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6)
2023(8692)
2022(7468)
2021(6846)
2020(5977)
2019(13662)
2018(13308)
2017(25807)
2016(14174)
2015(16454)
2014(16385)
2013(16473)
2012(15162)
2011(13549)
2010(13787)
2009(13104)
2008(13754)
2007(12575)
2006(11230)
2005(10622)
作者
(39292)
(32815)
(32745)
(31223)
(21306)
(15559)
(15057)
(12444)
(12431)
(12075)
(11270)
(11109)
(10739)
(10508)
(10446)
(10071)
(9650)
(9621)
(9582)
(9576)
(8157)
(7968)
(7924)
(7546)
(7365)
(7341)
(7335)
(7235)
(6567)
(6230)
学科
管理(64675)
(60330)
经济(60212)
(58531)
(53721)
企业(53721)
方法(30865)
(28528)
数学(26892)
数学方法(26765)
(20718)
财务(20677)
财务管理(20631)
(19817)
企业财务(19766)
中国(14485)
业经(13917)
(13382)
(13378)
(12471)
银行(12463)
体制(11555)
(11532)
(11015)
(10965)
金融(10963)
(9744)
(9467)
贸易(9460)
技术(9278)
机构
大学(208031)
学院(204706)
(90454)
经济(88641)
管理(86476)
理学(72637)
理学院(71956)
管理学(71319)
管理学院(70861)
研究(60864)
中国(53184)
(52162)
(42545)
财经(39450)
(35913)
(32870)
科学(30622)
财经大学(29581)
中心(29503)
(28878)
经济学(28723)
北京(26703)
经济学院(25907)
(25747)
(25341)
商学(25299)
商学院(25071)
研究所(24839)
业大(24394)
(21883)
基金
项目(125238)
科学(101057)
基金(95213)
研究(94175)
(80092)
国家(79446)
科学基金(70972)
社会(63417)
社会科(60376)
社会科学(60361)
基金项目(49981)
(46764)
自然(44672)
教育(44550)
自然科(43673)
自然科学(43665)
自然科学基金(43005)
资助(39942)
(39165)
编号(36474)
成果(31072)
(30478)
(30197)
教育部(27591)
重点(27507)
国家社会(26817)
人文(26767)
(26496)
(25327)
大学(25202)
期刊
(103602)
经济(103602)
研究(65248)
(48107)
中国(44477)
管理(37976)
(27014)
金融(27014)
学报(25851)
科学(24749)
(22455)
财经(21947)
大学(21614)
学学(20183)
(18656)
教育(18318)
技术(17590)
经济研究(15510)
会计(14323)
业经(14171)
财会(13922)
农业(13790)
问题(13049)
(11088)
技术经济(10485)
理论(10268)
国际(9938)
现代(9838)
经济管理(9492)
(9469)
共检索到327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劲博  
有关企业实际控制人行为的研究很多,然而,鲜有研究考虑实际控制人形式上不在公司担任高管但实际上居于“幕后”控制公司的特殊情况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利用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实际控制人不担任公司高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不担任公司高管对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无影响。作用渠道检验表明,实际控制人增加现金分红、占用公司的资金和提高高管的在职消费会提高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法制化水平较低地区的民营企业和媒体关注度较低、股权激励程度较低的民营企业中,实际控制人不担任公司高管对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因此,监管机构要持续完善《公司法》中有关实际控制人权利与义务的条款,加强对实际控制人的监管力度和对实际控制人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利益相关者要主动识别和监督退居“幕后”的实际控制人的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理升  任义忠  
民营企业家移民目前已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文章以2008-201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实际控制人移民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移民会显著降低盈余质量,而政治关联会强化这种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珊梅  郝玉贵  罗春华  
以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对高管权力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抑制了权力高管的应计盈余管理活动,却引发了更加严重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检验发现,在法制水平较高的地区,内部控制更能显著抑制应计盈余管理活动,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却没有明显增加,说明较好的法制环境促进了内部控制治理作用的发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邵帅  吕长江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保护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实际控制人选择直接持股上市公司,本文试图分析这种新生的持股方式能否降低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从而提升公司价值。我们通过对2004~2012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自然人直接持股公司比金字塔结构公司具有更高的会计业绩(ROA和ROE)与市场业绩(Tobin’s Q),并证实了直接持股通过改善公司治理提升企业价值的3种路径,即直接持股公司发生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概率更低,实际控制人更愿意长期经营;大股东占款比例与关联担保发生概率更低,大股东侵占减少;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公司股份能够激励其更加关注公司业绩及市场价值。本文从股权安排的视角发现了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戴亦一  潘越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因金字塔控股结构所造成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以及最终控制者性质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程度及其方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金字塔股权结构引发的两权分离加剧了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行为,并且这种现象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在棘轮效应和预算软约束作用下,两权分离程度及其最终控制者性质对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方向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宫义飞  谢元芳  
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A股90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将内部控制缺陷按严重程度划分类型后发现,相较于一般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实质性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改后,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盈余持续性进一步提高;并且缺陷的存在、类型及整改对应计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均大于对现金流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拓宽了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范围,细化深入相关研究,并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白云霞  王亚军  吴联生  
