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81)
- 2023(5493)
- 2022(4715)
- 2021(4264)
- 2020(3721)
- 2019(8103)
- 2018(8127)
- 2017(15749)
- 2016(8511)
- 2015(9390)
- 2014(9393)
- 2013(9176)
- 2012(8456)
- 2011(7538)
- 2010(7739)
- 2009(7602)
- 2008(7862)
- 2007(7147)
- 2006(6456)
- 2005(6163)
- 学科
- 管理(35071)
- 济(34540)
- 经济(34469)
- 业(30770)
- 企(28011)
- 企业(28011)
- 财(16322)
- 方法(13957)
- 制(13140)
- 数学(12246)
- 数学方法(12155)
- 务(11401)
- 财务(11382)
- 财务管理(11363)
- 企业财务(10978)
- 体(9068)
- 体制(8033)
- 中国(7937)
- 业经(7815)
- 农(7413)
- 银(7056)
- 银行(7051)
- 融(6961)
- 金融(6959)
- 行(6671)
- 划(6086)
- 税(5925)
- 税收(5489)
- 技术(5461)
- 收(5461)
- 机构
- 大学(125110)
- 学院(122852)
- 济(55071)
- 经济(53978)
- 管理(48239)
- 理学(41011)
- 理学院(40627)
- 管理学(40179)
- 管理学院(39930)
- 研究(39224)
- 中国(31800)
- 财(31791)
- 京(25241)
- 财经(24035)
- 经(21683)
- 科学(19542)
- 江(19054)
- 所(18820)
- 中心(17989)
- 财经大学(17883)
- 经济学(17619)
- 研究所(16232)
- 北京(15955)
- 经济学院(15790)
- 农(15187)
- 州(14606)
- 业大(14437)
- 商学(14298)
- 院(14194)
- 商学院(14176)
- 基金
- 项目(76688)
- 科学(61935)
- 基金(58383)
- 研究(57978)
- 家(49425)
- 国家(49037)
- 科学基金(43310)
- 社会(39514)
- 社会科(37592)
- 社会科学(37584)
- 基金项目(30540)
- 省(28349)
- 教育(26918)
- 自然(26727)
- 自然科(26127)
- 自然科学(26120)
- 自然科学基金(25695)
- 划(23900)
- 资助(23765)
- 编号(22581)
- 制(21767)
- 成果(19588)
- 部(18584)
- 重点(17084)
- 国家社会(16901)
- 教育部(16792)
- 创(16243)
- 人文(16188)
- 性(16101)
- 课题(15522)
共检索到194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骆长琴
以沪深A股2004—2018年自然人控制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境外居留权加剧了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自由现金流是境外居留权影响过度投资的中介路径。调节效应检验表明,两权分离诱发并强化了实际控制人的"掏空"动机,较高的两权分离度加剧境外居留权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但支付较高的现金股利能够减少企业用于过度投资的自由现金流,较高现金股利政策缓解了境外居留权对过度投资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公民通过旅游、经商、工作、学习等方式开展着频繁的国际交流。与之相伴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因为各种原因开始取得境外居留权,甚至外国国籍。笔者采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05—2013年的数据,从审计风险的角度实证考察了公司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引渡条约显著影响了境外居留权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当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取得境外居留权,且此地区未与我国签署引渡条约时,审计费用显著增加,而当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取得境外居留权,且此地区与我国签订引渡条约时,审计费用并未显...
