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8)
2023(10676)
2022(8694)
2021(8253)
2020(6428)
2019(14775)
2018(14554)
2017(24965)
2016(15100)
2015(17149)
2014(17455)
2013(16314)
2012(15707)
2011(14672)
2010(15360)
2009(13906)
2008(13741)
2007(12593)
2006(11670)
2005(11316)
作者
(42150)
(35023)
(34816)
(33320)
(22332)
(16889)
(15905)
(13789)
(13558)
(12901)
(12121)
(11882)
(11494)
(11464)
(11199)
(11033)
(10590)
(10386)
(10364)
(10230)
(9447)
(8888)
(8540)
(8362)
(8265)
(7906)
(7899)
(7875)
(7352)
(7116)
学科
(54491)
经济(54392)
管理(32211)
(29430)
中国(25549)
教育(22197)
(21356)
企业(21356)
地方(18944)
(18204)
(16776)
理论(13822)
业经(13810)
(13219)
方法(12721)
(12422)
农业(12253)
(11651)
银行(11622)
(11399)
(11335)
金融(11335)
(11072)
教学(10611)
地方经济(10307)
数学(9934)
发展(9765)
数学方法(9678)
(9638)
技术(9254)
机构
大学(204156)
学院(202496)
研究(80503)
(72134)
经济(70055)
管理(62626)
中国(57393)
理学(50572)
理学院(49766)
管理学(48601)
科学(48255)
管理学院(48187)
(47426)
(41654)
(40328)
师范(39999)
研究所(37172)
教育(37122)
(36974)
(36910)
中心(35997)
(34475)
师范大学(32383)
北京(31989)
(29654)
(29096)
技术(28847)
业大(27092)
财经(26808)
(26718)
基金
项目(120105)
研究(98199)
科学(93174)
基金(78247)
(67519)
国家(66656)
社会(57169)
科学基金(54485)
社会科(53549)
社会科学(53544)
教育(53115)
(50576)
编号(43992)
(43844)
成果(40455)
基金项目(39068)
课题(35911)
(32375)
资助(31750)
自然(31055)
(30454)
自然科(30190)
自然科学(30182)
自然科学基金(29592)
重点(29381)
(26898)
规划(26230)
发展(26195)
(25938)
(25689)
期刊
(97380)
经济(97380)
研究(76562)
教育(64488)
中国(63382)
(34146)
学报(31446)
科学(27984)
(27921)
管理(25999)
大学(24884)
技术(23645)
农业(23043)
(23023)
金融(23023)
学学(21213)
职业(18306)
业经(16595)
经济研究(14197)
图书(14134)
财经(13881)
(12809)
论坛(12809)
技术教育(12395)
职业技术(12395)
职业技术教育(12395)
(12213)
问题(12192)
(12097)
(11436)
共检索到355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晓  
实践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行为逻辑,应当成为当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基与理念,也为职业教育赋予了新的时代意蕴与丰富内涵。基于实践哲学指导的职业教育发展,更需要我们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进行全面的审视,必须兼顾终身教育与人的终身发展、正式与非正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协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均衡,兼顾职业教育的长期与短期目标等内部结构的要素与博弈。在指导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上,认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环境,做出一系列基于解决现实实践困境的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蒙成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主题和方向,然而,学界对于职业教育质量的概念与质量观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误解。职业教育领域长期奉行的质量概念与质量观是从工商业领域直接移植过来的,信奉理性主义、客观主义、工具主义和测量主义。这样的质量观对质量提升活动的主体、动力、条件的设定不符合质量实践的真实图景,也会误导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实践哲学认为,实践具有整体性,不仅包括活动的目标、任务、路径、策略,还涵盖了主体、目的、动力、条件等基本维度。普通人的日常实践主要不是由理性思维、理论知识规定的原则支配的,其行为更多是受利益、习惯、情感以及环境提供给他的意识形态或其他因素的驱动和支配。生产劳动是人类基本的社会实践,既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是价值的源泉。以此观照,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实践,职业教育质量观应当具有教育性、价值性、整体性、历史性,应当以师生的利益与发展诉求为出发点,并且将质量活动的场域与惯习作为重要的元素。只有超越习以为常的、基于外部标准的、依靠评价和监管的质量观,进而确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才能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有效路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龙雪津  
技术哲学作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认识,本文在解释了什么是技术哲学和区别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认为技术哲学应该是职业教育主要的哲学基础之一,并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进行辩证论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凌洁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7期中撰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运营机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该机制的弊端所在,并从经济学维度考量了该机制,最后对该机制进行了创新展望。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要有技术合作和教育合作两项内容,具体包括三种模式:校企合作,培养订单生;企业委托学校培训自己的员工;学校企业共同开发。其目标是充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建华  陈建华  
