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4)
- 2023(14785)
- 2022(11938)
- 2021(10615)
- 2020(8893)
- 2019(19825)
- 2018(19599)
- 2017(38263)
- 2016(20514)
- 2015(23007)
- 2014(23319)
- 2013(22992)
- 2012(21127)
- 2011(18943)
- 2010(19678)
- 2009(18766)
- 2008(18854)
- 2007(17451)
- 2006(15854)
- 2005(15252)
- 学科
- 济(114336)
- 经济(114200)
- 业(88483)
- 企(81058)
- 企业(81058)
- 管理(80295)
- 方法(39610)
- 业经(33325)
- 财(32780)
- 数学(30795)
- 数学方法(30650)
- 农(29189)
- 中国(26648)
- 制(24916)
- 地方(23502)
- 务(23185)
- 财务(23148)
- 财务管理(23121)
- 企业财务(22005)
- 农业(20570)
- 体(19449)
- 技术(18103)
- 策(17413)
- 划(16951)
- 和(16658)
- 学(16625)
- 融(16616)
- 金融(16613)
- 银(16239)
- 银行(16219)
- 机构
- 学院(311759)
- 大学(306613)
- 济(146389)
- 经济(143792)
- 管理(121620)
- 研究(104891)
- 理学(102686)
- 理学院(101688)
- 管理学(100505)
- 管理学院(99904)
- 中国(85427)
- 财(71160)
- 京(63797)
- 科学(56958)
- 财经(55180)
- 所(52472)
- 经(49880)
- 江(49606)
- 农(47787)
- 中心(47047)
- 经济学(46226)
- 研究所(46215)
- 经济学院(41230)
- 财经大学(40439)
- 北京(40438)
- 业大(39744)
- 州(38475)
- 院(37173)
- 农业(36864)
- 商学(35540)
- 基金
- 项目(189910)
- 科学(152492)
- 研究(142068)
- 基金(140944)
- 家(120182)
- 国家(119143)
- 科学基金(104624)
- 社会(95609)
- 社会科(90763)
- 社会科学(90740)
- 基金项目(73828)
- 省(73801)
- 自然(64533)
- 教育(63748)
- 自然科(63071)
- 自然科学(63055)
- 自然科学基金(62047)
- 划(59903)
- 资助(57229)
- 编号(55504)
- 成果(45118)
- 部(42931)
- 重点(42490)
- 发(41907)
- 创(41892)
- 制(40863)
- 国家社会(40307)
- 业(39489)
- 课题(38817)
- 创新(38494)
- 期刊
- 济(180037)
- 经济(180037)
- 研究(100858)
- 中国(63513)
- 财(60131)
- 管理(54243)
- 农(45984)
- 科学(40797)
- 学报(40039)
- 融(36485)
- 金融(36485)
- 大学(32327)
- 学学(31004)
- 农业(30586)
- 财经(30144)
- 经济研究(29177)
- 技术(28939)
- 业经(28367)
- 经(26149)
- 教育(23984)
- 问题(23059)
- 技术经济(19191)
- 业(18293)
- 贸(17585)
- 世界(17413)
- 现代(16230)
- 国际(15886)
- 商业(15855)
- 经济管理(15377)
- 财会(15137)
共检索到495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蔡安辉
对于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主要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利益侵占观和弥补制度缺失观。本文以2002-2007年的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类型、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和公司盈利情况等因素,研究我国民营企业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钟海燕
本文以2005年至2008年我国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出于发展经济而放松对国有企业控制的经济动机以及中央政府基于国企改革策略而放松对小规模或非保护性行业国有企业控制的政治动机是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的根本原因;金字塔层级与投资不足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金字塔结构虽然能够抑制国有企业投资不足,提高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但当金字塔层级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金字塔结构还会加剧国有企业投资不足,扭曲国有企业投资行为,降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维安 韩忠雪
理论界普遍认为,金字塔结构建立存在利益攫取行为和融资优势两种理论解释,但两者孰轻孰重,难有定论。本文采用中国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2004—2010年共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行业间竞争"、"行业内竞争"两个维度的产品市场竞争变量和金字塔结构层级和复杂度两个衡量指标,实证考察了中国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金字塔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并揭示了金字塔结构产生的主要根源。实证结果显示,对于中国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来说,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金字塔结构层级和复杂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金字塔结构的建立更偏好于控股股东利益攫取行为。在进一步考虑公司利益攫取和融资约束分类的情况下,高利益攫取公...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星美
上市公司的金字塔股权结构,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不过,与公司治理与业绩的研究相比,现有文献对金字塔结构的关注很少。然而,与分散股权结构和一般控股结构相比,金字塔结构下的代理问题具有其独特性。这一独特性是如何展现的,又会怎样影响金字塔结构产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裘益政 董陈萍
金字塔控制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能产生显著的经济后果:负面经济后果包括控股股东的资源掠夺、过度投资以及融资成本增加;正面经济后果包括构建集团内部市场、缓解融资约束、控股股东的反向支撑及抑制政府干预等。制度环境和最终控制人的股权性质对金字塔结构的经济效果产生了显著的调节作用,投资者保护、政府治理越好,越能缓解企业代理问题,金字塔结构所产生的负面经济效果越小;不同性质最终控制人效用目标的不同也会导致金字塔结构经济后果的差异。未来研究应关注金字塔结构的形成机理以及金字塔结构发挥正面经济效果的约束条件及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建玲 宋林
本文以2009-2012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1731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从控制权比例、控制链条层级和最终控制人三个维度对金字塔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控制权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关系不确定,但是在相对控股期间范围内,最终控制人所拥有的控制权比例越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越高。第二,控制链条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影响是负向相关,即控制链条越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越高。第三,最终控制人的不同属性,在影响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机制上存在差异。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远 高佳旭
