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9)
2023(4783)
2022(3981)
2021(3987)
2020(3058)
2019(7149)
2018(7202)
2017(12458)
2016(7396)
2015(8475)
2014(8338)
2013(8044)
2012(7954)
2011(7145)
2010(7616)
2009(7055)
2008(7273)
2007(6883)
2006(6236)
2005(5955)
作者
(20987)
(17369)
(17158)
(16684)
(11307)
(8570)
(8007)
(6900)
(6579)
(6576)
(6025)
(5953)
(5766)
(5740)
(5513)
(5461)
(5215)
(5186)
(5139)
(5053)
(4530)
(4249)
(4244)
(4158)
(3994)
(3925)
(3916)
(3891)
(3553)
(3535)
学科
(25011)
经济(24970)
管理(22187)
(16126)
(14094)
企业(14094)
(11447)
贸易(11432)
(11282)
(10829)
方法(10406)
中国(8792)
理论(8375)
(8176)
数学(7969)
(7814)
出口(7813)
出口贸易(7813)
数学方法(7741)
教育(7709)
教学(7368)
(7334)
(6929)
(6434)
人事(5739)
人事管理(5739)
业经(5658)
(4571)
银行(4565)
(4524)
机构
大学(106596)
学院(102865)
(37483)
经济(36417)
研究(34349)
管理(33743)
中国(27845)
理学(27552)
理学院(27130)
管理学(26400)
管理学院(26216)
(23846)
(20933)
科学(20726)
(18898)
(17917)
师范(17756)
(17595)
中心(16495)
财经(15432)
北京(15388)
研究所(15380)
(15224)
(14728)
师范大学(14359)
(13918)
教育(13415)
技术(13135)
业大(12498)
(12244)
基金
项目(58756)
研究(46725)
科学(45430)
基金(40698)
(34688)
国家(34324)
科学基金(28898)
社会(27821)
社会科(26131)
社会科学(26123)
教育(24788)
(22603)
基金项目(20356)
编号(20033)
(19339)
成果(18682)
资助(17298)
自然(17204)
自然科(16858)
自然科学(16855)
自然科学基金(16566)
课题(15308)
(13766)
重点(13524)
(13135)
大学(12427)
教育部(12281)
项目编号(12206)
(12166)
(11657)
期刊
(48282)
经济(48282)
研究(36907)
中国(32009)
教育(26340)
(18009)
学报(17883)
管理(15631)
科学(14563)
大学(14305)
(14014)
学学(12520)
技术(11767)
(10294)
金融(10294)
图书(9890)
财经(9409)
农业(9242)
(8626)
(8219)
书馆(7602)
图书馆(7602)
国际(7161)
职业(6967)
经济研究(6844)
问题(6832)
业经(6229)
(6111)
论坛(6111)
(5857)
共检索到183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翠蓉  韦洪涛  
根据学习目的,工作场所中的员工学习可分为适应性学习与发展性学习,根据个体认知与反思活动的参与程度,适应性学习分为基于技能的行动与基于规则的行动,发展性学习分为基于知识的行动与反思行动。在工作场所中,员工学习形式多样、无所不在,是从基于技能的行动到基于反思的行动间的循环往复,是适应性学习与发展性学习间的循环往复。这一理论对企业的启示意义在于,营造和谐环境,注重员工基本技能的掌握;在稳定中鼓励员工创新发展;加强不同部门和员工间互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薛暮桥回忆录》1996年7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书35万字,不仅记录了薛暮桥先生90多年的经历,也反映了新中国经济和经济思想发展的脉络,对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为庆贺这一重要文献的出版,《管理世界》、《改革》和《经济研究》三家杂志社于1997年1月25日,在北京举行了《薛暮桥回忆录》座谈会。现将薛暮桥、刘国光、苏星在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及本刊记者的报道发表于下,以飨读者。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策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薇  
本文建立在情绪事件理论(affective events theory)及扩大和建立理论(broaden and build theory)的基础上,从员工情绪的视角,探讨了变革型领导促进工作场所中员工学习的过程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两个研究对假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一在不同的时间点对变量进行测量,采用92名企业员工的时间间隔数据;研究二扩大了样本来源,采用356名来自不同企业员工的截面数据。研究结果得出:变革型领导行为通过高激发积极情绪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工作场所员工学习;员工的情绪智力对变革型领导与高激发积极情绪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对于情绪智力较高的员工,变革型领导行为对高激发积极情绪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员工情绪智力对高激发积极情绪与员工学习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对于情绪智力较高的员工,高激发积极情绪对员工学习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书涵  
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研究领域,工作场所学习日益受到诸多研究者的关注。《工作场所学习:有效实践的策略》系统探讨了工作场所学习概念、工作场所学习策略、工作场所学习课程模式和工作场所学习的管理,有利于成人教育和学习领域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深入,拓宽了成人学习理论的研究范畴和学术成果。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茂荣  黄健  
在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工作场所学习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研究领域。然而,如何界定工作场所学习是该领域的根本问题。受个体认知学习理论根深蒂固的影响,不少人将工作场所学习理解为"非正式学习"、"与工作相关及为了工作的学习"或"发生在工作场所中的学习",而忽视了它"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学习和依靠实践学习"的本质特征。根据"基于实践的取向"的思想,工作场所学习可以被重新界定为发生在"工作实践场"中的学习,它重在发展参与工作实践所必需的胜任能力,并且参与实践本身是创造、获取、转化和重构"实践中的知识"以及维持实践、变革实践的方式。对这一概念的反思、追问与再构,有助于对工作场所学习领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云绍辉  
