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5)
2023(4996)
2022(4345)
2021(4040)
2020(3485)
2019(7537)
2018(7406)
2017(14271)
2016(7605)
2015(8121)
2014(7651)
2013(7299)
2012(6148)
2011(5083)
2010(5355)
2009(5388)
2008(5598)
2007(4736)
2006(3967)
2005(3547)
作者
(18462)
(15381)
(14991)
(14653)
(9782)
(7268)
(6943)
(5690)
(5653)
(5549)
(5155)
(4964)
(4639)
(4592)
(4549)
(4547)
(4542)
(4527)
(4433)
(4266)
(3886)
(3722)
(3711)
(3448)
(3435)
(3431)
(3399)
(3359)
(3001)
(2996)
学科
(25717)
经济(25701)
管理(24633)
(22449)
(20100)
企业(20100)
(13308)
方法(12422)
(11162)
财务(11153)
财务管理(11141)
数学(11002)
数学方法(10856)
企业财务(10438)
(5821)
中国(5720)
业经(5233)
(5117)
(4937)
(4773)
银行(4766)
(4730)
贸易(4726)
(4602)
(4297)
金融(4296)
理论(4295)
(4131)
会计(3927)
关系(3918)
机构
学院(97120)
大学(93351)
(37024)
管理(36386)
经济(36222)
理学(31206)
理学院(30967)
管理学(30316)
管理学院(30168)
研究(25852)
(23529)
中国(21985)
(17997)
财经(17559)
(15618)
科学(14706)
(14450)
(12795)
财经大学(12713)
中心(12695)
(11782)
业大(11721)
会计(11419)
(11292)
商学(11254)
商学院(11154)
北京(10907)
经济学(10845)
研究所(10614)
(10368)
基金
项目(60110)
科学(46960)
研究(45494)
基金(43175)
(36521)
国家(36197)
科学基金(31943)
社会(28540)
社会科(27174)
社会科学(27169)
(23978)
基金项目(22726)
教育(21605)
自然(20531)
自然科(20095)
自然科学(20092)
编号(19890)
自然科学基金(19716)
(19448)
资助(18043)
成果(15853)
重点(13339)
项目编号(13173)
(13097)
(12948)
课题(12915)
(12628)
创新(12055)
(12055)
科研(12037)
期刊
(40843)
经济(40843)
研究(27832)
(24481)
中国(17050)
管理(12760)
学报(12544)
会计(12510)
科学(10520)
(10223)
财会(10146)
大学(9779)
(9606)
金融(9606)
学学(9412)
财经(8631)
教育(8584)
技术(7791)
经济研究(7458)
业经(7256)
(7236)
农业(7074)
通讯(6631)
会通(6614)
(5567)
国际(5457)
(5295)
(5246)
(5162)
问题(4897)
共检索到145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强  赵晓飞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规定,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帅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初始确认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应当计算确认其实际利率,并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的期间内保持不变。同时,企业应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文芳  
本文从数量表现和经济实质两个角度,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期末确认投资收益的简化方法。并将一次还本付息和分期付息一次还本两类债券投资的确认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债券投资类型。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何彦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或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延红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主要指企业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各种债券以及企业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邓雪雅  
可提前赎回持有至到期投资赎回前后现金流量发生了改变,那么提前赎回时的核算起点应该如何确定?赎回后的实际利率应该如何选择?本文将引用案例对以上两点疑问进行合理性分析,并得出合理结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骆长琴  
很多学习者在学习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内容时,对于其持有期间每年的会计处理,特别是对摊余成本及实际利率的含义、投资收益的计算、溢价折价的摊销等都深感困惑、一知半解,在做账时只能"比葫芦画瓢"。基于此,从经济实质视角,利用"年投资收益率"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账务处理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相关学者与实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新玲  
根据最新财税处理规定的精神,应将金融资产分为股票与债券分别进行会计处理,由此涉及两个主要账户"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营改增"后这两类业务在转让时的会计处理有一定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其做一梳理与详细例题解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新玲  
根据最新财税处理规定的精神,应将金融资产分为股票与债券分别进行会计处理,由此涉及两个主要账户"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营改增"后这两类业务在转让时的会计处理有一定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其做一梳理与详细例题解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伟斌  杨鲁  
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在财务会计学习中属于较难理解的常规知识点,许多初学者对其核算过程中诸如溢折价的摊销计量、摊余成本内涵等问题往往难以理解,以致对学习掌握和实践操作造成障碍。本文将业务经济本质融入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分析中,能够较好地解决学习障碍,促使初学者掌握相关知识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秀兰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金融资产的一个类别,主要用来核算债权性非衍生金融资产(如债券)。会计核算时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用实际利率法和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并通过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三个明细账户来核算。其中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建华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具体指南中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在实务中,还是难以把握。本文采取分层讲解、步步逼近的方法,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戴华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旧准则")规定,长期债权投资按投资对象不同可分为长期债券投资和其他长期债权投资。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通过"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科目核算,并根据其核算内容分别设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荷青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教学的难点,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模拟贷款法"这一简化的会计核算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