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2)
- 2023(8837)
- 2022(7171)
- 2021(6669)
- 2020(5642)
- 2019(12942)
- 2018(12543)
- 2017(23536)
- 2016(12509)
- 2015(14452)
- 2014(14166)
- 2013(14207)
- 2012(13601)
- 2011(12788)
- 2010(12856)
- 2009(12077)
- 2008(11740)
- 2007(10193)
- 2006(9325)
- 2005(8804)
- 学科
- 济(83556)
- 经济(83501)
- 方法(32841)
- 管理(31847)
- 数学(30386)
- 数学方法(30032)
- 业(26741)
- 企(20853)
- 企业(20853)
- 中国(20250)
- 地方(17369)
- 学(15034)
- 农(13537)
- 贸(12916)
- 贸易(12907)
- 地方经济(12649)
- 易(12532)
- 业经(12499)
- 财(11464)
- 制(11144)
- 融(10790)
- 金融(10790)
- 环境(10697)
- 银(10479)
- 银行(10475)
- 行(10265)
- 农业(9054)
- 和(8987)
- 发(8912)
- 体(8625)
- 机构
- 大学(196376)
- 学院(192680)
- 济(99445)
- 经济(97977)
- 研究(76397)
- 管理(70164)
- 理学(60197)
- 中国(59552)
- 理学院(59460)
- 管理学(58286)
- 管理学院(57924)
- 科学(42896)
- 京(41817)
- 财(41611)
- 所(38683)
- 研究所(35205)
- 经济学(33928)
- 财经(33635)
- 中心(32788)
- 经(30825)
- 经济学院(30332)
- 农(27658)
- 北京(27373)
- 院(27045)
- 江(26829)
- 财经大学(25076)
- 范(24602)
- 师范(24415)
- 业大(24280)
- 科学院(23508)
- 基金
- 项目(125704)
- 科学(101227)
- 基金(96415)
- 研究(89412)
- 家(84935)
- 国家(84400)
- 科学基金(71888)
- 社会(61994)
- 社会科(59032)
- 社会科学(59020)
- 基金项目(49185)
- 自然(44940)
- 省(44355)
- 自然科(43971)
- 自然科学(43963)
- 自然科学基金(43185)
- 资助(41340)
- 教育(40363)
- 划(38824)
- 编号(31996)
- 部(29690)
- 重点(29187)
- 发(28203)
- 国家社会(27807)
- 中国(27132)
- 成果(26062)
- 教育部(25912)
- 创(25131)
- 人文(24213)
- 科研(24025)
共检索到299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伍戈
此次金融危机过程中,国际社会开始反思单一利率政策的不足,货币政策"工具箱"似乎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对于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中国,目前利率究竟能在宏观经济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文采用典型事实的研究方法,本着"用数据事实说话"的基本经济学研究理念,尝试从众多的历史宏观数据中提取一些规律性的典型事实特征,找寻实际利率与宏观经济重要变量之间的有机联系,并试图得到一些启示或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实际利率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邹卫星 房林
高增长、高投资和低消费是中国宏观经济的三大典型特征,关于其形成机制的系统研究还不多。本文将财富效用和生产外部性引入最优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以系统解释这些特征。我们发现资本在效用中权重、生产外部性、生产效率、劳动增长率和折旧率决定着经济增长率和消费资本比的大小。比较研究显示,本文所建模型从财富效用和生产外部性等方面较好地解释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典型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相应的演进路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在“九五”期间的1997—1999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趋势。它昭示着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已经持续几十年的供给约束特征正在向需求约束和供给约束并存的“双重约束”转变。必须高度重视研究这种转变的实质,而不宜简单地认为我国经济就从此告别了短缺。在“九五”期间,适应这种转变,我国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进一步促进“双重约束”下的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国民经济运行 双重约束 经验总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元春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波动的模式有可能会改变以往几年的"前低后高"的局面,将出现"前低、中稳、后缓"的局面从2014年5月份的宏观数据来看,各类数据出现同步小幅反弹,笔者认为,这只是"微刺激"持续作用下的底部波动,它虽止住了第一季度经济快速回落的势头,但并没有出现全局性、内生性的反弹。不一样的新特征第一,与前几年的第一季度经济低迷相比,本轮房地产的周期调整是经济下滑的一个核心因素,并将主导未来几个季度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秋生
本文认为,1978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经历了四次较为严重的过热,前三次过热的共同特征是高增长、高投资与高物价并存。目前过热的特征是高增长、高投资与低物价并存。这一特征表明,中国经济的潜在危险不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货紧缩。对付这一特征的经济过热,最佳的政策选择是抑制投资和刺激消费。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基本特征 潜在危险 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乐乐 吴殿廷
以世界平均水平为参照,对中国的宏观经济特征进行概括和评价。通过规模与产量、速度与效益、水平与结构等一系列经济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是正在起飞的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大国,并已经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但远非经济强国。主要表现为: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外贸依存度偏大,消费-积累比率太低,经济运行效益较差,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内部差距过大等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宏观经济特征 国际比较 中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艺霖 周之瀚
企业部门债务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如何?一般意义上的相关性等所谓典型事实的提取方法可能不具备完整性、普遍性和准确性。本文选取工业企业债务、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等变量,使用连续小波分析的方法对企业债务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传统的计量分析进行补充。我们的研究发现: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企业部门债务与通胀率呈现负相关关系,与货币供应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在领先滞后关系上,也存在明显的时变特征。
关键词:
企业债务 宏观经济波动 连续小波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燃 李宏瑾 崔兰清
本文在仿射模型中推导出预期宏观经济变化和利率期限结构的仿射关系,并在三因子模型中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无套利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好于简单的利差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对宏观经济的预测能力。三因子模型对近期消费和通货膨胀的变化具有更高的解释能力,对投资、产出和出口的解释能力长期有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顾亚露 朱振 闫妍
利率曲线是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基础,它反映了市场对未来利率变化的预期。不同期限债券收益率的利差不仅可以预测未来的短期利率,对未来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也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利率期限结构以其丰富的信息含量和预测能力,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监控金融系统和调节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研究利率期限结构和宏观经济因素间的动态关系,对于拓宽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思路和提高宏观经济政策调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吴遵杰 陈勇
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未能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这表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存在重大缺陷。本文旨在指出和分析缺陷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实际商业周期模型在研究假设、分析方法及政策推论方面有重大漏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研究的所谓"科学化"追求以及意识形态偏见,由此可见,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已走入歧途,"修补"或"重建"困难重重。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吴遵杰 陈勇
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未能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这表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存在重大缺陷。本文旨在指出和分析缺陷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实际商业周期模型在研究假设、分析方法及政策推论方面有重大漏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研究的所谓"科学化"追求以及意识形态偏见,由此可见,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已走入歧途,"修补"或"重建"困难重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猛 王纪孔
本文利用泊松模型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研究了不同东道国宏观经济特征引起的反倾销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论支持东道国反倾销能够触发中国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并进一步发现东道国经济衰退会削弱反倾销触发的投资动机,而东道国失业增加则会强化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但是东道国贸易失衡可能不会对中国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构成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定胜 张宏伟
利用我国多年环境、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论证了总体环境质量水平与经济活动和环境资源条件的关系;通过与多个国家的对比,分析了我国所面临的结构性污染整体态势。结果表明,由于长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以及落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宏观经济结构性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全国平均环境承载负荷在多项指标上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良新
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出发,定量地描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出宏观经济增长的规律性及其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