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0)
2023(10367)
2022(9319)
2021(8650)
2020(7325)
2019(17111)
2018(16935)
2017(33669)
2016(18077)
2015(20404)
2014(20270)
2013(20265)
2012(18449)
2011(16535)
2010(16211)
2009(14862)
2008(14232)
2007(12210)
2006(10544)
2005(8970)
作者
(51476)
(42576)
(42381)
(40207)
(27311)
(20373)
(19234)
(16943)
(16286)
(15206)
(14802)
(14150)
(13325)
(13290)
(13135)
(12893)
(12715)
(12694)
(12171)
(12000)
(10544)
(10372)
(10285)
(9586)
(9565)
(9382)
(9344)
(9291)
(8512)
(8331)
学科
(75940)
经济(75851)
管理(53616)
(51283)
(43133)
企业(43133)
方法(40604)
数学(36003)
数学方法(35689)
(19107)
(18235)
中国(17880)
业经(15515)
(15371)
地方(14768)
(13641)
贸易(13635)
(13145)
(12477)
农业(12436)
财务(12420)
财务管理(12397)
理论(12127)
(12025)
企业财务(11836)
技术(11802)
(11546)
环境(11265)
(10500)
银行(10462)
机构
大学(259814)
学院(256238)
管理(107621)
(102558)
经济(100425)
理学(94923)
理学院(93921)
管理学(92401)
管理学院(91959)
研究(80824)
中国(58661)
(54266)
科学(50035)
(46211)
(39153)
财经(38579)
业大(38277)
(37760)
中心(36472)
研究所(35926)
(35282)
(34773)
北京(33968)
(33072)
师范(32801)
经济学(30990)
农业(29650)
(29574)
财经大学(29121)
(28772)
基金
项目(183037)
科学(144812)
基金(134692)
研究(133774)
(116357)
国家(115422)
科学基金(100435)
社会(84753)
社会科(80403)
社会科学(80383)
基金项目(72448)
(70243)
自然(66255)
自然科(64727)
自然科学(64713)
自然科学基金(63576)
教育(61461)
(59225)
资助(56073)
编号(54117)
成果(43038)
(41140)
重点(40086)
(37986)
(37653)
课题(36311)
教育部(35781)
创新(35288)
科研(35192)
人文(35147)
期刊
(104091)
经济(104091)
研究(73967)
中国(41233)
学报(39745)
管理(37410)
科学(36544)
(33160)
(32834)
大学(30280)
学学(28486)
教育(26389)
农业(23106)
技术(21129)
(20449)
金融(20449)
财经(18615)
经济研究(17020)
业经(16903)
(15631)
问题(13706)
图书(13705)
理论(13632)
实践(12627)
(12627)
技术经济(12550)
科技(12355)
商业(11608)
(11363)
现代(11318)
共检索到353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萌  
扩大内需是当前促进和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而扩大内需主要依靠居民消费力的提升来实现。本文结合当前经济调控现状,通过2000年后居民消费与利率调整及居民收入的实证分析得到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慧媛  吴开尧  
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扩大内需来实现的。本文选取2000~2012年的数据,利用面板协整分析、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从中国省级层面对城镇化与内需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研究发现:长期来看,城镇化与内需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短期来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格兰杰原因,但扩大内需不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律   吴丽芳   周京奎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本文将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外生政策冲击,兼顾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视角,较为全面细致地考察了扩大内需引致的内循环能否有效驱动外循环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带来的内需冲击,不但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的企业出口概率,还促进了企业出口规模的显著扩张;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通过生产率效应、外资进入效应和信息化效应促进了企业出口;信息消费试点政策的企业出口效应存在企业规模、城市级别和行业异质性;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驱动企业出口。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勇  
本文讨论在全球经济危机及国内需求不旺的情况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着重分析1979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及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重复建设和生产行业的滞后发展的形成原因,探讨以产业结构调整来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用消费需求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通过二者相互影响,互动共振,最终保证有效需求增长,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世勇  王勇  
指出农村制度因素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实证性地检验了由于农村特殊的制度体制,农村居民短期消费倾向显著低于城市居民;而农村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又显著高于城市居民。解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性差异的根本在于构建城乡统筹的市场化制度体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远风  
新农保制度是新推出保障农村老年居民基本生活为目标的社会政策,为评估新农保对扩大内需的作用,运用湖北省50个县域经济数据,遵循有效性和简约性的变量筛选原则,选取GDP为控制变量,构建倍差法模型,采用固定效应估计,发现新农保有扩大内需的显著效应。根据扩大内需的内在机制,这一实证结果表明:农民对新农保制度有较好的预期与较大的信心,即新农保制度增强了农民的安全感;农民具有一定的缴费能力,即新农保没有挤出消费;中国农村存在较为普遍的谨慎防备的消费心理,即安全感的增强提振了农民的消费;新农保缩小了收入差距,即新农保扩大了边际消费。新农保扩大内需的效应说明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公平与效率在中国当前可以统一,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通屏  郭熙保  
本文梳理了人口与内需关系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扩大内需人口经济学的初步框架。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和世界银行提供的相关数据,基于中外经验,对人口增长、人口年龄和城乡结构变化的内需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结论是,人口增长不会破坏扩大内需,人口年龄和城乡结构的急剧变化对低消费率和高投资率有较强的解释力。实现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由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向允许人口适度增长的转变,应成为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俊凯  张霞  许生  
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收入分配与总需求在结构上存在一种负面的"棘轮效应":在储蓄率的高度配合下,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需求结构,恶化了我国的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持续恶化,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增长中对出口和投资要素的依赖;消费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逐步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来源于初次分配中的"利润侵蚀工资"机制,必须实施收入分配调整战略促进其结构优化,促进内需有效扩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振华  
扩大内需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本文重点阐述了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而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扩大中低收入群体消费的重点是提高其收入,扩大投资需求的重点是启动社会投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内需不足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需不足的产生有经济环境、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消费市场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欺骗性消费、强制性消费、伤害性消费等现象的存在,使居民产生了消费恐惧症或消费厌恶症,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因此,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消费市场,确保消费安全,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通屏  倪琳  
扩大内需政策的提出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重大制度变迁。1998年以来,我国扩大内需除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等多项措施以外,还积极推进城市化、大力提升人力资本等重大战略措施。但从近期形势和未来发展看,在教育产业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内需的影响日渐式微、城市化对内需的影响边际效应递减等情况下,扩大内需亟需寻找新的源泉和动力支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实现从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到适度人口增长的转变,应纳入下一步扩大内需的政策体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晓琴  王秋雯  
文章从国内消费视角,分析了扩大内需与促进出口的相互影响和传导路径,并基于1981~2008年中美两国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长期中,内需与出口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除二者间相互的直接作用外,在促进内需增长的同时,出口会受到内需增长溢出效应的作用而增长,而刺激出口增长的同时,国内需求会受到外需反馈效应的作用而扩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振声  陈军泽  
降息与扩大内需有其内在的因果关系,但我国近期的连续降息,现实效果却不明显,原因是储蓄、消费、投资及降息水平在我国存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性。提高降息的效果应采取加快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金融市场、增加投资品种、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注意供给结构的调整,以及注意实际利率的调整等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