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6)
2023(10828)
2022(9461)
2021(9095)
2020(7280)
2019(17211)
2018(17194)
2017(32847)
2016(17901)
2015(20103)
2014(20020)
2013(19558)
2012(17828)
2011(15922)
2010(15804)
2009(14201)
2008(13729)
2007(11675)
2006(10152)
2005(8793)
作者
(49887)
(41246)
(41048)
(39012)
(26416)
(19718)
(18606)
(16355)
(15709)
(14672)
(14208)
(13759)
(12840)
(12798)
(12791)
(12486)
(12366)
(12191)
(11729)
(11605)
(10156)
(10051)
(9895)
(9467)
(9238)
(9188)
(9089)
(9081)
(8252)
(8132)
学科
(67897)
经济(67806)
管理(49663)
(47325)
(39771)
企业(39771)
方法(32734)
数学(27454)
数学方法(27121)
(18963)
中国(17409)
(16416)
(16205)
业经(15994)
理论(14890)
地方(13638)
农业(13051)
(12121)
(11936)
贸易(11929)
(11572)
教育(11248)
(11123)
技术(10655)
环境(10588)
(10461)
财务(10402)
财务管理(10387)
企业财务(9846)
(9582)
机构
大学(248504)
学院(246604)
管理(100498)
(92651)
经济(90433)
理学(87903)
理学院(86952)
管理学(85458)
管理学院(85030)
研究(78555)
中国(56853)
(52696)
科学(49780)
(41771)
(38180)
业大(36476)
(36129)
中心(35560)
研究所(35092)
(34467)
(34327)
财经(34147)
师范(34043)
北京(33316)
(31063)
(29086)
(28853)
农业(28122)
师范大学(27701)
经济学(27171)
基金
项目(173868)
科学(135905)
研究(130838)
基金(124331)
(107200)
国家(106248)
科学基金(91507)
社会(79956)
社会科(75529)
社会科学(75511)
(68151)
基金项目(66614)
教育(60889)
自然(59075)
自然科(57625)
自然科学(57614)
(57145)
自然科学基金(56568)
编号(55060)
资助(50625)
成果(44992)
重点(38495)
(38032)
课题(37690)
(36358)
(36338)
项目编号(34102)
创新(33676)
教育部(32969)
大学(32943)
期刊
(99823)
经济(99823)
研究(71979)
中国(44337)
学报(38051)
管理(36016)
科学(35408)
教育(33945)
(33136)
(30186)
大学(29060)
学学(26990)
农业(23605)
技术(22655)
(17748)
金融(17748)
业经(16640)
财经(15955)
经济研究(15451)
图书(15442)
(13469)
理论(13001)
问题(12894)
科技(12278)
实践(12178)
(12178)
(11516)
技术经济(11303)
(11245)
情报(11151)
共检索到347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瞿卫星  贺菲  
尽管实践研究的特殊性为教师从事研究提供了合理辩护,但无论是侧重于它与理论研究的差异比较、还是偏向于两者共同之处的科学化诉求,都可能影响实践研究的有序发展,反映出理论解释的两难境地。"教师即研究者"潜藏的技术理性观和身份认同问题使教师身处解决实践问题是迎合他人理论或服从集体规范,还是遵循自我角色认知的两难选择。同时,尽管学校作为研究场域的存在支持着科研兴校和教师即研究者的判断,但自治性主体的假设只是排除多重矛盾后对学校自主发展的孤立分析,而科研机构的假设也是忽视学校专门教育机构属性和教师实践教育者的身份后对学校科研环境的简单预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令英  郑涛  刘追  
本文依照精准扶贫项目的地方实施流程,从村级视角具体分析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项目的运行逻辑与实践困境。在精准扶贫项目与贫困乡村衔接中出现了多类实践困境:项目分配与申请阶段,上级政府存在着对资源分配的"选择性平衡"思维与农户选择项目时对风险规避的思量;项目立项与实施阶段,产生了村级组织联合乡村精英对扶贫资源的俘获现象以及乡村基层组织通过"项目造点"方式对项目制治理模式的反控制逻辑,贫困农户对项目的参与也折射出当地农民安于现状的常态,反映了"思想贫困"对农户项目参与积极性的阻碍。上述困境产生的原因是项目制下不同层级组织的多重逻辑与来自乡土逻辑的影响使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令英  郑涛  刘追  
本文依照精准扶贫项目的地方实施流程,从村级视角具体分析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项目的运行逻辑与实践困境。在精准扶贫项目与贫困乡村衔接中出现了多类实践困境:项目分配与申请阶段,上级政府存在着对资源分配的"选择性平衡"思维与农户选择项目时对风险规避的思量;项目立项与实施阶段,产生了村级组织联合乡村精英对扶贫资源的俘获现象以及乡村基层组织通过"项目造点"方式对项目制治理模式的反控制逻辑,贫困农户对项目的参与也折射出当地农民安于现状的常态,反映了"思想贫困"对农户项目参与积极性的阻碍。上述困境产生的原因是项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晟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工作实施的基础条件、评估全过程的准确性、评估工作的有效性以及评估结果的充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志勇  魏姝  
城镇面貌和品位的趋同在于缺少文化精神内涵。发挥传统民俗文化的治理性是破解城镇趋同病的路径之一。在论证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释民俗文化与城镇关系的合理性基础上,利用结构二重性理论框架分析民俗文化与城镇融合的内生困境与动力逻辑。城镇治理的公共性、弘扬的现代性、尊崇的经济技术理性及所依赖的效率价值,与民俗文化所内含的私性、内生的传统性、尊崇的社会理性及传播手段的非市场性,存在结构性冲突与约束。但基于结构二重性的转化,在时空结合、系统整合与变迁及实践性三个维度,存在把民俗文化与城镇建设整合的可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恒   姚芳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在考量现代国际新形势的基础上,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的创新思想,体现了为追求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思考,进行了创造性提炼与理论的新发展。这些重要论述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底色,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总抓手,以打造开放共享的国际平台为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实践理路,对建立全面创新格局、统筹推进多链条融合、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蓝图。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跣  
"中国阐释学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2019年7月在北京成功举办。研修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中国文学批评杂志社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承办。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职责使命的重要讲话精神,培根铸魂,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建设的重要举措。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雷维群  徐姗  周勇  韦波  朱里莹  