关键词:
境外居留权 审计风险 审计费用 引渡条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晓珊 蒋嘉敏 陈思敏 李晗菲
结合高层梯队理论指出的管理层特征会影响公司财务决策的观点,文章选择2010-2020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实际控制人取得境外居留权会增加公司现金持有量,且实际控制人短视在两者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提升作用在地处非一线城市、资产规模小、高科技属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少等类型的公司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框架和监管部门持续加强监管体系建设等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行 梁娟 建蕾
近年来,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社会知名人士取得境外居留权的行为成为媒体和公众热议的话题,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境外居留权是否会为企业的避税行为创造便利?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文章分析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境外居留权对企业税收决策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一方面,境外居留权可能给企业实际控制人从事不合法或不合规的行为提供了"保护伞",这会使得该类企业更有可能从事避税活动;另一方面,实际控制人具有境外居留权的企业也有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其税收规避活动更易被发现,从而也有可能会更少地从事避税活动。实证结果显示,当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时,企业的避税程度显著降低了。这支持了第二种理论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珊 刘洪铎
现金股利政策作为公司主要财务决策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相关研究忽视了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个人背景特征可能会对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倾向造成影响。对此,本文以2003—2016年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与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会显著抑制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倾向;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际控制人的境外居留权与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倾向之间的负相关性在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小、公司治理较差以及居留国家或地区未与我国签署引渡条约等类型的公司中更加明显。本文为有关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视角,研究结论丰富了相关文献,也为监管部门加强对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的民营企业的监管和市场投资者的评估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郭照蕊 张震
本文采用2007~2018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即更多公司层面信息融入股票价格,股价同步性降低。进一步的路径检验显示,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信息披露质量,同时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调研,进而从公司内、外部两个视角解释了资本市场定价效率提升的原因。最后,就境外居留地是否与我国签署引渡条约对样本进行再检验,没有发现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存在显著差异的证据,表明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积极影响是普遍存在的。
关键词:
境外居留权 股价同步性 定价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建秋 朱益祥
根据高阶理论,实际控制人特质将影响企业决策行为,但是,鲜有学者关注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对企业社会责任及经济后果的影响,文章基于政治成本假说,利用2010-2016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探索境外居留权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决策行为及其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但境外居留权降低企业价值,社会责任在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和企业价值之间起到遮掩效应,抑制了境外居留权对企业价值的损害。实际控制人感知的经营压力对社会责任承担及其经济后果具有调节效应,企业相对业绩和内部控制反向调节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对社会责任和企业价值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骆长琴
实际控制人拥有的境外居留权易受"跑路"质疑,其控制的公司易受到社会、媒体及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为缓解外界质疑,境外居留权公司努力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治理良好的积极信号。以自然人控制的民营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境外居留权提高了会计稳健性。中介机制检验表明,境外居留权公司倾向聘请高质量的审计机构进而提高了会计稳健性,同时境外居留权公司在分析师和研报的高度关注下也倾向提高会计稳健性。进一步分析表明,境外居留权与会计稳健性的正向关系在非违规公司和债权人监督较强的公司中更为显著。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平 王小平
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提高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这种影响在非高新技术企业、更高控制权企业、实际控制人兼任董事长企业中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通过增加实际控制人掏空行为和企业违约风险两种途径来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此外,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缓解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正向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平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显著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及质量,并对资本密集型企业、更高控制权企业、位于制度环境较差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拥有境外居留权的实际控制人通过削弱风险承担、加剧融资约束、降低发明者创新效率等机制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满 陈珍红 马影
近年来,上市民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取得境外居留权的比例持续上升,得到广泛关注。其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正反两种可能性:境外居留权可能激化实际控制人与中小股东、债权人的代理冲突,提高实际控制人的风险承担意愿;也可能加剧融资约束和投资短视行为,加重实际控制人的风险规避程度。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前一种理论预期。进一步研究验证了实际控制人风险承担的控制权私利动机、财富分散动机和资源优势假说,风险转移动机并未得到验证。法律环境会弱化境外居留权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实际控制人参与治理会加强该影响。境外居留权并未影响实际控制人的长期经营意愿。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的风险承担行为会产生积极的价值促进效应,提升企业价值。本文完整地梳理了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理论逻辑,丰富了实际控制人特征与企业决策的研究文献,对我国公司治理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胜 魏汉泽 李常安
近年来,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这是否会对上市公司的行为产生影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主题。我们利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避税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税负较高的研究样本来说,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的企业更倾向于避税;与此相反,对于税负较低的样本来说,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的企业更不倾向于避税。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处于高成长性行业的企业以及信息环境较好的企业来说,实际控制人的境外居留权对企业避税的影响会弱化。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实际税负足够大时,实际控制人的境外居留权会显著加剧企业的避税行为。本文丰富了企业避税的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献,同时对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梦怡 戴书松
从公司实际控制人过度自信的角度,可以找到导致实际控制人面临控制权危机的原因。由国美电器的案例分析可知,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过度自信往往源自股权控制权、董事会控制权与管理层控制权三者配置失衡、轻视规则保护、未利用公司章程建立控制权保护机制、未充分利用剩余公司治理等。通过从实际控制人过度自信的角度重新解构国美电器的经典案例,对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梦怡 戴书松
从公司实际控制人过度自信的角度,可以找到导致实际控制人面临控制权危机的原因。由国美电器的案例分析可知,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过度自信往往源自股权控制权、董事会控制权与管理层控制权三者配置失衡、轻视规则保护、未利用公司章程建立控制权保护机制、未充分利用剩余公司治理等。通过从实际控制人过度自信的角度重新解构国美电器的经典案例,对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红波 王国顺
通过建立一个基本分析框架,研究了经理人过度投资行为与控制权配置机制设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设计适当的控制权配置机制能够有效缓解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且控制权的配置存在着某些规律性,并由此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当市场机制较为完善或股东的监督效力比较强时,或当投资项目的风险较大而使监督经营行为的成本很大时,经理人应配置更大的控制权;当经理人获取隐性收益的能力和可能性较大时,经理人应配置较小的控制权;配置给经理人的最优控制权及其最优分成比例在激励功能上是互补的,为降低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而设计的激励机制就是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文章最后还对缓解我国公司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