工作场所学习是一个个人、团队、组织在解决问题和改善绩效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工作场所学习的特征体现为非正式性、经验性、合作性、环境制约性,工作场所学习的形式最早被划分为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但目前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点。工作场所学习的影响因素有两种不同的视角,即关注沟通与信息技术层面的促进因素与关注工作场所学习的原始驱动力。国外的实证研究表明,工作场所学习的价值体现为有助于提升工作满意度,并对生产力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丁刚  王利敏  
针对员工投入不足现象,本文从员工忽略行为切入,界定了忽略行为的内涵,剖析了工作不满意、自我效能感低等员工忽略行为诱因,指出忽略行为导致企业效率低下等结果,并提出相应规避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伟  钱玉凤  郭睿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科学技术不断变革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工作场所下企业员工的合作学习已经受到了广大学习者的关注。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促进企业员工知识技能的快速掌握,促进企业的发展等方面体现出日益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其概念的解读,阐述其现实价值,并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促进实施工作场所下企业员工的合作学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薇  向姝婷  
组织层面情境因素对组织结果的有效性已经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员工感知到的组织高参与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学习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个体与环境匹配的过程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收集306组员工与领导的配对数据,研究发现,员工对个体与岗位匹配、个体与组织匹配的感受在高参与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学习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组织在管理过程中更多采取高参与性措施,员工感觉自身与岗位工作及组织的匹配程度越高,进而会在工作中表现出越多的学习行为。另外,领导对员工与岗位匹配、员工与组织匹配的评价在高参与人力资源实践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龚洋冉  陈昊  
利用323对员工与上司的配对数据,从权变视角探讨了员工道德观对员工在工作场所中角色外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越轨行为)的作用机制,并考察了直属上司的辱虐管理在这一机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员工行为受其道德观的指引,道德观水平较高的员工更倾向于执行组织公民行为且更不倾向于执行组织越轨行为;反之亦然;辱虐管理在这一机制中起负向调节作用。最后指出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于文浩  王柏权  魏志慧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工作场所自然成为学习的重要空间。一般而言,工作场所学习的时间比学校学习的时间还要漫长,因此,对工作场所学习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个体可以通过工作场所学习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其生涯的发展;组织可以通过工作场所学习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和实现其持续性发展;当社会的经济和结构处于转型阶段,工作场所学习更成为促进个体和组织适应环境变化和主动创新的重要措施。借在美国学习的机会,笔者访谈了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著名学者雅各布斯(Ronald L.Jacobs)博士,他在访谈中论述了多个与人力资源开发专业相关的问题,并认为工作场所学习与绩效咨询是人力资源开发重要的实践领域,他整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瑾劼  
在信息技术普及化、全球化大行其道的当今世界,人类已逐渐远离机器的轰鸣声,昂首步入以"知识型经济"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在此背景下,"工作活动"方式、意义及价值的实质性变革不断地重构着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间的关系。以"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 learning)为代表,凸显后现代性思想精髓的,反传统、反制度化、重过程、重情境的学习理论对传统职业教育结构和职业学习范式发起了有力的冲击。试图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透过工作场所学习梳理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间关系的演进历程,从而揭示当下职业教育回归工作世界的历史诉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淳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重要的环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工学结合,有利于学生顺利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更有利于学生在本专业内顺利就业。以高职院校开展基于真实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研究为切入点,站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层面上总结经验,期望对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做出贡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吕梦捷  
本文以劳动过程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国有钢铁企业工作场所层面员工参与机制实施过程中管理方与员工的互动及员工对现有参与机制的认同。基于在G钢工作场所中的调研,笔者发现,原有职工民主管理的发展和多种直接参与机制的引入使得员工参与方式广泛分布于生产和管理的决策过程中,但参与程度较低;员工对现有参与机制表现出相对较高的认同度,这种较高的认同度来自于"父爱主义"福利传统的影响;现有参与机制并不能满足员工对发言权的诉求,员工更容易在正式参与框架之外发出声音或诉诸行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