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83)
- 2023(18022)
- 2022(15001)
- 2021(14125)
- 2020(12090)
- 2019(27276)
- 2018(26984)
- 2017(51540)
- 2016(27402)
- 2015(30903)
- 2014(30049)
- 2013(29770)
- 2012(27041)
- 2011(24184)
- 2010(24198)
- 2009(22693)
- 2008(22686)
- 2007(20195)
- 2006(17633)
- 2005(16148)
- 学科
- 济(120498)
- 经济(120341)
- 业(108178)
- 管理(100132)
- 企(97628)
- 企业(97628)
- 方法(56346)
- 数学(46808)
- 数学方法(46377)
- 财(41118)
- 业经(34329)
- 农(34156)
- 中国(32015)
- 务(29213)
- 财务(29162)
- 财务管理(29114)
- 制(28199)
- 企业财务(27762)
- 技术(24697)
- 农业(23539)
- 贸(22293)
- 贸易(22274)
- 易(21758)
- 体(20599)
- 划(19741)
- 理论(19545)
- 银(19516)
- 银行(19496)
- 策(19402)
- 和(19386)
- 机构
- 学院(388146)
- 大学(385945)
- 济(173259)
- 经济(170284)
- 管理(160389)
- 理学(137826)
- 理学院(136581)
- 管理学(134867)
- 管理学院(134106)
- 研究(122139)
- 中国(101009)
- 财(83934)
- 京(79909)
- 科学(66627)
- 财经(66128)
- 经(60361)
- 所(58258)
- 江(57625)
- 中心(57353)
- 农(55309)
- 经济学(53664)
- 研究所(51670)
- 北京(50409)
- 业大(50237)
- 财经大学(49173)
- 经济学院(48406)
- 州(45001)
- 商学(44884)
- 商学院(44484)
- 院(44112)
- 基金
- 项目(252012)
- 科学(203460)
- 研究(189566)
- 基金(188586)
- 家(160962)
- 国家(159621)
- 科学基金(141110)
- 社会(126063)
- 社会科(119872)
- 社会科学(119847)
- 基金项目(98968)
- 省(95915)
- 自然(88424)
- 教育(87079)
- 自然科(86485)
- 自然科学(86466)
- 自然科学基金(85054)
- 划(79889)
- 资助(76871)
- 编号(74800)
- 成果(59921)
- 部(58203)
- 创(57251)
- 重点(55676)
- 国家社会(53531)
- 发(52920)
- 创新(52801)
- 制(52478)
- 教育部(51590)
- 课题(50703)
- 期刊
- 济(189533)
- 经济(189533)
- 研究(116863)
- 中国(77663)
- 财(70867)
- 管理(66507)
- 农(51036)
- 科学(50514)
- 学报(48020)
- 融(40844)
- 金融(40844)
- 大学(39720)
- 技术(37881)
- 学学(37603)
- 教育(35811)
- 农业(35018)
- 财经(34223)
- 经济研究(30631)
- 业经(30539)
- 经(29444)
- 问题(24625)
- 技术经济(22431)
- 业(22047)
- 贸(21522)
- 财会(19875)
- 世界(19849)
- 国际(18837)
- 统计(18695)
- 现代(18539)
- 会计(18446)
共检索到588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平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显著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及质量,并对资本密集型企业、更高控制权企业、位于制度环境较差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拥有境外居留权的实际控制人通过削弱风险承担、加剧融资约束、降低发明者创新效率等机制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平 王小平
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提高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这种影响在非高新技术企业、更高控制权企业、实际控制人兼任董事长企业中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通过增加实际控制人掏空行为和企业违约风险两种途径来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此外,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缓解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正向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骆长琴
实际控制人拥有的境外居留权易受"跑路"质疑,其控制的公司易受到社会、媒体及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为缓解外界质疑,境外居留权公司努力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治理良好的积极信号。以自然人控制的民营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境外居留权提高了会计稳健性。中介机制检验表明,境外居留权公司倾向聘请高质量的审计机构进而提高了会计稳健性,同时境外居留权公司在分析师和研报的高度关注下也倾向提高会计稳健性。进一步分析表明,境外居留权与会计稳健性的正向关系在非违规公司和债权人监督较强的公司中更为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满 陈珍红 马影
近年来,上市民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取得境外居留权的比例持续上升,得到广泛关注。其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正反两种可能性:境外居留权可能激化实际控制人与中小股东、债权人的代理冲突,提高实际控制人的风险承担意愿;也可能加剧融资约束和投资短视行为,加重实际控制人的风险规避程度。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前一种理论预期。进一步研究验证了实际控制人风险承担的控制权私利动机、财富分散动机和资源优势假说,风险转移动机并未得到验证。法律环境会弱化境外居留权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实际控制人参与治理会加强该影响。境外居留权并未影响实际控制人的长期经营意愿。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的风险承担行为会产生积极的价值促进效应,提升企业价值。本文完整地梳理了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理论逻辑,丰富了实际控制人特征与企业决策的研究文献,对我国公司治理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胜 魏汉泽 李常安
近年来,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这是否会对上市公司的行为产生影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主题。我们利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避税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税负较高的研究样本来说,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的企业更倾向于避税;与此相反,对于税负较低的样本来说,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的企业更不倾向于避税。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处于高成长性行业的企业以及信息环境较好的企业来说,实际控制人的境外居留权对企业避税的影响会弱化。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实际税负足够大时,实际控制人的境外居留权会显著加剧企业的避税行为。本文丰富了企业避税的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献,同时对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行 梁娟 建蕾
近年来,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社会知名人士取得境外居留权的行为成为媒体和公众热议的话题,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境外居留权是否会为企业的避税行为创造便利?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文章分析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境外居留权对企业税收决策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一方面,境外居留权可能给企业实际控制人从事不合法或不合规的行为提供了"保护伞",这会使得该类企业更有可能从事避税活动;另一方面,实际控制人具有境外居留权的企业也有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其税收规避活动更易被发现,从而也有可能会更少地从事避税活动。实证结果显示,当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时,企业的避税程度显著降低了。这支持了第二种理论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小平 王雪平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管理层短视等途径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对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引进和培养力度、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政策建议。本文扩展了高管个人特征与企业创新的研究领域,丰富了高管拥有研发背景的经济后果的文献,并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海云 冯根福
