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67)
2023(14530)
2022(12226)
2021(11288)
2020(9434)
2019(21256)
2018(21568)
2017(40833)
2016(22464)
2015(25400)
2014(25486)
2013(24956)
2012(23687)
2011(21742)
2010(22258)
2009(21156)
2008(20837)
2007(19185)
2006(17761)
2005(16557)
作者
(66012)
(54727)
(54557)
(52343)
(34923)
(26094)
(24977)
(21152)
(21056)
(19907)
(18958)
(18348)
(18110)
(17798)
(17617)
(17098)
(16219)
(16123)
(15931)
(15752)
(14191)
(13572)
(13545)
(12831)
(12520)
(12481)
(12277)
(12244)
(11274)
(10816)
学科
(105514)
经济(105331)
管理(64640)
(56009)
(47195)
企业(47195)
方法(37400)
数学(31171)
数学方法(30903)
中国(30478)
(26167)
(25869)
(25079)
业经(23034)
地方(22428)
(21194)
(18924)
银行(18884)
(18835)
(18396)
金融(18389)
(18233)
理论(17344)
(16140)
贸易(16123)
(15619)
(15478)
农业(15377)
体制(14248)
地方经济(14244)
机构
大学(328933)
学院(325484)
(143579)
经济(140481)
研究(119895)
管理(116015)
理学(96946)
理学院(95863)
管理学(94292)
中国(94035)
管理学院(93695)
(72845)
(71291)
科学(67906)
(61416)
财经(55249)
研究所(54519)
中心(53308)
(52670)
(52550)
(49902)
北京(46225)
经济学(45903)
业大(43689)
(43037)
(42848)
师范(42332)
农业(40980)
(40970)
经济学院(40824)
基金
项目(198968)
科学(155292)
研究(149042)
基金(142653)
(124130)
国家(123067)
科学基金(103518)
社会(96222)
社会科(90293)
社会科学(90264)
(76562)
基金项目(73248)
教育(70356)
(64857)
自然(63218)
自然科(61697)
自然科学(61675)
自然科学基金(60608)
编号(60347)
资助(59594)
成果(52762)
重点(45760)
(45723)
课题(44273)
(43401)
(40746)
(40586)
国家社会(39836)
教育部(39689)
(38996)
期刊
(175567)
经济(175567)
研究(111611)
中国(77042)
(57432)
学报(50558)
管理(48892)
(48846)
科学(45756)
教育(43222)
大学(39713)
(39025)
金融(39025)
学学(37006)
农业(31893)
财经(30049)
技术(29747)
经济研究(29122)
(26037)
业经(25525)
问题(22783)
(19222)
国际(17311)
技术经济(16413)
理论(16083)
(16066)
世界(15749)
统计(14897)
(14826)
商业(14504)
共检索到534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立人  
作者认为:我国十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承认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僵化的体制的基础上,不断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我国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务之急是要走出“双轨制”,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重新再造计划模式。为此,我们应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是要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度、与国际惯例的对接度为标准。作者认为,市场经济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我们确实有一个认真学习的过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有制如何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我们也确实需要进行认真的探讨和研究。尤其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现在即使像深圳那样的地区也只是一种原始市场。我们改革的任务还非常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晓莺  杨柔  徐文斌  
文章将1992年至201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为全面探索阶段,并对这个时期从理论思想、政策践行和经济绩效三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分析。首先,在理论思想方面,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六大方面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发展历程。其次,在政策践行方面,从宏观、微观、市场体系和国际四个层面对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理论内容进行了考察。最后,在经济绩效方面,从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以及对外经济发展四方面对我国在全面探索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绩效进行了检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宇晖  杜氏秋恒  张嘉昕  
越南自引入市场机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其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本文在简要回顾越南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的基础上,概括了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并着重比较分析了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异同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通扬  
一、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及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深圳经济特区是在我国创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1980年5月《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中发[1980]41号)指出:“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智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当代中国的最大主题,也是最为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难题。改革的核心始终是现实的具体的人,改革既由"人主导",又是"为了人",必须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置于人学的场域中进行研究和探讨,从人本学的视角把握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目标、总原则、总开关、总任务和总动力。即要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为总原则,把控好解放思想这一改革的总开关,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最终依靠公众的广泛参与,凝聚共识,集聚合力,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琳  冯璐  李皎  
文章对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化探索阶段的理论创新、政策践行及绩效分析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理论层面,对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认识是这一时期深化改革的思想前提,"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其全局引领,而"现代化经济体系"构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则是在这一全局引领下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的理论拓展。在践行层面,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构思为指导的"六个体系、一个体制"的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一带一路"建设是这一时期深化改革的关键性政策践行。这些政策践行是理论创新的现实体现,同时又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实践源泉,两者之间动态互动,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  刘泽黎  宋欣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以计划经济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制度僵化、计划无法与实际需求匹配等问题。针对经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国围绕如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了若干次尝试性的探索,并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不仅帮助我国从实践的挫折中快速恢复,而且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沁悦  丁林峰  
文章将1978年至1992年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自觉探索阶段"。通过综合分析该阶段体制改革思想的变化路径和理论逻辑、各项具体政策的推进过程以及经济绩效,阐明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在思想轨迹方面,改革目标的市场化取向不断增强,经历了从"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到"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形成了包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等在内的成体系的指导理论。在政策实践方面,经历了农村经济、国有企业、非公有经济和价格机制改革等具体改革过程,摸索和总结了正确有效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经验和教训。在经济绩效方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效及其与市场化改革推进的内在关联性,从而阐明了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建锋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鲜明的特点:遵循"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思路,着力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市场;以促进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为目标,改革的核心内容从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两个维度展开;以产权改革为主线,在产权界定、完善国有资产产权制度、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改革不断触及深水区;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鲜明特色,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优势,确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访德代表团  
应德国研究联合会邀请,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于祖尧为团长的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访德代表团于1998年9月5日至19日,对德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和学术交流。代表团成员有刘迎秋、左大培等人。在德期间,代表团访问了德国经济研究所、德国经济部、科隆大学、柏林自由大学等单位,与德国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就两德统一后德国的经济发展、东亚金融危机等问题交换了意见,现将考察结果介绍如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欧内斯特·斯特恩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挑战欧内斯特·斯特恩(世界银行副行长)China'sSocialistMarketEconomy:TheChallengesAhead¥ByErnestSlern,ManagingDireCtorTheWorldBankA...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世锦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初步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开始较大程度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如果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做一个历史过程,目前只是处在这个过程的中期。在这样的起点上,应当正确把握改革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制定一个合理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长期目标,明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特别是近期的改革重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新的实质性的进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世锦  
如果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作一个历史过程 ,目前只是处在这个过程的中期。在这样的起点上 ,应当正确把握改革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制定一个合理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长期目标 ,明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 ,特别是近期的改革重点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新的实质性的进展。本文对以上目标和重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原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柏麟   孙新雷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论断不仅标志着我们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上的认识深化,而且也是现阶段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总动员令。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代敬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展望及面临的问题王代敬一、我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态势1.今后十年,我国的经济结构是一种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型经济结构。在这个过渡型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要实现三个转换:一是改革思路的转换、由放权让利、调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