盈余管理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估计非预期应计利润是盈余管理的主要计量方法,但它的计量不够精确。已有文献研究了控制权转移公司在控制权转移之前的盈余管理,但后续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本文结合以上两方面,通过考察控制权转移公司的后续资产处置行为,来研究中国控制权转移公司的后续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结论表明,业绩低于阈值的控制权转移公司,它会通过资产处置而使公司报告业绩高于阈值,其概率与业绩和阈值之差成正相关,与线下项目成负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成正相关。另外,研究结论还发现,控制权转移公司在控制权转移之后的第0年和第1年通过资产处置达到扭亏的程度显著高于第2年和第3年,而在通...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美华  林斌  罗劲博  李炜文  
本文将高管的心理因素纳入公司治理框架进行分析,研究了CEO组织认同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CEO组织认同对盈余管理有显著的影响,认同度越高,操控性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同时,国有企业CEO组织认同对盈余管理的治理效果显著减弱,而审计师行业专长和组织认同存在相互替代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CEO组织认同和扭亏为盈的盈余管理呈显著正相关,融资需求高和增发股票的公司中,CEO组织认同越高,正向的盈余管理越高。本文将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认同和会计学中的盈余管理结合起来研究,丰富了这两个领域的文献。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的心理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公司治理变量,对其展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祖光  万迪昉  罗进辉  
文章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应用Vuong检验研究利润表中列报综合收益是否提高了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实证结果显示:股票收益和价格更多地包含净利润信息,综合收益并未有效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进一步研究发现:(1)在大规模以及中、高账面市值比的公司中,股票价格所含净利润和综合收益的信息并不存在显著差异;(2)在小规模公司中,随着账面市值比增大,综合收益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由显著正相关转变为显著负相关,账面市值比发挥调节作用。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进行分类监管,重点降低小规模公司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而投资者投资于预期净利润比较高且账面市值比较低的小规模公司能够获得较高投资收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薛小荣  
继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后,2014年财政部又最新出台了专门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该准则一经发布,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2010—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实证检验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公司盈余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显著提高了公司盈余的波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不同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盈余波动关系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为在内部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中,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盈余波动显著正相关;在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盈余波动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意味着内部控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武朝  
本文研究了企业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周期性和非周期性行业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检验我国A股上市公司在2000-2011年间经济周期收缩期和扩张期周期性与非周期性行业公司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绝对值的差异,发现,周期性行业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总体上大于非周期性行业;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大于扩张期,但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周期性行业公司导致的:非周期性行业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与经济扩张期并无显著差异,而周期性行业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显著大于经济扩张期。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在研究盈余管理时,应考虑控制周期性行业与非周期性行业之间,以及经济周期不同阶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建明  秦珞涵  
已有研究表明,PE减持会引发企业盈余管理力度的调整,这会进一步影响盈余质量。为此,本文选取创业板206家有PE减持事件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变动趋势为因变量,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PE减持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发现PE减持抑制了当期异常可操控费用,但PE减持的比例越大,企业当期的盈余质量越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德权  徐巍  
文章研究了费用粘性对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费用粘性在不同情形下对盈余信息质量影响的差异。文章发现,费用粘性越大,公司会计盈余持续性越低,盈余反应系数也越小。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当公司管理层预期较为乐观以及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费用粘性对盈余反应系数的负向影响更大。最后,文章也发现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会抑制费用粘性的作用,国际四大审计公司的费用粘性与盈余信息质量的负向关联相对较弱。文章的结论对拓展费用粘性经济后果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清香  张翼  张亮  
盈余管理既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实际工作中难以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本文以2002—200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考察了董事会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不确定;董事会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董事会会议频度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以及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自巧  葛伟杰  
本文从收购方的视角,以2008~2010年在并购过程中采用股份支付方式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在股份支付并购中的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以及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收购方在并购前半年存在显著正向应计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在并购当期存在显著正向真实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并购后一年公司业绩的下降程度受到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交替影响;股份支付并购是促使公司管理层产生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并且对并购后一年绩效显著下降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