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4)
2023(12514)
2022(11168)
2021(10499)
2020(8896)
2019(20701)
2018(20599)
2017(39963)
2016(22056)
2015(25107)
2014(24969)
2013(24862)
2012(23148)
2011(20849)
2010(20975)
2009(19163)
2008(18644)
2007(16384)
2006(14636)
2005(13148)
作者
(66196)
(54542)
(54207)
(51633)
(34901)
(26444)
(24697)
(21371)
(20780)
(19594)
(18674)
(18429)
(17487)
(17449)
(17102)
(16910)
(16384)
(16277)
(15673)
(15616)
(13561)
(13485)
(13297)
(12653)
(12255)
(12248)
(12150)
(11967)
(11113)
(10899)
学科
(87369)
经济(87253)
管理(60962)
(58454)
(48021)
企业(48021)
方法(42174)
数学(36180)
数学方法(35606)
(23215)
(23030)
中国(22355)
(21833)
贸易(21827)
(21362)
(21171)
业经(18586)
地方(16833)
(15712)
农业(15412)
理论(15110)
(14138)
(13942)
(13694)
金融(13693)
技术(13511)
(13443)
财务(13376)
财务管理(13339)
(13321)
机构
大学(317983)
学院(313379)
(124800)
管理(122617)
经济(122009)
研究(109528)
理学(105693)
理学院(104507)
管理学(102467)
管理学院(101945)
中国(82284)
科学(69626)
(69543)
(56997)
(56925)
(55229)
研究所(51850)
业大(49706)
中心(49089)
(46040)
财经(45336)
北京(44460)
农业(43680)
(41182)
(41089)
师范(40639)
(39825)
(37463)
经济学(37202)
财经大学(33731)
基金
项目(213774)
科学(166385)
基金(154701)
研究(153148)
(136662)
国家(135579)
科学基金(114735)
社会(94256)
社会科(89265)
社会科学(89237)
(82306)
基金项目(81208)
自然(76649)
自然科(74862)
自然科学(74841)
自然科学基金(73481)
(70480)
教育(69846)
资助(66256)
编号(61796)
成果(50758)
重点(48098)
(47238)
(45266)
(43725)
课题(42976)
科研(41412)
创新(40865)
教育部(39877)
大学(39508)
期刊
(135732)
经济(135732)
研究(95094)
中国(59048)
学报(54108)
(49599)
科学(48068)
管理(45163)
(41859)
大学(40283)
学学(37707)
教育(35017)
农业(34814)
(27378)
金融(27378)
技术(26609)
经济研究(21416)
财经(21401)
业经(20798)
问题(18411)
(18262)
(18128)
图书(17974)
(17201)
理论(16065)
国际(15873)
技术经济(15662)
科技(15233)
实践(14697)
(14697)
共检索到468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芳东  
This paper would introduce the method for measuring currency conversion factor based on GDP production side i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Output and Productivity (ICOP), that is Unit Value Ratio (UVR), and analyze its problem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Finally its difference from 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 would be presented.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克莎  
本文对我国改革以来技术结构及生产率结构与产出结构的变动关系作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1984年以来产出结构失衡的发展,是与技术结构以及综合生产率结构的失衡状态密切相关的,其基本表现是技术结构过多地向第二次产业倾斜,导致第一次产业的技术进步过于缓慢。因此,在90年代要使产业结构关系趋于协调,必须促进技术结构的协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展  崔雪  
本文采用KLEMS方法并遵循理论核算产出和投入指标,测算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在1978-2018年的增长状况,揭示其在建筑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增长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建筑业总产出的增长主要源自于中间投入增长,资本和劳动投入贡献较小,TFP起抑制作用;建筑业增加值的增长主要源自于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两者发挥同等促进作用,TFP同样起抑制作用,且其较强的波动性导致增加值增长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建筑业TFP在整个时期总体上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建筑企业仍需改善技术水平和提高要素投入使用效率以促进其TFP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大丰  
利用投入产出数据,本文计算并比较了沪陕两地的碳生产率,发现碳生产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碳生产率的地区差异表明各地区实施侧重点不同的低碳经济结构调整可以有效降低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地区内部的低碳经济结构调整除应该关注碳生产率的行业差异外,还应该充分考虑产业关联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行业影响力低、碳排放的影响力高的行业是沪陕两地低碳经济结构的重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汤杰新  唐德才  吉中会  
文章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2003-2013年中国环境规制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问题。结果发现:2003年中国环境规制有效省市在布局上表现出较强的东部、西部"双边效应",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有效省市逐渐转为无效,直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规制又重新变为有效,而东部沿海一直处于有效状态;从2003-2013年,中国环境规制效率在数量上表现出一定的"两极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规制有效省份越来越多,"两极效应"又逐渐减弱;由变异系数检测中国环境规制效率区域差异在逐渐缩小,但是差异程度仍然较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子桥  全良  刘慧妍  
