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02)
- 2023(19827)
- 2022(17225)
- 2021(16076)
- 2020(13862)
- 2019(31976)
- 2018(32051)
- 2017(61547)
- 2016(33663)
- 2015(38114)
- 2014(38071)
- 2013(37482)
- 2012(34195)
- 2011(30935)
- 2010(31076)
- 2009(28930)
- 2008(29157)
- 2007(25638)
- 2006(22425)
- 2005(20139)
- 学科
- 济(131969)
- 经济(131784)
- 管理(102311)
- 业(96579)
- 企(83129)
- 企业(83129)
- 方法(62790)
- 数学(54612)
- 数学方法(53911)
- 财(41283)
- 农(34500)
- 中国(33547)
- 制(31085)
- 业经(29625)
- 学(29459)
- 务(27046)
- 财务(26953)
- 财务管理(26892)
- 企业财务(25621)
- 地方(24419)
- 贸(23650)
- 贸易(23640)
- 易(22870)
- 农业(22520)
- 理论(22417)
- 银(22002)
- 银行(21936)
- 体(21307)
- 融(21075)
- 金融(21069)
- 机构
- 大学(481689)
- 学院(477818)
- 济(188879)
- 管理(186041)
- 经济(184668)
- 理学(160572)
- 理学院(158723)
- 研究(158647)
- 管理学(155779)
- 管理学院(154893)
- 中国(120024)
- 京(102152)
- 科学(98489)
- 财(93179)
- 所(80692)
- 农(78343)
- 财经(73499)
- 研究所(73083)
- 中心(72706)
- 业大(71535)
- 江(71473)
- 经(66709)
- 北京(64635)
- 范(62952)
- 师范(62320)
- 农业(61405)
- 院(57539)
- 经济学(57183)
- 州(57178)
- 财经大学(54640)
- 基金
- 项目(321464)
- 科学(252430)
- 基金(233674)
- 研究(232518)
- 家(204095)
- 国家(202430)
- 科学基金(173702)
- 社会(145530)
- 社会科(137822)
- 社会科学(137783)
- 省(125067)
- 基金项目(123692)
- 自然(114731)
- 自然科(112037)
- 自然科学(112006)
- 自然科学基金(110011)
- 教育(108357)
- 划(105943)
- 资助(96979)
- 编号(94611)
- 成果(77716)
- 重点(72336)
- 部(71387)
- 发(66813)
- 创(66095)
- 课题(65515)
- 科研(62075)
- 创新(61722)
- 教育部(61200)
- 大学(60522)
- 期刊
- 济(205860)
- 经济(205860)
- 研究(140556)
- 中国(92427)
- 学报(77878)
- 财(75724)
- 科学(70098)
- 农(69669)
- 管理(68294)
- 大学(59121)
- 学学(55597)
- 教育(53707)
- 农业(46887)
- 融(43827)
- 金融(43827)
- 技术(41327)
- 财经(36723)
- 业经(32900)
- 经济研究(32473)
- 经(31276)
- 问题(26641)
- 业(25070)
- 版(23276)
- 理论(23068)
- 图书(22940)
- 技术经济(22524)
- 统计(22028)
- 科技(21505)
- 财会(21278)
- 实践(20913)
共检索到704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万立全
本文根据2007年度上市公司披露的实际控制人资料,将上市公司分为国家控制和非国家控制两类,国家控制分为国资委控制和国资委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控制,非国家控制包括民营企业控制等。实际控制人特征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分析表明实际控制人的所有权有正的激励效应,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有负的壁垒效应,较长的控制链有助于减轻政府对国有公司的干预,国资委控制的公司价值优于国资委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控制的公司价值。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梅 郑爱华
本文采用沪深两市2006年6月30日完成股改的596家工业类上市公司股改前后各两期的半年度数据,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了股改前后产品市场竞争、企业最终所有权性质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改之后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有了显著的提高;无论是股改前还是之后,产品市场竞争始终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自然人或民营企业最终控制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国家控制的实业公司最终控制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从产品市场竞争与最终控制人性质的交互作用来看,在股改之前,产品市场竞争与国家控制的投资管理公司控制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股改之后,产品市场竞...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治国 严中园
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2004年和2006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民营控制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差异。结论表明:股权分置条件下,现金股利成为民营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直接工具;股权分置改革后,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现金股利出现了"倒U"型关系,一定程度反映了民营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变化趋势;实际控制人成为管理者的控制模式,加剧了控股股东对股利政策的控制。
[期刊] 预测
[作者]
杜沔 邵欢 顾亮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联立方程模型系统分析框架,采用股改前2001至2006年200家上市公司1200个样本与股改后2007至2011年922家公司4610个样本数据,分别采用三阶系统估计方法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股改前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互不相关,股改后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正向互动,说明股改前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关系是一种静态均衡,股改后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达到一个新的动态均衡。支持了中国企业的改革过程交织着政府选择外部规则和社会成员选择内部规则的双重秩序演化路径的观点。
关键词:
公司治理制度变迁 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道勇
文章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数据,从产权角度向上追溯,具体研究实际控制人所有权、控制权、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金字塔层级四个方面主要特征。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较高,两者之间还是存在显著差异;在资本市场制度发生股权分置改革的重大变革之后,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并没有呈现下降趋势,与之相反,所有权、控制权比例上升但分离度变化不大。另外,实际控制人构建金字塔控制层级在逐渐增加。
关键词:
实际控制人 控制权 所有权 金字塔层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雷 淳伟德 叶勇
公司控制权特别是终极控制权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的研究已经逐步推进到对上市公司隐性终极控制权的研究层面。在股权分置改革即将完成的大背景下,对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特别是隐性终极控制权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有助于公司控制权市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0203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06JC630022)资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意 谭洪涛
本文对1113家公司从2005年至2010年大股东与公司价值进行了分析。发现股改后一年,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但股改与否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不强。同时还发现,在金融危机期间,股权制衡制度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大股东 公司价值 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海静 许慧
本文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并考虑不同控股股东性质和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差异的影响,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与股权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能有效的改善公司的投资效率,但这种效果仅表现为对投资不足的改善上,同时对于强制实行股权激励政策的国有上市公司效果更为显著,在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其股改对投资不足的改善效果会更好。
关键词:
股改 投资效率 自由现金流 市场化进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廖理 沈红波 郦金梁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变革,大量的研究分析都一致肯定了其正面作用。那么,股权分置改革是否提高了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包括控股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四个维度的公司治理指数(CGI),并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指数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①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②在公司治理的四个维度中,股权分置改革对控股股东的影响最显著;③终极产权为国有和股权集中的公司,其改善公司治理的动机更强,公司治理水平得到更大的改善;④考虑股权分置改革进度的影响,进一步控制样本的自选择问题后,本文发现股权分置改革的效应正逐步体现出来,已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公司治理指数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梁利辉
现有文献对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缺乏对当前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现状的全面把握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和非参数检验对此进行研究后发现:(1)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包括直接控制、金字塔控制和交叉持股控制三类,其中以金字塔控制为主;(2)2002-2012年民营上市公司金字塔股权结构下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总体呈上升趋势,两权偏离度却缓慢下降,指定管理层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均高于未指定管理层的公司;(3)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相对高的区域,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和两权偏离度总体更大,对上市公司的控制程度更高;(4)门...
[期刊] 预测
[作者]
淳伟徳 叶勇 陈璇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了现金对价、股本调整对价和权证对价三种对价支付方式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进一步就三种具体的对价支付方式而言,采用了股本调整对价支付方式的上市公司业绩有显著提高,采用其他对价支付方式的上市公司业绩变化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及其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公司绩效 对价支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宏敏 单鑫 朱敏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对股票期权薪酬激励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成长性机会高的公司、资产负债率低的公司、股权集中度低的公司实施的股票期权激励效果显著的更好;私营性质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果显著的更好。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崔文娟 郭家虎
股权分置造成了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股权分置改革在制度层面上消除了这种利益冲突的根源,有利于企业创值能力的提高。本文采用EVA作为创值能力的度量指标,以2006年第一季度实施股改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创值能力。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创值能力 EVA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曾莲
股权结构影响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本文通过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的分析和股改前后股权结构和现金股利的配对检验后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不仅导致股权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结构 现金股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传彬 崔益嘉 赵晓庆
文章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选择2007~2010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旨在揭示股权激励实施后的效果。研究发现:第一,股权激励的实施缓解了代理成本,提升了企业业绩,股权激励实施后的公司业绩要好于实施前;第二,决定股权激励效果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股权激励强度之外,还包括企业性质和资本结构;第三,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效果要好于非国有企业;第四,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将有利于减轻代理成本。上述研究发现为理解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激励 效果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