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6)
- 2023(15862)
- 2022(13409)
- 2021(12478)
- 2020(10818)
- 2019(24195)
- 2018(23763)
- 2017(45855)
- 2016(24562)
- 2015(27746)
- 2014(27203)
- 2013(26462)
- 2012(24288)
- 2011(21633)
- 2010(21584)
- 2009(19822)
- 2008(19909)
- 2007(17136)
- 2006(14817)
- 2005(13251)
- 学科
- 济(98249)
- 经济(98107)
- 管理(83578)
- 业(74552)
- 企(65552)
- 企业(65552)
- 方法(50932)
- 数学(45147)
- 数学方法(44528)
- 财(34535)
- 务(23806)
- 财务(23746)
- 财务管理(23691)
- 中国(23330)
- 农(23094)
- 企业财务(22541)
- 制(22515)
- 业经(21708)
- 学(19896)
- 理论(16228)
- 银(15852)
- 银行(15823)
- 贸(15780)
- 贸易(15768)
- 体(15743)
- 环境(15607)
- 易(15358)
- 融(15277)
- 金融(15274)
- 农业(15006)
- 机构
- 大学(347509)
- 学院(344436)
- 济(139868)
- 管理(137547)
- 经济(137171)
- 理学(119398)
- 理学院(118210)
- 管理学(115987)
- 管理学院(115338)
- 研究(107525)
- 中国(84070)
- 财(73327)
- 京(70771)
- 科学(63451)
- 财经(57354)
- 所(52315)
- 农(52306)
- 经(52163)
- 中心(51758)
- 江(50967)
- 业大(49286)
- 研究所(46630)
- 经济学(44293)
- 北京(43531)
- 财经大学(42899)
- 农业(41114)
- 范(40817)
- 师范(40292)
- 经济学院(40031)
- 州(39949)
- 基金
- 项目(236093)
- 科学(188134)
- 基金(176280)
- 研究(170608)
- 家(153442)
- 国家(152240)
- 科学基金(132802)
- 社会(111459)
- 社会科(105776)
- 社会科学(105746)
- 基金项目(92040)
- 省(90499)
- 自然(86657)
- 自然科(84760)
- 自然科学(84737)
- 自然科学基金(83279)
- 教育(80259)
- 划(76809)
- 资助(73007)
- 编号(67679)
- 成果(55692)
- 部(53723)
- 重点(53097)
- 创(49431)
- 发(47978)
- 制(47287)
- 国家社会(47260)
- 教育部(47157)
- 创新(46295)
- 科研(46131)
- 期刊
- 济(143300)
- 经济(143300)
- 研究(96729)
- 中国(65911)
- 财(63474)
- 学报(54834)
- 管理(50974)
- 科学(48366)
- 农(45909)
- 大学(42632)
- 学学(40176)
- 教育(32539)
- 融(32411)
- 金融(32411)
- 农业(30808)
- 财经(29449)
- 技术(29293)
- 经(25064)
- 经济研究(23872)
- 业经(22068)
- 会计(20191)
- 财会(18986)
- 问题(18466)
- 统计(17708)
- 版(17535)
- 理论(16938)
- 图书(16896)
- 策(16317)
- 业(16131)
- 技术经济(15891)
共检索到502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克勤
文章实证分析了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对会计信息债务契约有用性的替代效应,发现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降低了会计信息债务契约有用性,而且该效应随政治身份级别提高而加强;本文以上市公司违规概率、债务违约概率、审计意见严格程度以及操控性应计水平作为企业声誉及财务报告质量的替代,发现实际控制人具有政治身份、以及较高级别政治身份的公司,其声誉更好、财务报告质量相对更高;研究还发现,更具有关系资源优势的政府任职及金融机构任职背景没有降低债权人对于会计信息的依赖,具备上述优势的企业其违规、债务违约指标也没有得到改善。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对于会计信息债务契约有用性的替代效应,不是由于政治施压直接影响银行贷款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妍
本文以2009-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债权人约束、管理层权力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债权人约束对管理层权力和会计信息透明度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债权人约束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之间显著正相关;管理层权力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债权人约束能通过对管理层权力的有效约束进而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
关键词:
债权人约束 管理层权力 会计信息透明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妍
本文以2009-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债权人约束、管理层权力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债权人约束对管理层权力和会计信息透明度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债权人约束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之间显著正相关;管理层权力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债权人约束能通过对管理层权力的有效约束进而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
关键词:
债权人约束 管理层权力 会计信息透明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安刚 张林
资源过度依赖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家高新区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准自然实验,但其对资源依赖究竟起到何种作用需要检验。运用2000-2015年中国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对资源依赖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高新区的设立显著降低了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的依赖,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国家高新区显著降低资源型城市资源依赖的作用机制,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些结论依然成立;国家高新区降低资源依赖的程度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空间差异特征,并不支持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假说。本文研究为外生制度与资源依赖领域提供新的证据,对进一步推进国家高新区带动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优化国家高新区在资源型城市中的空间布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资源依赖 双重差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慧玲 李依晗 马晓琴
本文以2015—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经典Jones模型和修正Jones模型来衡量会计信息质量,重点从银行债权人、债券持有人两大债权主体实证考察债权人对企业经营状况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研究发现,银行借款比例越高,银行债权人的监督效应越强,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而应付债券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不相关,债券持有人的监督效应不明显。进一步区分股权性质的研究发现,银行债权人的监督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存在,在国有企业中不显著;而债券持有人在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中均无明显的监督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骏 徐玉德
我国债权人利益司法保护体系尚不完善而产生的信贷约束,对上市公司的各项决策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这一特殊制度背景出发,研究了债务期限约束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务期限约束强度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负相关;对国有企业而言,其"天然的政治关系"消除了债务期限约束的负面影响,相反随着债务期限约束的弱化高管激励强度逐渐增强。研究结果表明,在信贷强约束条件下,公司制定高管薪酬契约过程中会关注债权人利益,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削弱管理层风险转移的动机;而在信贷软约束时,债务融资的这种治理功能将受到限制。
关键词:
高管薪酬激励 业绩敏感性 债务期限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红霞 周晓敏 李任斯
