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3)
2023(5143)
2022(4011)
2021(3797)
2020(2854)
2019(6328)
2018(6637)
2017(10936)
2016(6755)
2015(7782)
2014(8090)
2013(7168)
2012(6629)
2011(5955)
2010(6010)
2009(5200)
2008(4978)
2007(4529)
2006(3887)
2005(3533)
作者
(18410)
(15202)
(15054)
(14460)
(9530)
(7168)
(7063)
(6076)
(5999)
(5626)
(5162)
(5161)
(4904)
(4860)
(4850)
(4730)
(4678)
(4646)
(4518)
(4301)
(3999)
(3820)
(3720)
(3693)
(3606)
(3424)
(3416)
(3363)
(3311)
(3209)
学科
(16400)
经济(16360)
管理(14745)
(10690)
(8408)
企业(8408)
理论(7532)
教学(7406)
中国(7237)
教育(6659)
(6412)
(6395)
(6068)
(5665)
学法(4929)
教学法(4929)
(4810)
业经(4497)
(4113)
方法(4100)
银行(4100)
学理(4087)
学理论(4087)
农业(4052)
地方(4001)
(3999)
(3953)
金融(3946)
体制(3310)
(3170)
机构
学院(84033)
大学(81928)
研究(30955)
管理(25172)
(24685)
经济(23724)
中国(21979)
理学(20549)
理学院(20208)
科学(19676)
管理学(19608)
管理学院(19428)
(18699)
(16455)
师范(16245)
(16146)
(15593)
(15403)
技术(15249)
中心(14398)
教育(14253)
研究所(14151)
(13267)
职业(13233)
师范大学(12775)
业大(12673)
农业(12550)
(12099)
北京(12050)
(11724)
基金
项目(55073)
研究(45708)
科学(41769)
基金(34437)
(30270)
国家(29909)
教育(25305)
社会(24496)
科学基金(24301)
(24149)
社会科(22853)
社会科学(22850)
编号(21554)
(20507)
成果(19590)
课题(17390)
基金项目(17187)
(15058)
自然(14208)
自然科(13848)
自然科学(13842)
资助(13821)
自然科学基金(13576)
重点(13326)
项目编号(12681)
(12330)
(12017)
(11952)
规划(11883)
(11827)
期刊
(31837)
经济(31837)
教育(29179)
研究(27630)
中国(27129)
(15654)
学报(15048)
科学(11962)
技术(11673)
大学(11454)
(10937)
管理(10444)
农业(10384)
学学(10181)
职业(9965)
(7339)
金融(7339)
技术教育(6647)
职业技术(6647)
职业技术教育(6647)
图书(6392)
业经(5941)
(5623)
论坛(5623)
(5379)
(4984)
财经(4699)
经济研究(4680)
书馆(4610)
图书馆(4610)
共检索到139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子建  邱德峰  
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形成和发展是在特定情境下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而实现的,实践共同体(CoPs)为理解这种动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多元的实践共同体中,专家和新手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LPP)"成为充分的或边缘性参与者。实践共同体概念的演变对教师专业发展及身份认同亦有新的启示。培育实践共同体的关键在于减少基于成员背景的差异和偏见,使其成为专业知识工作者,同时利用科技将实践共同体转变为拥有良好知识管理机制的知识共同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宁宁  曾红  
教师实践共同体无论对于学校教育还是社会发展乃至对于教师专业自身的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本文从建立实践共同体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联系入手,阐述了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在创建实践共同体的知识共享机制、学习机制、反思机制、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青春  
基于实践教学需求的共同体建构,应当契合实践需求的立身之本,恪守平等对话的基本准则以及生成交流舞台的实体存在。但是,当前基于实践教学需求的共同体建构面临教师专业发展内在诉求的淡漠、教师专业发展和谐氛围的缺失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渠道的单一化等现实困境。对此,需要注重群体学习平台搭建与内在诉求的激发、专业发展平台构筑与合作文化的营造以及教研一体化形塑与任务导向平台的打造,强化基于实践教学需求的共同体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鹃  
运用文献资料结合逻辑分析法,对美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实践模式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认为,美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实践模式(PDS),即专业发展学校模式。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共同协定目标并通力决策;第二,注重各方合作学习与实践共享;第三,建立带有渐进性的标准化评估体系。这为我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第一,协商制定方案和计划,致力于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第二,促进集体协作,实现实践成果共享;第三,建立健全的评估体系,促进教师共同体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枬  顾洋  
教师专业共同体对于教师个体和团体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核心特征既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也是一个合作共同体。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一要形成"共同体的愿景",二要营造"共同体的文化",三要体认"共同体的身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平  刘敏  
