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0)
2023(14172)
2022(11856)
2021(10816)
2020(9207)
2019(20479)
2018(20288)
2017(38633)
2016(21086)
2015(23168)
2014(22717)
2013(22525)
2012(20339)
2011(17984)
2010(17957)
2009(17087)
2008(17364)
2007(15447)
2006(13608)
2005(12476)
作者
(60303)
(50552)
(50267)
(47461)
(32201)
(24197)
(22616)
(19576)
(19136)
(17998)
(17160)
(16836)
(16126)
(16069)
(15661)
(15123)
(15091)
(14836)
(14533)
(14419)
(12653)
(12190)
(12177)
(11685)
(11276)
(11226)
(11187)
(11176)
(9952)
(9906)
学科
(92539)
(86487)
经济(86334)
(84234)
企业(84234)
管理(81943)
方法(35788)
(32909)
业经(30888)
(30131)
数学(27181)
数学方法(26985)
(24139)
财务(24115)
财务管理(24086)
企业财务(22890)
(22804)
农业(21485)
中国(19516)
技术(18447)
(16767)
(16683)
(15618)
理论(15353)
(15239)
(15101)
贸易(15092)
(14655)
体制(14352)
地方(14306)
机构
学院(302029)
大学(296744)
(124454)
经济(122050)
管理(121539)
理学(104708)
理学院(103634)
管理学(102353)
管理学院(101773)
研究(93537)
中国(75207)
(62041)
(61813)
(56274)
科学(56258)
财经(48513)
(47085)
业大(46791)
(46495)
农业(44246)
(43968)
中心(43788)
研究所(41562)
北京(37938)
经济学(37159)
(36436)
财经大学(35646)
(34417)
商学(34381)
商学院(34064)
基金
项目(199306)
科学(158382)
基金(147113)
研究(144216)
(128422)
国家(127216)
科学基金(110720)
社会(94314)
社会科(89248)
社会科学(89225)
基金项目(79067)
(78809)
自然(72653)
自然科(70991)
自然科学(70967)
自然科学基金(69811)
(65283)
教育(64963)
资助(58025)
编号(57165)
成果(44808)
(44669)
重点(44239)
(43879)
(43250)
(41893)
(41887)
创新(40941)
国家社会(39074)
课题(38713)
期刊
(143559)
经济(143559)
研究(85366)
中国(58908)
(54112)
(52446)
管理(49240)
学报(46210)
科学(43805)
大学(35625)
农业(35293)
学学(34180)
(28644)
金融(28644)
业经(26200)
技术(25908)
财经(25013)
教育(24422)
经济研究(21517)
(21479)
(21426)
问题(19013)
财会(16412)
技术经济(16284)
(15346)
现代(15166)
商业(14489)
会计(14082)
(13967)
科技(13759)
共检索到449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菲妍  
本文选择以通化金马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分析最终控制人利用复杂的股权操控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质押、高溢价并购以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利益侵占行为,探究出实际控制人利益侵占行为背后的成因,剖析利益侵占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抑制和防范实际控制人利益侵占行为的建议,以期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与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提供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成  王永县  雷家骕  
企业控制权的利益侵占问题是企业控制理论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企业的控制性股东及其所拥有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企业控制链与不对称股权结构模型,深入研究了企业控制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滕晓梅  祝婧然  周倩倩  
本文以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股权质押行为占比较大的房地产企业为研究样本,从房地产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角度出发,对最终控制人股权质押行为产生的弱化激励效应和强化侵占效应进行初步验证,再以嵌套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房地产行业中最终控制人的股权质押对公司价值的侵占效应明显,当质押比例较高时,这种对公司价值的侵占也会随之强化。而在私人控股的企业中股权质押对公司价值的侵占效应比国有控股企业更为明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吕长江  肖成民  
本文以少数所有权控制结构(controlling minority structure)形成的最终控制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LLSV模型的扩展,分析最终控制人在什么条件下会实施侵占少数股东利益的经济行为。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相对所有权和相对投资收益率是最终控制人实施利益侵占与否以及利益侵占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模型的分析结论与已有公司治理经验研究的发现一致。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国宇  唐红  
股东、经理和内部审计师利益博弈的结果表明:经理的控制权越大,侵占股东利益的可能性越大;公司的内部审计监督越严,经理侵占股东利益的可能性越小。实证研究为此提供了经验证据:若总经理兼任董事长,经理人员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越高,越易造成经理层控制董事会的局面,管理层侵占股东利益就越严重;内部审计监督越强,越有利于抑制管理层的利益侵占行为。国有企业由于内部人控制现象更为突出,监督不力,管理者对股东的利益侵占更加严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霞  王化成  
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为控制性股东侵占外部人利益提供了动机和便利,这类公司存在更大的代理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机制是加强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通过拓展LLSV对债权人法律保护的评价体系,可以发现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正在逐步加强。以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状态衡量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高低,实证研究发现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公司有更低的银行负债增长率、更高的利息支付成本,说明随着债权人法律保护的加强,银行能够对控制性股东利用债务进行利益侵占的行为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总体偏低的银行长期负债率和高代理成本公司偏高的负债存量,也反映了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当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义辉  黄国良  