历史亏损企业所有者权益结构具有高股本、高资本公积、低盈余公积与高负向未分配利润并存的失衡特征。合理设计历史亏损企业所有者权益内在结构,既有利于协调股东、债权人、管理层之间的契约关系,又有利于提高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6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对历史亏损企业而言,历史亏损越高,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越差;股本越大,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越好;资本公积(特别是股本溢价)越大,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越差;盈余公积占比较小,对债权人利益保护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聚焦历史亏损企业,首次从所有者权益结构视角探讨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旨在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历史亏损 债权人利益保护 所有者权益结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熊剑 王金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正逐步推进,72家央企也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公布并实施最新薪酬改革方案,而此时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亦不断完善,到底债权人对公司高管薪酬契约制定有何影响呢?本文基于债务成本约束视角,利用近十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债权人对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契约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公司债务成本增加时,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会降低,债务成本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负相关;(2)进一步通过产权差异研究发现,相对于民企,在国企中债务成本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的上市公司债权人能够对公司的治理决策产生影响,企业在制定管理人员薪酬契...
关键词:
激励契约 债务治理 债权人监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俭亮
在公司治理的研究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往往忽视了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事实上,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债权人的角色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债权人不可避免地参与了公司治理,越来越成为未来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潘克勤
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形成的政治关联与一般高管层的政治关联对于公司治理的影响应该是不同的,实际控制人具备政治身份会促进公司自律进而提升独立审计需求。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了IPO前民营化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与审计需求的关系。研究发现:具有此类政治关联的公司倾向于选择大型审计师,在选择大型审计师后支付了相对较高的审计定价,上述现象均随着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级别提高而加强;实际控制人具备政治身份的公司在聘请大型审计师后,其财务报告操控性应计明显下降。上述发现说明,实际控制人具备政治身份的民营上市公司存在信号传递的审计需求,同时大型审计师在此类公司也起到一定监督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明秀
协调处理好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极其重要。然而 ,由于信息不对称 ,债权人的利益常常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本文分析了债权人财务控制的必要性 ,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债权人财务控制的具体措施。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思琪 王彦超
与外部审计一样,法律诉讼也是重要的投资者保护机制之一。诉讼会影响企业财务决策,会影响公司治理,也可能会影响公司控制权的变化。本文以2005~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的债务诉讼与实际控制人变更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涉及债务诉讼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发生控制权变更。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性质的实际控制人受债务诉讼的影响较小,并且审计质量越低,债务诉讼与控制权变更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而在审计质量较高的情况下二者关系较弱。通过准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模型,尽可能地控制和解决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假设得到了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还表明,外部审计与法律诉讼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不断完善法律和审计等外部监督约束机制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保护投资者权益,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白雪莲 张俊瑞 马云高
自2010年我国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以来,关于该交易制度实施效果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尚无文献对债权人如何看待卖空机制这一问题做出回答。从债权人视角出发,分析卖空机制引入后,债权人对标的公司会计稳健性需求的变化,并利用融资融券首次启动提供的准自然实验环境,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上述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引入后,标的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显著提升,且这种影响在债务水平较高的公司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卖空交易越活跃,标的公司会计稳健性越高;卖空机制引入后,标的公司的短期债务比例显著提升而长期债务比重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债权人需要债务人采取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来应对卖空交易带来的风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桂花 池玉莲 宋晴
结合我国新兴加转轨的制度背景,以2001—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借鉴Kaplan和Zingales经典回归模型的思想,研究了市场化进程、会计信息质量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加快市场化进程建设均可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状况;市场化进程与会计信息质量二者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这种替代关系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表现更为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杜春明 张先治 常利民
基于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2008~2016年的数据,本文从债权人的视角研究商誉增加和商誉减值信息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同时还按产权性质分组检验了商誉增加和商誉减值信息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商誉增加信息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商誉减值信息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当企业的产权性质为非国有企业时,商誉增加信息和商誉减值信息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商誉信息通过影响债权人信贷决策行为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商誉信息发挥了其在企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治身份降低了流转租金吗——来自浙江省的实证检验
资源产业依赖如何影响经济发展效率?——有条件资源诅咒假说的检验及解释
“双管齐下”还是“背道而驰”:银行负债结构下债权人的市场约束选择——基于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人口流动会降低生育水平吗?——基于农业户籍流动人口的再检验
降低间接融资占比有助于去杠杆吗——金融结构与杠杆率关系的检验
员工的随和性会降低全面薪酬水平吗?——来自中国文化与组织情境下的实证检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降低市场分割程度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适度规模经营能够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吗——基于陕西661个苹果户的实证检验
公共服务有助于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吗?——基于地区教育投入水平视角的检验
数字化转型能够降低银行信用风险吗?——基于交叠DID模型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