培养合格教师、培训在职教师、研究教育问题、服务中小学和教师,是师范大学的基本功能。作为师范院校要以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为己任,创设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基于此,致力于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从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创新培训模式,构建教师培训开放体系,坚持研训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初步形成了"1+5"师德提升培训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萍  
实践共同体比学习型组织更能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一个优秀的共同体应当是一个有能力促成成员广泛合作的共同体。从构建实践共同体情境学习平台入手,弥补当下教师培训脱离教学实践情境的缺陷。"实践共同体"倡导为"学习而设计"的理念,关注学习活动设计和管理,并以共同体之间交流互动和知识共享为基础,突出学习者的积极性、参与性和自主性,进而形成学习者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甚至是创造性学习的良性氛围。与教学团队、项目团队和教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宋萍萍  
当前学界关于教师实践共同体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存在诸多争论。本研究从教师在实践共同体中的互动关系、共同体中的冲突与异质性意见、教师个体与学校领导者在实践共同体中的角色以及实践共同体对教师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对实践共同体内涵与理念中的模糊与争议之处进行了审视与反思。事实上,在实践共同体这一理念之下,蕴含着多元复杂的实践形态。为更好地发挥实践共同体的作用,未来研究需要加强对实践共同体内部教师互动合作过程的考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牛利华  
教师专业共同体是建立在教师专业化浪潮的基础之上,以学校为基地,以教育实践为载体,以共同学习、研讨为形式,在团体情境中通过相互沟通与交流最终实现团体成长的提高性组织。它是以求知和育人为基本活动内容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其本身表征了一种共生意识与智慧,是对教师个人主义文化的匡正与补充。在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创建上,应当明确共同体目标,形成平等、民主的参与规则,并要谨防共同体内部的矛盾与分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瑶珍  
生态变革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观超越了只从教师个体层面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单一视角,注重从文化、组织或制度的层面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建构教师专业共同体。本文以教师专业共同体理论为基础,分析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专业共同体的诉求,立足于建立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四大基石,阐述如何促进和支持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成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正江  
有学者预言,"21世纪的学校应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课堂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自然更有理由成为学习的共同体。然则,什么是学习共同体?现有的课堂是否已经是学习的共同体?如果不是的话,我们是否有必要把课堂建设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怎样做才能迈向课堂学习共同体?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逐一的解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雪飞  
本文探讨了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有机团结”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的社会学洞察力分析教师专业共同构建中需要注意的两个维度——专业发展的维度和关系连结的维度,并考量了实现教师专业共同体“有机团结”的路径,以期从社会学角度对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和谐发展做出另一种思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静  常海洋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要求建立融洽、和谐的合作氛围,以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念为纽带,提倡赋予教师领导权力,追求以规则为保障的制度关系。由于一些组织或群体对专业学习共同体内涵把握不当导致概念泛化,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特质误读导致实践偏差。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应当营造包容冲突的合作氛围,追求涵盖个人愿景的共同愿景,提高教师"共享性领导"的意识,建构以情感为纽带的身份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雪飞  骆徽  
知识共享既是教师专业共同体发展的外在要求,也是教师个体必备的内在质素,但是脱离了一定质与量的社会互动作为其基础,脱离了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知识共享是难以达成的。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促发教师的知识共享机会、意愿和能力,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知识共享包括对于知识创新至关重要的隐性知识共享。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元涛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强调共识与分享,但并不刻意追求"同质化"。在共同体的实践中,应当克服简单的"加法逻辑",以免造成学校组织机构大量增生、功能冲突、效能低下;应当在教师学习、学校深度变革和学生学业成就提升等多重目的之间实现有效聚合,而非离散设计。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要求教师建立清晰的专业自觉,重构自我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教师自我和外部支持性环境应致力于保护教师的独立思考,拒绝教学实践的技术化和平庸化;鼓励不同的参与者通过"跨界学习"促进"精彩观念的诞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