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5)
- 2023(8531)
- 2022(6965)
- 2021(6942)
- 2020(5573)
- 2019(12726)
- 2018(12952)
- 2017(23144)
- 2016(13596)
- 2015(15969)
- 2014(15976)
- 2013(15278)
- 2012(13965)
- 2011(12621)
- 2010(12804)
- 2009(11642)
- 2008(11679)
- 2007(10872)
- 2006(9841)
- 2005(8883)
- 学科
- 农(45944)
- 济(44754)
- 经济(44703)
- 业(41331)
- 管理(37258)
- 农业(30583)
- 企(21347)
- 企业(21347)
- 业经(16064)
- 中国(14939)
- 地方(14819)
- 财(12918)
- 制(11969)
- 方法(11756)
- 教育(10983)
- 农业经济(10613)
- 理论(9995)
- 发(9893)
- 策(9521)
- 数学(9355)
- 数学方法(9264)
- 村(9261)
- 农村(9251)
- 教学(8787)
- 土地(8663)
- 体(8214)
- 学(7895)
- 发展(7854)
- 展(7846)
- 工作(7558)
- 机构
- 学院(172786)
- 大学(167185)
- 管理(65711)
- 济(61242)
- 经济(59262)
- 研究(56932)
- 理学(53600)
- 理学院(52915)
- 管理学(52042)
- 管理学院(51664)
- 农(47220)
- 中国(46916)
- 京(37341)
- 农业(35545)
- 科学(35064)
- 江(31240)
- 业大(31014)
- 财(29992)
- 中心(29466)
- 所(27931)
- 范(27750)
- 师范(27574)
- 州(25484)
- 研究所(24760)
- 省(23740)
- 北京(23215)
- 农业大学(21859)
- 技术(21126)
- 师范大学(21104)
- 财经(20776)
- 基金
- 项目(108461)
- 研究(90066)
- 科学(83545)
- 基金(71196)
- 家(59793)
- 国家(59020)
- 社会(52209)
- 科学基金(50383)
- 社会科(48584)
- 社会科学(48568)
- 省(47765)
- 编号(43018)
- 教育(42655)
- 基金项目(38909)
- 划(37559)
- 成果(35862)
- 课题(29988)
- 自然(29747)
- 自然科(28878)
- 自然科学(28876)
- 自然科学基金(28305)
- 农(27786)
- 资助(26856)
- 年(25875)
- 发(25082)
- 重点(24124)
- 部(23446)
- 性(23288)
- 创(22516)
- 项目编号(22273)
共检索到293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贵如 张素罗 董淑湛
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基础能力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与拓展能力模块相结合,实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于以上三大模块,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模拟训练、实践实习"三维一体"相互交叉的立体过程,以达到提升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实践路线图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专业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萍 冯彦敏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伴随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国家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而产生的一门新专业,该专业毕业生在我国当前的新公共管理领域具有很大的需求量。目前很多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就业后的专业实践能力较为薄弱,不能很好地从事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相关工作。因此,研究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有一定的必要性。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有效性 路径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晓蕙 齐晓亮
本文以交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建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定位于通才培养,将专业特色体现为培养本科专业人才的超强学习与创新能力。特色建设综合体现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论文写作和实习实践等环节,高校应引导和推动教师参与专业特色建设。
关键词:
专业特色 公共事业管理 特色课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金红磊
本文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国外相关专业设置及其特色,然后分析了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及关于人才培养出路的争论,提出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认为应从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设置、充实师资队伍、夯实实践教学、拓宽就业口径等几方面加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 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瑞强 李瑞军 张维宏 赵春辉 董建臻
在我国地方高等院校、主要是农林高校中,植物保护本科专业建设面对生源基础差,专业思想不稳,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共性问题。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本科专业通过综合改革,创建了稳专业思想,强实践能力,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借鉴。该模式主要包括:"三轨"同行的专业思想教育机制;"一改三园两路径"的实践教学和能力培育体系。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植物保护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为民
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与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因为农村公共事业的落后已成为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只有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才能增强农村的自我造血功能,城乡差距才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的面貌才会迎来新一轮的历史巨变。为建设新农村,一方面必须加大以政府为主导的对农村公共事业的各种投入,另一方面必须改变城乡分割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牟少岩 刘焕奇 李敬锁
"新农科"是新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工科"和"新文科"与传统农科专业交叉融合的产物。开展"新农科"教育,培养"新农科"人才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之举。基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建设理念,结合青岛农业大学"新农科"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从专业结构、师资结构、产业需求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新农科"专业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科 专业建设 内涵 思路 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向东 张桂权 苏雄武 伍亚泰 王成树