城市更新是保证城市土地与环境刚性约束、治疗"大城市病"、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双修"是综合、多维的更新理念,是针对城市生态、用地结构、建设风貌、人地和谐等方面问题而开展的多层次、多视角的修复与修补活动。通过梳理城市更新的相关理念与做法,剖析"城市双修"的理论渊源、演替轨迹及内涵特性,并总结国内试点实践的经验与不足,提出"全域化、持续化、精细化"的"城市双修"模式,最后以广西河池市"城市双修"建设为例探讨相关具体做法,以期为"城市双修"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推广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莹   韩明  
中国金融双向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金融开放,既有各国金融开放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金融开放在从单向开放到双向开放再到高水平双向开放进程中,始终深刻把握和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走出了中国特色的新道路,也为其他国家的金融开放提供了启示和借鉴。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阐释了中国金融双向开放的核心要义和行动逻辑,回顾了中国金融双向开放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分析了新征程上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所面临的内外挑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敏学  张皓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更加顺应移动端信息消费场景的信息流广告成为广告领域发展的新引擎。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流广告的产生背景,即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沟通范式的新发展,进而通过与传统互联网广告对比介绍了信息流广告的内涵和特征,并通过对信息流广告前沿实践和发展历程的梳理提出相应的理论启示;其次,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当前国内外信息流广告研究趋势进行介绍,并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了当前信息流广告相关研究的概貌和研究主题分布情况,以此为基础,本文归纳出了信息流广告作用的整合模型并对其进行理论阐释;接着,从信息流广告原生性、动态性和社交性的双面效应视角出发,对信息流广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述;最后,对信息流广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安富海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引导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学生发展增值评价尊重差异、重视起点、关注过程、强调发展,是一种既有“教育”又有“人”的发展性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科学考量教师的努力程度,客观评估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发展增值评价在评价理念上指向立德树人的目标,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价值追求;在评价伦理上承认差异,充盈着对生命个体独特性的尊重;在评价主体上强调结构性主体按照权重综合出场;在评价方法上重视在遵循教育逻辑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全面客观测评学生发展程度。学生发展增值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历史文化传统、国家育人目标、政府治理能力、公众认知水平等诸多因素。推进学生发展增值评价,需要强化育人导向,加强舆论引导和理论研究,为学生发展增值评价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技术赋能学生发展增值评价的智能系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山妹  吴儒练  王慧  
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之上,"旅游功能区"应运而生。旅游功能区是指凭借富集的旅游资源,聚集旅游产业和要素,发展现代旅游业,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地域空间。与传统旅游区相比,旅游功能区在发展条件、成长机理、空间范围、主体功能等方面具有鲜明特征。现阶段我国旅游功能区可分为资源禀赋型、生态涵养型及文化创意型三类,在实践发展中应摈弃"就旅游论旅游"和"就区域论区域"的两种狭隘认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城  霍忻  
文章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社会资本循环理论,从理论、历史、实践等角度,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回答了"什么是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从何而来、新发展格局价值何在"等热点问题。研究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战略决策,与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经济体系、安全发展等理论全方位对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适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目标和规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新道路,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了新动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萌  刘博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重要税收来源。鉴于数字经济特有的虚拟性和跨区域性,可能会导致其价值创造地与利润征税地发生错配,以物理性存在的常设机构无法作为数字经济税收的联结度规则。欧盟与英国以“用户参与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全球征收数字服务税,但美国对“用户参与理论”的质疑及其对法国开展的“301调查”,导致数字服务税在全球范围的进展产生变数。数字服务税是一把“双刃剑”,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数字服务税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前作出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为此,建议通过完善和优化“用户参与理论”的内涵,借鉴域外数字服务税的制度经验,从增强国际税收规则制定的话语权、确定合适的立法时机、合理设定征收范围、加快开展数字化征税流程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城  霍忻  
文章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社会资本循环理论,从理论、历史、实践等角度,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回答了"什么是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从何而来、新发展格局价值何在"等热点问题。研究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战略决策,与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经济体系、安全发展等理论全方位对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适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目标和规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新道路,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了新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