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6)
- 2023(7812)
- 2022(6501)
- 2021(6217)
- 2020(5152)
- 2019(11418)
- 2018(11427)
- 2017(20120)
- 2016(11162)
- 2015(12542)
- 2014(11956)
- 2013(10902)
- 2012(9947)
- 2011(8732)
- 2010(9234)
- 2009(8097)
- 2008(7987)
- 2007(7180)
- 2006(6125)
- 2005(5304)
- 学科
- 济(38110)
- 经济(38085)
- 管理(36405)
- 业(35032)
- 企(31938)
- 企业(31938)
- 方法(19862)
- 数学(17206)
- 数学方法(16713)
- 技术(16281)
- 技术管理(11821)
- 理论(11540)
- 中国(11381)
- 业经(9433)
- 教学(9272)
- 农(9085)
- 财(8392)
- 教育(7834)
- 学(7363)
- 划(6701)
- 制(6619)
- 地方(6554)
- 银(6326)
- 银行(6309)
- 农业(6163)
- 学法(6122)
- 教学法(6122)
- 策(6102)
- 行(5971)
- 和(5861)
- 机构
- 学院(144170)
- 大学(141203)
- 管理(57584)
- 济(52138)
- 经济(50827)
- 理学(49771)
- 理学院(49247)
- 管理学(47917)
- 管理学院(47637)
- 研究(44786)
- 中国(33122)
- 京(29928)
- 科学(28227)
- 江(23298)
- 财(23013)
- 所(21537)
- 中心(21275)
- 技术(20925)
- 业大(20841)
- 农(20819)
- 范(19729)
- 研究所(19606)
- 师范(19490)
- 北京(18995)
- 州(18882)
- 财经(17999)
- 院(16918)
- 职业(16361)
- 经(16348)
- 农业(16058)
- 基金
- 项目(99801)
- 科学(79385)
- 研究(75620)
- 基金(68961)
- 家(59980)
- 国家(59412)
- 科学基金(52294)
- 社会(45555)
- 省(43296)
- 社会科(43142)
- 社会科学(43133)
- 教育(38769)
- 基金项目(35749)
- 划(35439)
- 自然(33883)
- 自然科(33267)
- 自然科学(33262)
- 自然科学基金(32647)
- 编号(31342)
- 资助(28006)
- 创(27480)
- 成果(24962)
- 创新(24506)
- 课题(23796)
- 重点(23097)
- 发(20984)
- 部(20972)
- 年(19581)
- 项目编号(19553)
- 大学(19401)
共检索到218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广元 李永平 刘云利
如何独辟蹊径,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否达成的关键。应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性,作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以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广元 李永平 刘云利
如何独辟蹊径,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否达成的关键。应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性,作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以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宁兴旺
市场经济潮流下的竞争激烈化和信息科技发展的高速化条件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逐步为社会所重视,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则是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培养其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本文通过诠释应用型人才培养,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出发,探究如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对于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大学生 科技创新 能力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柯勤飞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围绕应用创新来确定自身发展的方向定位,将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作为使命追求。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以能够在真实情境下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为典型特征,涵盖价值观念、能力体系和知识结构等多方面的融会贯通。培养这一类人才,需要从教育产出的角度梳理和聚焦其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树立思教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创教融合、通专融合和跨学科交叉融合等理念,综合运用多种实践策略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毅坚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我国逐渐建立起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分类办学体制。学术型人才在精英教育阶段已积累丰富经验,技能型人才在政策推动下已取得一定成果,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还不够明确。地方工科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敏
为了适应新时期公安机关对警务人才的迫切需求,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以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为契机,深化警察职业教育改革,探索创新应用型、复合型警务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伟 李雪洁 田春艳 王英哲 刘宪杰 姜洋 刘俊鹏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新时期高校发展转型的重要路径,涉海类高校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研究分析了我国涉海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中的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设置与时代发展不协同;课程体系与结构缺乏系统设计;教师队伍建设不匹配等。研究提出要以向应用型转型为契机,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应用型特色专业群;以协同育人为重要机制,构建育人工作新格局;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重要支撑,加强"三个平台"建设;以教师队伍为核心要素,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等具体改革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艳兰 鄢小兵
对西方经济学课程传统教学方式与创新教学方式进行对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层面展开分析,结合对十几所高校的考察,以及对湖北省六所独立学院的实证数据分析形成如下共识:吸引学生参与是关键,教师的学识与付出是保障,校方支持是动力,方法多元化是手段,网络平台是途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牛鸿蕾
基于经济社会对房地产人才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提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目标的定位与总体要求,并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分析房地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从理念创新、目标调整、体系构建、措施保障等方面介绍该校房地产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关键词:
房地产专业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体系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宇飞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已是大势所趋。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中,应用型院校一方面应坚持本质定位、分类定位、创新定位的基本原则,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应正确把握应用型院校的本质与特殊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应用型院校国际化进程,保证应用型院校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同时,应用型院校应坚持构建完善的自我实现机制、创新动力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会评价机制,保障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应用型院校 管理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士中
"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培养理念,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理念支撑。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坚持将校地互动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行业学院与传统的专业学院双核联动,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支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永红 刘燕 石建炜 徐德斌
研究表明,关键能力对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职业调整和变换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应用型本科教育却存在关键能力培养课程缺乏、教学方法落后、教师素质能力不高等问题。对此,应采取制定相应法规、完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教师引进渠道、改革评价机制等对策,加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关键能力培养。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关键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兵 赵国英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规模基本形成,在经历了扩招、改善办学条件,满足基本的办学需要的发展之后,发展的核心问题已转为提高质量,进而建立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制度和大学文化。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转变,为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唐山学院一直以来遵循一切服务于人才培养,一切为提高质量提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国珍 马学军 徐滤非
为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体系结构,研制了一种新型电力电子实践创新平台。平台由高校任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设计制作,强化了实践教学改革,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联系,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分析、设计和调试电力电子电路的实际操作能力,充分激发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创新平台已应用于电力电子课程实践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守刚
当下国家高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科技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因此,应用型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刘贤伟、马永红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科技人力资本视角下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一书从科技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考察试点工作在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的现状,通过借鉴社会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