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根源于大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而导致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长远利益的背离,可以用控制权私人收益来度量控制权利益侵占程度,对控制性股东的监督强度、控制性股东持股期限以及控制性股东未来收益的贴现因子等影响控制权利益侵占程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莹  
一、高校内部控制中利益侵占问题提出目前,学界对高校内部控制的研究相对零散,主要集中在内部会计控制以及与内部审计的结合上。其中,从内部会计控制的视角论述内部控制比较普遍,其理论依据是内部控制的一种分类标准,即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政策依据则是基于对2000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二十七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遵行,有学者认为该法可以更进一步地从法律的角度强调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韦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中禾  孙权  
基于新公司代理理论,本文在理论综述、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统计思想,研究了流动资产比率等不同指标与最终控制人基于财产侵占动机对资产存在方式的偏好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最终控制人为了方便其财产侵占行为,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即资产的存在方式具有偏好,流动资产更利于最终控制人实施其财产侵占行为;最终控制人财产侵占可能性与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振兴  杨淑娥  
传统经典的股利理论都把现金股利政策看做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工具,并通过市场的反应对其进行检验。但是,它们都忽略了公司的“法律”性和控制权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现金股利政策是公司“法律”之一,它是控制权人意志的体现,渗透着控制权人的利益倾向,现金股利政策可能成为公司控制权人利益侵占“隧道”的挖掘工具。控制权人利用现金股利挖掘利益侵占“隧道”可能有三种情况:经营者对股东利益侵占“隧道”的挖掘、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侵占“隧道”的挖掘、公司对债权人利益侵占“隧道”的挖掘。在我国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利益侵占“隧道”———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利益侵占的“隧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希嘉  
由控制性股东一股独大而引发的利益侵占问题导致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不高,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遏制控制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构建控制性股东与机构投资者之间无限重复序贯博弈模型,可以揭示机构利润函数投资者持股比例、持股集中度和持股流动性等因素直接影响机构投资者对控制性股东的监督能力,从而全面考察机构投资者在防范控制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而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方面的实际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希嘉  
由控制性股东一股独大而引发的利益侵占问题导致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不高,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遏制控制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构建控制性股东与机构投资者之间无限重复序贯博弈模型,可以揭示机构利润函数投资者持股比例、持股集中度和持股流动性等因素直接影响机构投资者对控制性股东的监督能力,从而全面考察机构投资者在防范控制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而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方面的实际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晨蓓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由分散转为集中,传统的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矛盾也逐步转变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矛盾。终极控制股东作为公司各项决策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公司的影响毋庸置疑。他们会利用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等方式控制上市公司,以最小的现金流权去获得最大的控制权,他们也会因为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去寻找弥补控制权成本的手段,抑或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获取私有收益,从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肖成民  
以往文献主要关注制度质量这一制度环境特征对公司会计与财务行为的影响。文章将制度弹性概念引入会计与财务分析,在对制度弹性进行一般性描述和来源分析的基础上,以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为例,阐释了制度弹性对公司行为的影响,并指出了建立和维持政治关系是控股股东寻求和利用制度弹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制度弹性概念的引入将有助于会计与财务研究更全面地解读制度环境对公司行为的影响,以及公司行为与制度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水平  
Shleifer和Vishny(1986)指出,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利益协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那么,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会带来什么效应呢?本文选定2000~2004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控制权转移后高管变更对大股东利益侵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大股东利益侵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接着建立联立方程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检验了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权转移后高管变更确实对大股东利益侵占产生了正的影响,同时,大股东利益侵占又对企业绩效产生了负向的作用。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引入了高管变更和大股东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