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78)
- 2023(17833)
- 2022(14748)
- 2021(13782)
- 2020(11308)
- 2019(25734)
- 2018(25306)
- 2017(47593)
- 2016(26472)
- 2015(29531)
- 2014(29457)
- 2013(27805)
- 2012(25248)
- 2011(22666)
- 2010(23637)
- 2009(22126)
- 2008(21591)
- 2007(19407)
- 2006(17421)
- 2005(16227)
- 学科
- 济(100024)
- 经济(99898)
- 业(94422)
- 企(85053)
- 企业(85053)
- 管理(84975)
- 方法(41846)
- 中国(36335)
- 财(33489)
- 业经(33196)
- 农(33137)
- 数学(32541)
- 数学方法(31846)
- 融(28254)
- 金融(28253)
- 银(27006)
- 银行(26990)
- 理论(26563)
- 行(26109)
- 制(24500)
- 教育(24492)
- 务(23589)
- 财务(23537)
- 财务管理(23508)
- 农业(23249)
- 企业财务(22246)
- 技术(20792)
- 策(20498)
- 地方(19220)
- 贸(17946)
- 机构
- 学院(360919)
- 大学(355105)
- 济(143909)
- 经济(140695)
- 管理(136461)
- 研究(116797)
- 理学(115857)
- 理学院(114656)
- 管理学(112491)
- 管理学院(111799)
- 中国(93404)
- 京(75082)
- 财(72925)
- 科学(65913)
- 江(57804)
- 所(57366)
- 财经(56243)
- 中心(54656)
- 农(53275)
- 范(52961)
- 师范(52543)
- 研究所(50942)
- 经(50861)
- 北京(48272)
- 州(46790)
- 业大(46159)
- 经济学(43575)
- 院(42111)
- 技术(41798)
- 师范大学(41621)
- 基金
- 项目(224371)
- 科学(179439)
- 研究(176771)
- 基金(158868)
- 家(134524)
- 国家(133093)
- 科学基金(116445)
- 社会(110414)
- 社会科(104462)
- 社会科学(104440)
- 省(91754)
- 教育(88872)
- 基金项目(81312)
- 划(76240)
- 编号(75246)
- 自然(71767)
- 自然科(70194)
- 自然科学(70180)
- 自然科学基金(68920)
- 资助(65725)
- 成果(63386)
- 课题(55433)
- 重点(51519)
- 部(50642)
- 发(49833)
- 创(49785)
- 性(46219)
- 年(46210)
- 项目编号(46198)
- 创新(45609)
- 期刊
- 济(167739)
- 经济(167739)
- 研究(119722)
- 中国(82672)
- 教育(72643)
- 财(60073)
- 管理(56927)
- 农(51044)
- 融(46777)
- 金融(46777)
- 学报(44904)
- 科学(43524)
- 技术(39392)
- 大学(36772)
- 农业(34399)
- 学学(33235)
- 业经(29605)
- 财经(28551)
- 经济研究(26321)
- 经(24808)
- 职业(21857)
- 问题(20868)
- 业(19801)
- 技术经济(18665)
- 贸(17448)
- 现代(16847)
- 财会(16707)
- 统计(16669)
- 坛(16642)
- 论坛(16642)
共检索到571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林山
试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是强化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重要主体作用的重大举措,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整体制度安排。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出发,基于"场域—惯习—资本"框架,发现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存在产教融合场域不完善、行动者惯习消极、文化资本不对接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调整场域结构和树立内部游戏新规则以形成新场域,培养行动者职业思维、培育职业观念转变认知以养成积极惯习,提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地位以推动资本对接等对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型企业 实践理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凤华 杨广俊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紧随其后,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其中,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范畴仍然是事关产教融合型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力度的关键因素,如何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规模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制定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标准成为推动政策落地实施的当务之急。我国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近25 000家企业持续3年以上参与校企合作,为产教融合型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来源支撑,更为产教融合型企业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会丽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企业给予组合式激励,从而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这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未来五年,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真正形成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命运共同体发展,是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产业对职业教育引领作用的要求,是行业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必须通过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企业自愿申报,公平公正择优选取,先行建设后行认定,动态实施,同时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型企业 校企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健 臧志军
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是我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体现了教育逻辑、经济逻辑与政策逻辑的统一。基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存在统筹协调弱化、利益激励不足、监督评价缺失、政策法规滞后、多元参与缺位等桎梏。对此,有必要从强化统筹协调、提升利益激励、完善监督评价、落实政策法规、架构多元治理机制入手,优化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策略,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的长效机制,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持续成长。
关键词:
产教融合型企业 培育 逻辑 桎梏 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树功 艾頔
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是动员企业积极参与"双元"育人目标、破解产教融合改革深水区难题的创新举措,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变革和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产物。对于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研究,首先要明确产教融合型企业的价值定位是市场逻辑与社会逻辑相统一的经济主体,引领协同创新与产教学研用的综合活动,并发挥引领示范和退出警示作用。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动力机制既有内部的利益诱导机制,又有外部的政府推动机制、资源约束机制和市场驱动机制;其运行机制根据产教融合的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培育需要社会各界协同参与,通过构建多种融合办学模式、增加"软、硬"办学投资、校企协同创新教学产品等路径来实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克
