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1)
2022(12)
2019(20)
2018(18)
2017(42)
2016(17)
2015(26)
2014(20)
2013(22)
2012(28)
2011(33)
2010(30)
2009(13)
2008(27)
2007(23)
2006(15)
2005(25)
2004(25)
2003(26)
2002(17)
作者
(79)
(57)
(52)
(49)
(38)
(34)
(33)
(31)
(25)
(23)
(23)
(22)
(22)
(21)
(20)
(20)
(17)
(17)
(16)
(16)
(16)
(15)
(15)
(14)
(13)
(13)
(13)
(13)
(13)
(12)
学科
(126)
(122)
经济(122)
(89)
(84)
企业(84)
管理(76)
(60)
(53)
所有(51)
所有制(51)
社会(51)
体制(50)
中国(36)
(36)
(32)
业经(31)
形式(31)
(30)
银行(30)
主义(29)
(28)
社会主义(28)
财务(28)
财务管理(28)
企业财务(27)
社会主义所有制(27)
农业(26)
方法(24)
(24)
机构
学院(410)
大学(389)
(200)
经济(196)
研究(152)
(141)
中国(134)
管理(132)
财经(113)
理学(109)
理学院(108)
管理学(104)
管理学院(104)
(103)
财经大学(94)
(90)
(87)
研究所(73)
经济学(70)
北京(66)
科学(62)
中心(61)
经济学院(58)
(56)
(56)
(56)
(53)
(51)
经济研究(48)
社会(47)
基金
项目(206)
基金(161)
科学(158)
研究(153)
(140)
国家(138)
科学基金(110)
社会(92)
社会科(89)
社会科学(89)
基金项目(87)
教育(78)
成果(76)
自然(69)
自然科(67)
自然科学(67)
自然科学基金(67)
(63)
资助(62)
(59)
编号(56)
(56)
(55)
(53)
教育部(53)
(51)
(51)
阶段(51)
社科(48)
阶段性(48)
期刊
(285)
经济(285)
研究(156)
(121)
中国(108)
管理(62)
财经(62)
科学(58)
学报(57)
(56)
(54)
大学(43)
改革(43)
(43)
学学(40)
会计(39)
(39)
金融(39)
经济研究(37)
业经(36)
问题(34)
教育(31)
(30)
体制(30)
(30)
经济学(30)
(30)
农业(28)
(27)
世界(26)
共检索到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葛家澍  
本文以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为样板,探讨财务会计与报告概念框架的意义、性质和作用,阐述财务会计目标和其他基本概念的各自作用,提出分两步走制定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设想和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长中  
本文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出台的背景分析以及对会计规范体系的形式和实质问题地探讨 ,阐明了《企业会计制度》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核心是 :形式是前提、是条件 ,实质是核心、是根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香兰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剖析 实质重于形式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于1970年发布的第四号公告,“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中,APB认为,财务会计应该强调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论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是否不同于其经济实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1989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江金锁  胡焱鑫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国际会计准则》的一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我国刚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表示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这一原则,这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那么,什么是实质重于形式?该原则如何运用,与相关的会计其他基本原则又如何区别,运用时又该注意那些问题?本文对此作简要回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郭爱武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会计人员注重经济业务的实质,从而编制出更高质量的财务报表,为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可靠和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以利于加强我国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我国企业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进一步为国际资本市场所接受,降低我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筹资成本。“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存在与其他会计原则相协调及防止被滥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道德素质,把握好运用该原则的尺度,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等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朝晖  
新经济条件下 ,会计改革出现一系列重大突破 ,其中之一就是在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本文从国内外环境因素和原会计制度的缺陷等方面分析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新原则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举措。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德礼  
法务会计(Forensic Accounting)一般是指为处理涉及财产权益的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项依法提供专业支持的一类会计活动。法务会计的基本功能是将会计语言转换为法律语言,从而实现会计与法律之间的有效沟通。这种沟通之所以能够成立,根本原因在于法律语言和会计语言在经济实质上是相通的。然而专业语言的形成,难免会有"独立范畴倾向",从而对于实质可能有一定的歪曲。在"形式"不能反映产权关系的"本质",可能阻碍产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窦艳丽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实际上已经将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纳入到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并对会计核算行为予以规范。文章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该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以期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进一步进行完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忠  
本文从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分析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剖析了在会计核算中实质与形式不符的事项 ,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冬晓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实际上已经将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纳入到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并对会计核算行为予以规范。本文即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该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以期对实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马永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我国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引入的新的一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业内人士通常将其称为"第十三项原则"。与以往相比,在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更加强调和注重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在《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中将其纳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之中,在部分具体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或披露环节更加提倡并强调该原则的运用。本文拟就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对该原则的运用作一疏理和剖析,以帮助读者加深对该原则实质内涵的理解,进而在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更加充分地运用该原则来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宁燕妮  
自21世纪,世界经济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发展模式超越传统的经济模式,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潜在风险越来越大。尤其是我国经济持续深化改革,各种新兴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增强公司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加大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披露。在财务会计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要借鉴传统会计的做法,以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为了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叶佳艺  彭启蕾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中常常被专业税务人士(包括税务官员、税务律师、税务顾问、税务会计等)提及并且运用,但其适用范围一直以来却存在诸多争议。比如,在投资行业中,经常会涉及"明股实债"的投资方式,对于其税收实质究竟是股权抑或债权,各方常常争论不休。有观点认为,只有引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为判断的依据,才足够对其最终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