大多数中国企业集团没有整体上市,因此,中国资本市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附属集团的上市公司与独立的上市公司并存。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企业集团通常被看作是对外部不完善的制度和市场的替代,那么,附属企业集团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企业集团对附属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与企业集团的性质、外部金融及法律等市场环境发展水平有关?采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集团在技术创新中的正面效应发挥不好,附属企业集团尤其是附属民营企业集团,不利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而且,外部金融和法律环境越差,企业集团对附属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负面作用越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仲鸣 陈荣剑
通过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发现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说明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内部资源挤占效应及外部溢出效应,使得技术创新出现边际递减趋势。进一步研究和检验在现有所有制和市场结构模式下技术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性影响,发现在竞争组中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显著相关。这说明以产权制度为重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仲鸣 陈荣剑
通过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发现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说明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内部资源挤占效应及外部溢出效应,使得技术创新出现边际递减趋势。进一步研究和检验在现有所有制和市场结构模式下技术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性影响,发现在竞争组中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显著相关。这说明以产权制度为重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水利 陈娜 李雷
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制造企业如何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创新效率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07~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市场化程度越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领域相关研究,而且对优化公司治理,改善企业创新环境,助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翟胜宝 许浩然 唐玮 高康 曹蕾
本文检验了银行关联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关联企业比非银行关联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强。同时,相比于国有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以及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和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银行关联更加有助于提升其创新能力。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银行关联表现为银行持股企业或企业聘请具有银行背景的高管时,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银行关联通过扩大贷款规模、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资金。本文从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视角探讨了影响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为理解银行关联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微观机制提供了依据,同时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监管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企业创新 银行关联 贷款融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仲鸣
基于大小股东代理理论,本文分析了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对我国企业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在民营企业,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越大,投资不足现象越严重,并且,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越低,这种代理问题对投资效率的负效应表现得越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较高的现金持有偏好是终极控制人影响企业投资不足的可能机制。但以上结论在国有企业并不成立。本文从终极控制人视角拓展转型国家的投资理论,也从投资视角为理解产权效率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现金流权 控制权 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永乐 王婷
在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本文重点围绕自主研发投资和技术升级投资,以浙江省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规模在持续上升,其中技术升级投资仍是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内容,但趋势上自主研发投资的探索式创新越来越受企业重视,并且技术创新投资在行业特征、产权特征、股权特征以及企业成长性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永乐 王婷
在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本文重点围绕自主研发投资和技术升级投资,以浙江省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规模在持续上升,其中技术升级投资仍是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内容,但趋势上自主研发投资的探索式创新越来越受企业重视,并且技术创新投资在行业特征、产权特征、股权特征以及企业成长性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终极控制人股权特征与公司投融资策略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创新、价值共创与企业效率——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集团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商业信用、市场地位与技术创新——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上市公司会计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来自中国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自律型治理与审计需求——基于IPO前民营化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终极股东现金流权、控制权与过度投资——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227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国有股权能够推动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