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是各级政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抓手。面对建设培育工作中出现的校企合作形式内容比较单一、"重入库轻培育"、校企供需服务平台功能不强、向"一行多校"转型难度大、缺少长效机制等难点和问题,应从推动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校企合作、丰富培育手段提供良好服务、创新模式持续扩大企业参与规模、建立长效机制提供工作保障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质量水平,更好发挥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产学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孔韬
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新形态,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赋予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权利,明确了企业的教育主体地位,使企业能够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了职业教育现代化健康发展。借鉴发达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先进经验,我国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可以从根源——规范遴选认定、过程——规范产教融合型企业行为、成果——规范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监督评价等视角来思考其通达路径,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工作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芷莹 冉云芳 石伟平
为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逻辑思路,拟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建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分析框架。基于时间序列,按照关键性事件和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将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划分为“生产与教育相结合”“产教结合”“产教融合”三个阶段。基于政策演变,利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打开产教融合政策发展的动力“黑箱”,发现产业结构变革引发劳动力市场供求问题,开启政策议程;问题源流引发政治源流,带来国民关注和舆论反思,并在国家战略和领导人意志引导下明确政策制定方向;政策源流紧跟政治源流,获得人大提案与学者建言,开启政策之窗。基于政策文本内容,总结“产教融合”阶段政策主体、内容和导向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反思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政策内容的中央指导性和地方独到性、提升政策主体间的协调性、重视政策执行的成效性等优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冉云芳 周芷莹 潘逸
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并发挥其示范作用,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已有研究主要涉及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内涵特征、认定及遴选、群像特征、建设与培育路径、评价机制等方面。在对前沿成果和热点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发现,产教融合型企业研究的特征与不足体现在:研究成果数量不足,研究来源质量失衡;研究热点分布扩散,研究体系尚显单薄;政策关联较为密切,本土特色日益凸显。据此,建议打造异质科研队伍,夯实研究理论体系;深化实践理路探究,助推示范效应发挥;践行循证研究理念,筑牢产教研共同体。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型企业 遴选指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瑾瑜 张元宝
企业是职业教育重要的办学主体之一,其参与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对江苏省249家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意愿与行为调查发现: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意愿受感知需求、感知收益、感知成本、指令性规范、内部效能和外部条件显著影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行为受意愿和外部条件显著影响;基于政策支持的情景因素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意愿与行为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强化调解作用。基于此,提出建立明确契约关系下的弹性利益补偿机制,优化合作主体的利益分配模式;建立市场化模式下的分层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建立以行业协会组织为网络节点的中介机制,促进校企信息对称;建立内外配套的政策引导机制,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骥
"引企入校"共建生产型实践教学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项目进课堂、跟岗实习"3+2"模式、社会项目和工作室结合、轮岗实习、实训基地拓展和创新创业等多方面举措,高职教学可以实现贴近项目生产的"做中学"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内生产型实践教学基地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了实践教学,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波 杨晓蝾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目标定位模糊、教材内容单一、软硬件保障不足、校企协同不畅、考核评估不尽合理等问题,提出产教融合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完善对策:建立清晰的目标体系、建立多元的内容体系、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的协同体系、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志杰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种“产业”和“教育”“企业”和“学校”“生产”和“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跨界性”、“双主体”、动态适应等特征。在我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需要产教融合的协同支撑,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在需要。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再社会化本质,必须把握好院校制度与企业制度、技术价值与产业价值、创业与就业以及校园文化与企业(工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强化“四大对接”,即专业建设对接产业行业人才需求、课程建设对接职业岗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再社会化 四位对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士连 于泽元
知识生成作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课程的价值旨归,其内涵特质、生成机理及实践路径亟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丰富。从理论体系上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课程知识生成的核心要义在于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轴,明确知识生成的融合特征,厘清人才供需对接、产教交互赋能、学习场域跨界的生成机理。从实践层面上看,根本举措在于澄明知识构成的辩证主体,揭示知识生成的本质,建构知识生成与评价体系。
关键词:
产教融合课程知识 知识生成 产教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阳 徐灵波 朱建清 沈文
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是各级政府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任务和关键抓手。从区域层面切入,对苏州市在江苏省获批的四批78家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分析显示,这些企业呈现出大中型企业占主导,企业类型多元,产业结构彰显区域特色,资金和发展业绩突出,技术水平高等群像特征。同时,对其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现状进行统计与剖析,发现当前仍存在企业举办职业院校比例不高,企业按规模划分情况与本市企业类型和数量不对应,各产教融合型企业合作深度参差不齐等问题。针对上述特征及问题,应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共赢模式,激发企业办学活力;破除政策激励割裂问题,发挥中小企业的发展禀赋;加强宣传与引导,增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示范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