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广义来理解,其指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变迁,从狭义来理解,其指职业教育内部结构各因素走向合理性、科学化、制度化的发展过程。当前,我国应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制度化理论为指导,提高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对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毕诚  宋荐戈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哲学思考——读张腾霄《教育哲学漫谈》●毕诚宋荐戈张腾霄撰著的《教育哲学漫谈》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以朴实而稳健的洗炼笔法分14章对什么是教育哲学、东西方教育哲学发展史的脉络与特点、教育与政治及经济的关系、教育与遗传及环境的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谷峪  姚树伟  王冰  
职业教育要体现民生意义上的普遍性公平,职业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既受社会客观因素的限制,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既有赖于人们思想觉悟的逐步提高、道德修养的渐次完善,更需要各种机制、环境提供保障与约束。公平的法律环境、行政环境、市场环境共同构成了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在以公平理念为基础的法律环境、行政环境、市场环境下发展职业教育,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曾茂林  
将政治的力、经济的利、教育的理相互融合来分析教育问题,以此审视中国职业教育哲学精神,经历了工匠大师墨子"生利"说的孕育与儒家主流"分利"说的压抑;到被边缘化的地主阶级"经世致用"教育哲学的"生利"呐喊;再到洋务运动主政者的"分利"为本,"生利"为用的职业教育哲学精神演变。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从国家富强的高度弘扬职业教育生利的实用主义哲学精神,民国以学制方式予以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新中国,站在为民谋利的立场,将职业教育生利哲学精神推向深入,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生利路径。面对产业升级、国家间技术竞争加剧,以传授高精尖技术和培养创业人才为核心的"创利"职业教育逐渐兴起,以"创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平利  
如果"职业教育"与"企业训练"在理念上无本质区别,职业教育就成为企业训练在学校的延伸,这是一种与职业教育根本属性相悖的"训练性职业教育"现象。本文从职业教育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出发,分析"训练性职业教育"和"教育性职业教育"的本质区别,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应当理性寻找技术哲学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哲学基础,将陶冶教养、启迪灵性和发展个性贯穿于"教育性职业教育"的始终,将培养达到"自由境界"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包庆德  董华  
适度人口理论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果进一步考察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不难发现人口特质在可持续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 ,特别是其空间分布特征更具有现实意义。认定全方位适度人口的目标追求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基本实现途径。而全方位适度人口目标的实现则依赖于人口的合理生产 ,如何做到合理生产我们给出生态哲学维度 ,提出人口生态生产 ,即人口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在生物学与社会学层面上始终贯彻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生态化的原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庆发  
本文从哲学思考的视角出发,分别就职业教育的现代意义、职业教育课程面临的客观新情况与主要问题、重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路径与思路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进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做强高职教育的持续过程。做强高职教育一是强化类型、强调特色,二是强化功能、强调内涵,全面地推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在高职领域充分而个性的展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可以从历史起点、理论起点、策略起点的角度思考,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依据可以从高职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与教育发展内部结构优化的匹配、与国际职业教育成熟经验的匹配的角度观照,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由发展基本理念、发展动力机制、发展特定方式、发展结构优化、发展资源配置、发展制度创新、发展理性追求等要素构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琦  
我国高职教育在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存在着一些争议,有必要从探究高职教育发展的逻辑入手,归纳与分析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社会人与职业人、人文与技术、教育与培训、学校与企业、多样化与模式化等悖论,进而更好地理解高职教育发展的使命。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胡晓登  
旨在缩小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区域发展表层协调"与"区域发展深层不协调"等问题。"区域发展深层不协调"的实践对传统区域发展理论提出了质疑。实践是检验一切的唯一标准。应当以中国区域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哲学的高度为中国区域发展理论追加人本要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炯坪  梁燕  
以“双高计划”为契机,通过建立类型特色、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终身教育四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对“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中期自评报告中的“特色经验与做法”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各建设单位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可参考、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但在纵向体系化建设、横向产教融合深化、专业群建设、高水平师资引培、平台运行以及育训并举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急需在激发融合融通新活力、夯实专业群建设基石、提高协同创新平台能效、健全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等方面进一步主动作为,以期为持续推进“双高计划”建设提供参考,助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