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31)
- 2023(17303)
- 2022(14452)
- 2021(13538)
- 2020(10909)
- 2019(25232)
- 2018(25128)
- 2017(46860)
- 2016(26235)
- 2015(29179)
- 2014(29667)
- 2013(28500)
- 2012(25816)
- 2011(23004)
- 2010(23167)
- 2009(20506)
- 2008(19933)
- 2007(17601)
- 2006(15178)
- 2005(13506)
- 学科
- 济(92905)
- 经济(92801)
- 管理(73920)
- 业(71340)
- 企(60199)
- 企业(60199)
- 方法(41118)
- 数学(34696)
- 数学方法(34260)
- 中国(30495)
- 农(26575)
- 业经(23473)
- 财(22649)
- 技术(22154)
- 学(21438)
- 理论(20950)
- 地方(19431)
- 制(18828)
- 农业(17749)
- 教育(16779)
- 贸(15601)
- 贸易(15585)
- 和(15370)
- 易(15134)
- 银(14993)
- 银行(14940)
- 务(14478)
- 环境(14415)
- 财务(14404)
- 财务管理(14382)
- 机构
- 学院(356306)
- 大学(354403)
- 管理(137200)
- 济(132841)
- 经济(129508)
- 研究(119053)
- 理学(118661)
- 理学院(117288)
- 管理学(115093)
- 管理学院(114434)
- 中国(84994)
- 京(75871)
- 科学(75210)
- 财(59888)
- 所(59583)
- 农(57831)
- 研究所(54560)
- 江(54206)
- 业大(54120)
- 中心(53546)
- 范(51044)
- 师范(50512)
- 财经(48114)
- 北京(47880)
- 农业(45081)
- 技术(44714)
- 院(43906)
- 经(43891)
- 州(43746)
- 师范大学(40337)
- 基金
- 项目(247478)
- 科学(194314)
- 研究(184529)
- 基金(175166)
- 家(152835)
- 国家(151475)
- 科学基金(129996)
- 社会(112788)
- 社会科(106680)
- 社会科学(106656)
- 省(100176)
- 基金项目(93015)
- 教育(89072)
- 自然(84201)
- 划(84140)
- 自然科(82282)
- 自然科学(82259)
- 自然科学基金(80777)
- 编号(76612)
- 资助(70780)
- 成果(62262)
- 重点(56345)
- 课题(55323)
- 创(54794)
- 部(53904)
- 发(53263)
- 创新(50447)
- 项目编号(46793)
- 科研(46569)
- 大学(46388)
- 期刊
- 济(145373)
- 经济(145373)
- 研究(103337)
- 中国(78592)
- 教育(59938)
- 学报(57722)
- 管理(53317)
- 农(52684)
- 科学(52268)
- 财(44982)
- 大学(43994)
- 学学(40816)
- 技术(38826)
- 农业(36870)
- 融(27809)
- 金融(27809)
- 业经(24453)
- 财经(22971)
- 经济研究(22471)
- 职业(20367)
- 图书(20248)
- 业(20142)
- 经(19697)
- 科技(19485)
- 问题(18662)
- 坛(16927)
- 论坛(16927)
- 版(16859)
- 技术经济(16785)
- 理论(15939)
共检索到523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顾平 杨祥民
指出工业设计的综合性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知识向度应是复合了艺术、科学与经济等多种成分;而专业学位的特点也表明,在开展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侧重实践性、职业化与创造力等因素的有效导入。认为工业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实行学校—企业的双轨培养制度,实行双导师指导制度,从而有效融入实践性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充分考虑其未来就业的职业化倾向。
关键词:
工业设计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炎志 徐旭雁 李仙 李晴虹
通过调研顺德区企业的需求,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划分为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四个维度,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应以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依托,以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兼顾实践动机和一般实践能力的提升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依托研究院联合培养工作的探索,提出一种新型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环环相扣的四个阶段当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娜 杨勇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领域性的特征。但由于大学长期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学术惯性",而且师资队伍也不能完全适应专业学位的培养要求。近年来,长春理工大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协作,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准确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服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支撑保障体系,从课程、师资、基地建设等多方面保障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关键词: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职业导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国瑜
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考察分析,指出实践性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点。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理实结合的师资队伍、应用导向的课程体系、基于研究的专业实践、面向实际的学位论文等方面,据此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建立专业实践基地、规范专业学位论文要求等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性的策略。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实践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国刚 董斌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研究生创造力开发的核心内容。思辨是创造性思维的灵魂,掌握科学方法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所在,而科学技术哲学对于研究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飞 刘心报 吴红斌 解光军 王磊 季斌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办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合肥工业大学以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探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两融合、三并用、六协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杜建军
基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办学实践,对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企业选择、课题选择、过程控制、培养年限、科研成果界定、知识产权归属、论文评价体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时印 朱育锋 李尚群
认为一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存在目标定位不准、各方职责不够明晰、实践环节弱化和双导师制虚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提出以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建立以职业需求(OccupationalDemand)为导向,以五方协同(Five-partycoordination)为依托,以三段融合(Three-sectionfusion)为关键,以跨域培养(Cross-domaintraining)为途径的OFTC培养模式,说明了实施此培养模式获得的经验。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OFTC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莉萍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与企业也越来越需要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各方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但从目前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加以完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莉 郭耿玉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着重突出其在实践应用层面的特点,"站——校模式"作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界的重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高校之间的紧密配合所形成的"站——校模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需进一步加以改进。
关键词:
企业工作站 专业硕士 研究生培养 实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静 陆涓
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设置是我国学位制度的重大改革,它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拓宽了渠道,但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培养起步不久,还缺乏成熟的培养机制,培养方式也没有摆脱学术型研究生的窠臼,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显性差异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专业性和应用性特点不突出、实践教学的师资与合作培养的经验缺失。因此,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从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注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邓玲玲 徐建军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社会特定职业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由于特定职业比一般职业对专门知识、技能和品性有更加严格的要求,此外还有专门职业资格要求和行业准入许可,因此在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除注重专门知识、技术、能力的培养外,还应注重职业道德等素质的培养,从而使专业学位获得者成为名副其实的职业人才。
关键词:
职业结构 职业素质 职业人才 专业学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心果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高级层次,对国家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升研究生的创造力是当前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以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改革优化当前研究生导师制入手,指明了基于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新型导师制的创建路径,旨在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造力 新型导师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海波 周洁 卢海涛
分析发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尚存诸多发展矛盾,江西财经大学以案例为载体,遵循案例驱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理实融合”能力培育、强化“持续发展”特色属性和“中国管理”精神内涵烙印的“三个驱动”变革理念,把握“用案例讲好中国管理故事”的核心,围绕Why、Who、What、When和Where五个“W”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5W”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构建起支撑该培养模式的“154”实践应用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春梅 王艳霞
认为创造力的主要成分包含了知识基础、能力和以动机为主的人格特质。指出就硕士研究生创造力培养而言,有效教学是创造力培养的基本前提。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创造力的培养:追求高阶教学目标;关注前沿与方法;激发内在动机,促进主动学习;在学业评价中提出创造力的任务标准。
关键词:
创造力 硕士研究生 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影响研究——学生个人主动性的调节作用
高职院校动漫与艺术设计专业群学生创造力培养实践与探索——基于湖南大众传媒职业学院的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及其成效研究——基于传统研究生院高校的调查
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试论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抓好专业实践环节 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服务特需 职业导向 创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重庆科技学院“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地方高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以青岛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