在考虑生态产出和决策者偏好的情况下,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黑龙江省林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研究表明,2000~2012年黑龙江省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结果来看,技术水平较低,技术落后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整体呈上升态势,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动力,但仍然无法抵消技术落后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提出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大对科技项目投资力度,推进林区企业转型升级等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玉梅  
本文对土地生产率与中国茶叶出口关系进行国际比较,以探讨中国茶叶出口优势削弱的根本原因。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茶叶生产前十国与出口概况的比较分析和茶叶土地生产率与茶叶出口关系的相关回归分析,笔者发现世界茶叶土地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世界茶叶出口的不断增长。中国茶叶土地生产率是世界前十国最低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茶叶土地生产率与出口关系是世界前十国最显著的国家。最后得出维持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贸易中的优势地位,恢复茶业经济在中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必须坚持国内与国际市场相结合,大力提高中国茶叶土地生产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灿  冉茂盛  钟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铮  
在最近实证测度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中,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按其测度标准不同,该方法分为基于产出的和基于投入的非参数生产前沿面体系。文章首先以前者为例,简单介绍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的理论框架;然后从距离函数这一关键环节入手,深入分析了两套体系的本质,并得到结论:在规模收益不变和要素可自由处置的条件下,两套体系具有一般等价性。在此基础上,文章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雪萌  陈炳尧  王琨  李金磊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我国及主要创新型国家2001—201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探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揭示关键要素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与创新型国家相比仍有进步空间,但逐年提高的改善趋势已经显现,与创新型国家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稳步缩小。我国要素投入呈现资源利用率提高的趋势特征,体现出投入产出动态平衡的良性发展态势。不同要素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规律存在差异性、层级性,第三产业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科技经费与人力投入发挥了稳定持续的提升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琳琳  
本文从宏微观生产率测算差异、企业生产率测算方法、企业生产率测算关键数据的选择以及企业价格指数缺失处理四个方面讨论企业生产率的测算问题。随着企业异质性理论发展和企业数据库的应用,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从宏观层面逐渐转向企业层面。宏微观生产率测算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的不同。宏观层面生产率研究主要是分析TFP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企业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分析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的原因,并不强调从微观加总得到总量TFP增长率。(2)面板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光明  
本文首先剖析了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不同涵义和估计思路,然后对状态性分解方法、结构性方法和混合型方法等三类估计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介绍和比较,最后分析这些估计方法的实践应用状况和发展前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欣  
本文利用DEA方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建立国际知识溢出分析框架,检验了基于FDI渠道的国外知识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国内知识资本和基于FDI渠道的国外知识资本对TFP增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对TFP进行分解发现,两者对技术进步促进作用明显,对技术效率影响微弱;采用状态空间模型进一步分析发现,于FDI渠道的国外知识资本对TFP的贡献度在不断上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武  
从理论上分类,生产率度量有函数论方法和原子论方法。前者是将投入与产出限定在一定的函数关系下进行生产率的度量。后者则是对产出和投入的各变量进行汇总形成指数,然后计算其比值。从范围来讲:生产率度量有全要素生产率度量和单要素生产率度量。早期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李军  
一、1952—1979年中美生产率的比较从经济学意义讲,经济增长来源于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目前尚缺乏更有效的方法来度量技术进步作用的情况下,一般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等价于技术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在生产函数理论中被定义为产出增长率与各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加权和的差。我们采用美国哈佛大学乔根森(D.W.Jorgeusou)教授提供的方法论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对1952—1990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和生产率变化进行了测算。我们对中国总量生产函数取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即产出是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时间的超越对数型函数。因此本文给出的有关增长率或指数均系超越对数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