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18)
- 2023(4938)
- 2022(4286)
- 2021(4020)
- 2020(3471)
- 2019(7921)
- 2018(7728)
- 2017(15635)
- 2016(8741)
- 2015(9429)
- 2014(9461)
- 2013(9557)
- 2012(8938)
- 2011(8079)
- 2010(8172)
- 2009(7590)
- 2008(7920)
- 2007(6974)
- 2006(6249)
- 2005(5665)
- 学科
- 济(33226)
- 经济(33178)
- 业(24665)
- 管理(24504)
- 税(21612)
- 企(20686)
- 企业(20686)
- 税收(20174)
- 收(20008)
- 方法(16693)
- 数学(14525)
- 数学方法(14347)
- 财(14048)
- 学(9412)
- 农(7898)
- 中国(7830)
- 务(7587)
- 财务(7581)
- 财务管理(7569)
- 企业财务(7315)
- 制(6735)
- 业经(6247)
- 贸(5957)
- 贸易(5956)
- 易(5747)
- 理论(5553)
- 融(5518)
- 金融(5517)
- 银(5513)
- 和(5508)
- 机构
- 大学(127900)
- 学院(125515)
- 济(48473)
- 经济(47498)
- 研究(44713)
- 管理(44126)
- 理学(38713)
- 理学院(38156)
- 管理学(37295)
- 管理学院(37070)
- 中国(32583)
- 财(30807)
- 科学(29562)
- 京(26400)
- 所(24326)
- 农(23531)
- 财经(23352)
- 研究所(22070)
- 经(21208)
- 业大(19549)
- 江(19454)
- 农业(18731)
- 中心(18625)
- 财经大学(17498)
- 北京(16468)
- 范(16190)
- 师范(15985)
- 经济学(15671)
- 院(15634)
- 省(15287)
- 基金
- 项目(83605)
- 科学(65763)
- 基金(62846)
- 家(56875)
- 研究(56554)
- 国家(56459)
- 科学基金(47219)
- 社会(36565)
- 社会科(34732)
- 社会科学(34720)
- 基金项目(33050)
- 自然(31995)
- 自然科(31338)
- 自然科学(31324)
- 省(30845)
- 自然科学基金(30815)
- 划(27326)
- 资助(26284)
- 教育(25776)
- 编号(21011)
- 重点(19157)
- 部(18924)
- 成果(18590)
- 性(17334)
- 创(17288)
- 发(16709)
- 科研(16586)
- 创新(16277)
- 计划(16258)
- 教育部(15949)
共检索到187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滕祥志
税法在认定纳税主体、税收客体有无、定性及其量化、税收特别措施和税收管辖权等课税要件事实时,均应遵循实质课税原则,以实现税收公平正义。实质课税在税企争议两者之间秉持公道、价值无涉,因而具有中立性。在进行税法评价时,税企两方均可启动并援引实质课税原则。实质课税为税法领域所特有,或可为税法基本原则之一。
关键词:
实质课税 中立性原理 交易定性 反避税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朱大旗
税收法定原则是近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税法建制的三大基本原则之一。其简明含义是指课征税收必须有法律依据且须严格依法征纳税,其精神实质是纳税人同意,其目的是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我国宪法、法律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确立了税收法定原则,但在现实实践中要落实税收法定原则,需要我们准确理解和切实把握其精神实质,加强人大的立法能力与有序扩大人民的参与,实现依法征税和完善程序制度保障。
关键词:
税收法定原则 纳税人同意 精神实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邢会强
我国税收法律一贯秉持"宜粗不宜细"立法风格,导致了税收法律的原则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这必然导致了间接的授权立法,从而损害了法律的明确性和可预期性,难以发挥法律的指引、预测功能,也使得法律长期停留在粗糙、粗疏和不具有可操作性的层面,损害了法律的周延性、权威性和至上地位。这是不符合税收实质法定原则的。税收实质法定原则强调,税收不仅仅要在形式上得到法定,而且还要在实质内容上得到法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邢会强
税收法定原则并不是一个僵化的理论,它的实质内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是其具体内容却是随实践不断变化的,因此,我们提出了"税收动态法定"的概念。"税收动态法定"认为,地方立法机关享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国家立法机关应对基本的税收制度和基本框架作出立法,可授权行政机关根据立法机关规定的上限和下限,根据经济运行的具体态势,通过变动税率杠杆或者开征、停征某种税收,调控经济运行;这都是符合税收法定原则的。此外,税收动态法定原则是有底线的。
关键词:
税法 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动态法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勇 姚林
一、税收法定主义及历史渊源税收是现代国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从本质上说,税收意味国家权力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侵害,但可以认为这种"侵害"是必要的,是公民获得公共产品和服务所应该付出的对价。基于税收的这样一种特质,为了防止对私人财产权利造成不适当侵害,宪政国家往往在宪法中对课税权作出比较明确的规定,以规范政府的税收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郝如玉
税法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是我国目前的税收立法进程却明显滞后,税法体系框架尚未形成,这使得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成为当务之急。为此,需要修改目前的税收授权立法规定,建立"部分授权"的立法模式,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出全国人大加快税收立法的路线图。