农学专业是高等农业院校的最重要的本科专业之一。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们依托学科的优势,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深度改革,在保留大农学专业的前提下,设立不同的方向,包括农业生物技术方向、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和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制定并实施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同时进行其他配套的改革,以培养具有良好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标准化和贸易知识的农业专门人才。
关键词:
农学专业 教学改革 现代农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平 陈秀凤 张希玲
校外实习是会计学生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放羊"式的校外实习使其失去了应有的效果,校外实习如何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值得研究。中国农业大学会计系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规范的校外实习运作流程和方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旨在通过相关介绍,总结经验要素,供高校校外实习教学参考。
关键词:
实践教学 会计教学 校外实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信东旭 牛巨龙 邓丹 崔娜 刘亚超 庞笑萌
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高等学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教育、管理和监督每位党员,以及组织、凝聚和服务广大师生的重要职责。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等学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还存在部分院校对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步伐缓慢;部分党支部书记业务水平不高,导致无法从根本上抓实抓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部分党支部功能弱化,导致"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规范和不严肃,甚至随意化、庸俗化和平淡化;部分党支部工作模式缺乏创新,导致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强。结合沈阳农业大学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新时代高等学校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明确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全面夯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基础;完善组织设置形式,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加大经费投入,着力加强党支部基础工作条件保障;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努力提升党支部书记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丰富"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内涵,切实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创新活动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些成为高等学校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志刚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快,高等教育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在获得跨越式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源不足、经费缺乏、就业岗位减少、实践育人环节薄弱、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符合度较低等问题。其中,实践育人环节薄弱、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些问题,2009年以来,河北农业大学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申书兴
河北农业大学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引,在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过程中,通过进一步夯实创新创业工作基础,牢固把握基地建设工作原则,重点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等工作,不断巩固和强化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动演进、创新创业实践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全力推动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畅 董海荣 董谦 戴芳 胡建
高等教育最重要的构成是本科教学,不同的课程对应不同的培养方案,培养不同专业的学生形成特有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在对我国涉农高校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河北农业大学面向全校开设的“农产品营销学”全校拓展课为对象,以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为目标,依据新农科人才培养要求,结合社会对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深度挖掘剖析传统拓展类课程面授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按照农科与经济学科交叉,通识教育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育贯通、基础知识与实际问题处理能力融合的三个原则,完成对该门课程旧有教学模式、教学资料、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改造升级。基于沉浸理论并融入了思政教育理念改革后的“农产品营销学”拓展课,凭借其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全新属性,在网络教学日趋常态化、必要化的新时期,打造涉农拓展/公选类“金课”课程,为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探索了新思路、新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建迎 李风燕 车路
建设慕课平台是高校慕课建设的重中之重,2014年山东农业大学研发的"神农在线"慕课平台正式上线,这是国内农业高校中首个自主开发建设的"慕课"平台。目前,国内高校慕课平台的建设规范和平台软件一般是根据公司或者用户的需求自行定制,缺少相应的规范,而慕课的软件选取、课程建设等方面也都缺乏理论指导,本研究立足山东农业大学慕课平台的建设实践,尝试从慕课平台的建设定位、慕课平台的建设、慕课的课程建设及慕课的大数据应用四个方面论述高校慕课平台的建设。
关键词:
高校 慕课 平台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娄成武 郑文范 隋永强 黄一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