企业承担风险是获得更高投资回报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保证。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结构控制下层企业并影响其重大决策是一种普遍现象,已有研究针对终极控制人利用金字塔结构进行利益攫取等负面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很少涉及其正面效应。针对金字塔结构是否影响终极控制人的风险偏好,进而对企业经营产生积极作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金字塔结构的影响。基于投资组合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资产替代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对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结构影响上市企业风险承担决策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财富分散化效应、控制权私利效应、风险转移效应和资源优势效应。利用手工整理的2004年至2013年中国上市企业金字塔结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检验金字塔结构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所有权性质和投资者保护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上市企业金字塔股权结构的层级越多、结构越复杂,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进一步分析发现,金字塔层级和复杂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正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但随着企业所在地区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提高,金字塔层级和复杂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被削弱。金字塔结构促使终极控制人提高了上市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弱化了大小股东在风险承担方面的利益不一致,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研究结论支持金字塔结构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正面影响,这对全面认识金字塔结构的利弊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领域的文献,并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完善监管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建议在防范终极控制人可能的隧道挖掘行为的同时,也应充分发挥金字塔结构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伯谦
本文以2009-2017年间我国A股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按最终控制人控制方式的不同划分为金字塔结构和非金字塔结构两类,对创始人年龄、受教育程度、海外背景、持股比例和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金字塔结构下,创始人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具有正向影响,创始人其他个人特征对企业价值不存在显著影响。在非金字塔结构下,除年龄外,创始人个人特征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创始人 个人特征 金字塔结构 企业价值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作荣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艳
以2009~2012年深市667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金字塔结构掏空理论,结果发现:民营金字塔结构中,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度与企业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民营金字塔结构中关于创新投入出现一般掏空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实证结果还表明,民营金字塔两权分离度与产品市场竞争共同交互影响企业创新投资,高两权分离度下较高创新投资不如低分离度下创新投资对业绩影响正向作用大,说明两权分离度较高时创新投资存在一些低效率投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晓红 尹哲 吴旭雷
家族控制企业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金字塔型控制模式又是家族控制企业普遍采用的形式。本文对金字塔型家族控制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家族企业为样本,采用2003-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家族控制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有侵害其他股东的动机和具体行为;成"系"企业加大了家族控制股东侵害少数股东权益的概率和程度;家族控制企业一致行动人累计股权比例与企业价值呈现一定的U型关系;独立董事参与公司治理亦没有起到制度上防止掏空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关键词:
家族控制 金字塔控制结构 掏空 托宾Q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德明 李朝晖 丁焕强
文章选取2008年度民营化上市公司325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金字塔股权结构下现金流权和投票权对企业价值具有激励作用,目前的两权分离状态没有引起公司价值的损害,相反还有微弱的正向作用;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规模有正向影响作用,民营化上市公司"未老先衰"现象严重。研究增进了对民营化后上市公司经济效果的认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梦捷 柳志南
探讨民营企业金字塔结构对底层企业高管超额薪酬与薪酬辩护的影响,成为揭开金字塔结构对企业集团薪酬影响中不可或缺的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利用2004-2015年中国A股的民营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金字塔结构层级的延长显著增加了底层企业高管的超额薪酬,底层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在上述层级延长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且层级的延长显著加重了底层企业高管实施"结果正当性"的薪酬辩护行为。本文弥补了现有高管薪酬与金字塔结构理论研究的不足,对民营企业集团的高管薪酬管理与相关监管部门促进社会公平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金字塔结构 超额薪酬 薪酬辩护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万立全
笔者从金字塔结构与市场化进程角度分析终极股东股权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金字塔结构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调整的影响呈现不对称的抑制效应。金字塔层级与股权稀释呈负相关关系,金字塔层级抑制了公司终极控制权的减少,金字塔层级越长,终极股东越不愿意减少其持股比例,金字塔链条对股权稀释的影响不显著。金字塔结构抑制股权稀释效应发挥作用的机制主要是依靠金字塔层级而不是金字塔链条。金字塔层级和金字塔链条都对终极股东增加持股比例的影响有限。(2)市场化进程有助于公司股权结构的减少。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公司的终极股东减持股份,市场化进程对金字塔层级抑制公司终极股权减少的调节作用有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明琳
单纯的掏空行为无法解释家族控制的金字塔结构的持续存在,除非社会投资者都是“短视”的或者缺乏足够信息。如果社会投资者是理性的,只有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和支持行为同时发生,并且在法律对社会投资者保护薄弱以及金字塔结构比水平结构更好地实施掏空行为的条件下,金字塔结构才可能长期存在。金字塔结构本质上是一种中性的股权控制方式,既可能侵害外部股东的权益,也可能在特定情况下保护其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