关键词:
税收法定 税收立法 授权立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志强
"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也是全面实现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税收法律层级低,税收立法进程较为缓慢,有效推进并严格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较大幅度推动依法治税进程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通过对税收法定原则的一般理解,重点梳理出当前不符合税收法定的一些重大税收实践问题,通过一定的法理分析找寻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大力推进税收立法进程、加快推动税收法定原则的贯彻落实。
关键词:
税收法定原则 落实 立法 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松
一、明确税收法定原则的特殊地位。其一,将税收法定原则入宪。目前宪法第56条的规定不能代表税收最本质的要求与最核心的法律精神,而且表述不准确,不完整,故应当放弃,而将税收法定原则入宪,进行精准、权威的阐述,成为税法领域高于其他原则的宪法性原则。当然,鉴于宪法的特殊地位,修订并非易事,可将其作为一个较长时期的努力目标。其二,在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陈双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其中"完善立法"处在突出位置,明确要求"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为学习和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2014年1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北京大学税收法治建设研究基地联合在北京大学举办"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论坛,对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建议、措施等进行研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认为,根据新中国税收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应当首先从完善宪法做起。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相关探索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已经先后制定过一些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其中就有关于税收的规定。例如,1946年10月28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永泉
税收法定是现代法治国家一项最基本的立法原则,其范畴应当指立法机关制定税收法律,其意义在于为税收的公平正义和效率提供制度保障,其内涵由课税要素法定、课税要素明确、征管程序法定三原则组成。我国的税收法定原则从研究到确立,走过了不平凡的演进之路,历经入宪之争议、立法授权之宽泛、立法税种之稀少等困难,终于通过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确立,并开始实施。下一步,各税种区别不同特点和现状,由路径到目标全面实现立法。到2020年,将形成13部单项的实体税法和2部综合的程序税法组成的完善税法体系,最终实现我国的税收法定。
关键词:
税收法定 税收立法 税制改革 依法治税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有禄 李婷
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收立法权回归问题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该原则的入宪是从根本上实现税收立法权回归的必经之路。在废止税收立法授权决定和实现税收法定原则入宪之前,坚持法律保留和严格限制税收授权立法是实现税收立法权回归的现实路径。废止税收立法授权决定后,应当按照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处理好法律保留与税收授权立法二者之间的关系。回归之后的税收立法权的行使应遵循公平原则和民主原则。
关键词:
税收法定 税收立法权 法律保留 授权立法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施正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首次提出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等三大理论创新。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须科学界定税收法定原则的基本内涵,并在加快税收立法、完善税收制度体系和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等方面取得进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付春
"无因性课税"原则主张课税并不羁绊于当事人行为的私法效力,只要该行为之法律后果构成税法课税对象,即产生纳税义务。而"实质性课税"原则坚持当事人行为之经济后果为其课税对象,当私法关系发生变化时,纳税义务取决于经济后果是否维系存在。为解决两原则因课税对象迥异造成的既定冲突,化解路径创新性引入民法学之债权行为与债务行为,构造一个自洽理论框架分析具体税种课税对象。经济属性应是税收构成要件的本质特征,依经济后果课税表征诸课税原则的基本意旨,两原则及其冲突化解路径统一于课税基础为经济后果这一前提,遂引致课税效果相同评判。退回多缴税款于企业属正当诉求,法院判决与税务机关决定不予退税之正确性亦不容置疑,修订《税收征管法》实现依法退税方为解决上述相悖困境的根本之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吕铖钢 张景华
反避税研究的焦点不应局限于规则与技术运用的论争,更应追问规则与技术背后的税法原理。在中国的语境下塑造实质课税原则在反避税工作中的可行性,应借助大陆法系积累税法的法理与共识,增强实质课税的司法维度,引用英美法系中实质课税的判断标准,并将英美法系中反避税的规则尽量限制在司法领域,以求得在宽泛的规则与适当的约束之间的制衡点:既能将游离在税法规制之外的经济行为纳入税法之治,又不至于对纳税人正常的商业活动造成阻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