"破产威胁"效应产生"壕沟"反应;实际控制人属性与公司负债正相关,国家控制公司的负债水平高于非国家控制公司的负债水平;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与公司负债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国家控制公司变弱。
关键词:
实际控制人 股权结构 控制权 所有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茜
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之初,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基本上不是市场自然演变的结果,而在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公司面临着重新确定股权结构的机会。控制人的任何改变与调整都是基于当时他所认为的最优选择而进行的,因此这种调整对于新的实际控制人来说是一种优化。文章以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为外生冲击变量,考察了控制人变更与股权结构变动的交互作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文章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变更能短暂提升上市公司当年的绩效,却在随后几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多次变更对上市公司绩效有一定的累积效应。然而若实际控制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梁利辉
现有文献对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缺乏对当前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现状的全面把握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和非参数检验对此进行研究后发现:(1)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包括直接控制、金字塔控制和交叉持股控制三类,其中以金字塔控制为主;(2)2002-2012年民营上市公司金字塔股权结构下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总体呈上升趋势,两权偏离度却缓慢下降,指定管理层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均高于未指定管理层的公司;(3)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相对高的区域,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和两权偏离度总体更大,对上市公司的控制程度更高;(4)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万立全
终极控制股东的股权结构特征表现在终极控制股东对所控制公司的所有权、控制权、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以及终极控制股东股份性质等方面。本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大,终极控制股东以较小的所有权掌握着较大的控制权,国家控制主体占较大比重。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股权结构披露存在问题,应从提高公司披露水平、明确界定实际控制人标准、增加实际控制人披露内容和强化实际控制人披露责任等方面完善终极控制股东股权结构的信息披露。
关键词:
终极控制股东 股权结构 控制权 所有权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尹伯成 薛锋
现代企业理论表明,内部人控制产生与公司股权结构有关。当股权相当集中时,不易产生内部人控制。我国上市的国有企业的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通常一股独大),但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惊人,根源在于所有者缺位,董事会成员与经理人员却是代理人,都有为了自己利益而偏离全体股东利益的动机。因而,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必须改善公司股权结构。
关键词:
内部人控制 股权结构 所有者缺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顾小龙 辛宇
基于动态面板和静态面板方法,以2005-2013年(滞后一期数据为2004-2012年)中国股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特征对股价崩溃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现金流权越高,股价崩溃风险越低;(2)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会削弱现金流权与股价崩溃风险之间的负向关系。这说明在一定的不透明水平下,利益协同效应有助于缓解股价崩溃风险;且这种效应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得到了更为显著和稳健的体现。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天阳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多为所有权少数控制性结构,在控制方式上大多采用"金字塔"型的控制模式。所有权少数控制结构使得最终控制人对外部股东的侵害行为具有溢出效应,导致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产生的代理问题。优化股权结构及完善公司治理是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分析民营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和控制方式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入手,就如何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万立全
本文根据2007年度上市公司披露的实际控制人资料,将上市公司分为国家控制和非国家控制两类,国家控制分为国资委控制和国资委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控制,非国家控制包括民营企业控制等。实际控制人特征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分析表明实际控制人的所有权有正的激励效应,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有负的壁垒效应,较长的控制链有助于减轻政府对国有公司的干预,国资委控制的公司价值优于国资委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控制的公司价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丁希炜
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特征对配股再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最终控制人持有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权比例(CR)、控制权比例(V)越高且两权背离程度(CV)越低时,最终控制人与上市公司的利益更趋一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配股再融资的成本,具体表现是此时的市场累积超额收益率(CAR)越高,配股发行费率(SEOFEE)越低。但是与预期不同,此时的配股折价率(DISC)却更高,配股价格的确定,可能更多体现了最终控制人的利益,在最终控制人存在压低配股价格动机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为此承担了更高的配股融资成本。
关键词:
最终控制人 股权再融资 现金流权 控制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程仲鸣
本文主要研究如下问题:第一大股东与终极控制人的所有权结构是否存在区别;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这种两权偏离在不同类型的终极控制人中是否存在差异;终极控制人的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国栋 王思阳
本文选取2019年中国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21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实际控制人所有权占比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两权分离度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而控制链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则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考虑引入智力资本背景的调节变量时,实际控制人的专业技术身份和创意意愿会削弱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这一结果表明,对于科技创新企业而言,具有智力资本背景的实际控制人会降低公司治理中财务资本的影响,有助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获得更多资源和活力,但仍需要避免引入新的不平衡或低效率,本研究对科创板上市公司规则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也为科技创新企业在公司治理领域提供了更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蓝辉旋 文旭倩 贾阳
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紧密相关,而融资方式的选择又是重中之重。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可以将我国的上市公司划分为三种不同的股权结构类型,在不同的股权结构下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存在差异。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三种股权结构与公司债务融资的关系发现:与多个大股东和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相比较,控制性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具有更显著的债务融资行为;在控制性股东股权结构下,我国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长期负债水平和短期负债水平较低。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债务融资 资本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永海 毛洪安
本文以1995~2004年沪深两市全部上市公司为总样本,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分行业地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有利于企业绩效,股权构成与公司绩效却无显著相关,无可靠证据表明国有股持股比率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公司绩效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中伟
在集中的所有权条件下,控制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有损于公司价值,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匹配则有助于公司价值实现最大化。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性U性关系;控制股东的股权性质与公司价值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非控制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股东拥有的控制权与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控制权 公司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祺阳
文章以2015年我国主板与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主板样本公司中,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不存在中介传导作用。在中小板及创业板样本公司中,内部控制对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存在部分中介传导作用;内部控制对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不存在中介传导作用。依据实证结果,对中小板及创业板公司的内部控制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