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4)
- 2023(9536)
- 2022(8139)
- 2021(7575)
- 2020(6162)
- 2019(13799)
- 2018(13559)
- 2017(26036)
- 2016(13892)
- 2015(15025)
- 2014(14271)
- 2013(13896)
- 2012(12911)
- 2011(11602)
- 2010(12096)
- 2009(11170)
- 2008(11321)
- 2007(10400)
- 2006(9165)
- 2005(8265)
- 学科
- 业(50434)
- 济(49949)
- 经济(49901)
- 管理(49643)
- 企(44383)
- 企业(44383)
- 方法(18804)
- 技术(17032)
- 财(15908)
- 中国(15184)
- 数学(15167)
- 数学方法(14920)
- 农(14706)
- 业经(13558)
- 策(12835)
- 技术管理(12364)
- 制(11922)
- 地方(10446)
- 务(10351)
- 财务(10330)
- 财务管理(10314)
- 银(10285)
- 银行(10274)
- 贸(10170)
- 贸易(10162)
- 学(10061)
- 易(9926)
- 企业财务(9890)
- 行(9864)
- 理论(9800)
- 机构
- 学院(192001)
- 大学(188571)
- 济(80269)
- 经济(78574)
- 管理(77553)
- 理学(66538)
- 理学院(65859)
- 管理学(64972)
- 管理学院(64552)
- 研究(64045)
- 中国(48705)
- 财(39354)
- 京(38606)
- 科学(36738)
- 所(31149)
- 江(30483)
- 财经(30355)
- 中心(28972)
- 研究所(27928)
- 经(27520)
- 农(27358)
- 业大(24690)
- 范(24503)
- 师范(24307)
- 北京(24255)
- 州(24171)
- 院(23713)
- 经济学(23593)
- 财经大学(22398)
- 商学(21941)
- 基金
- 项目(124511)
- 科学(100566)
- 研究(94430)
- 基金(90634)
- 家(78226)
- 国家(77505)
- 科学基金(67842)
- 社会(61061)
- 社会科(57949)
- 社会科学(57937)
- 省(49817)
- 基金项目(46970)
- 教育(43683)
- 自然(43140)
- 自然科(42220)
- 自然科学(42209)
- 自然科学基金(41546)
- 划(41447)
- 编号(37456)
- 资助(35949)
- 创(31977)
- 成果(31096)
- 创新(28772)
- 重点(27958)
- 部(27480)
- 发(27320)
- 课题(27232)
- 性(25464)
- 国家社会(24921)
- 制(24203)
共检索到294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江 吴玉鸣
以2004—2020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知识产权保护视角下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均能提升品牌价值;知识产权保护在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对品牌价值影响路径中具有干扰型调节效应;该调节效应具有U型门槛特征,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越过门槛值后,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由抑制转为促进;相较于策略性创新,实质性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在门槛值前后都更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闫静波 贺小刚 陈元 杨婵
创新能否助力困境企业实现价值再造,在学界仍未形成统一的论断。本文将新兴市场中的实质性创新与策略性创新作为分析单元,重新审视创新对困境企业价值再造的影响作用,并探讨它们对困境企业价值再造的差异性影响;本文还进一步融合制度理论,将地方政策不确定性、地方政府支持以及企业产权性质三个制度因素纳入研究框架以构建困境企业的权变模型。基于2007—2018年间处于经营困境的934家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均能促进困境企业实现价值再造,但实质性创新对企业价值再造的边际贡献显著强于策略性创新。该结果在采取Heckman两步法以及其他多种稳健性检验之后仍旧成立。(2)地方政策不确定性弱化了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对困境企业价值再造的正向作用。(3)地方政府支持则强化了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对困境企业价值再造的正向作用。(4)民营资本控制也强化了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对困境企业价值再造的正向作用。本文基于中国新兴市场的创新本质特征重新审视了实质性创新与策略性创新影响困境企业价值再造的复杂机制,并揭示了创新影响困境企业价值再造的边界条件,对于指导困境企业如何实现价值再造的目标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耿献辉 金晟男
校企合作是企业寻求外部创新的重要方式,在政府部门以项目和经费补贴积极支持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校企合作对企业不同动机创新行为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选取2007—2017年中国A股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PSM-DID方法,系统考察校企合作对企业不同动机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后,发明专利申请总量显著增加,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没有显著变化,实现了“增量提质”的实质性创新;当企业获得更多政府补助额度时,弱化了校企合作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促进作用,且对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一定程度上证伪了企业为寻扶持而参与校企合作进行策略性创新的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共建研发平台多或员工学历水平高的企业,校企合作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大。因此,政府部门应制定适度的校企专项补贴政策,企业应注重内部员工素质的提升以充分吸收研发平台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而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爽 马庆钰
近年来,公益捐赠逐渐被赋予"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与"助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任。本文以2016年国内首部《慈善法》颁布为外生事件,基于倍差模型考察了A股主板上市公司公益捐赠对不同类型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慈善法》颁布后,公益捐赠显著促进了策略性创新,但却未带来明显的实质性创新行为;企业主要是通过政府补助及债务融资两条渠道强化公益捐赠与策略性创新关系,且市场化程度与产权性质起调节作用。据此,本文提出:政府要持续挖掘公益捐赠的创新价值;企业应顺应《慈善法》的创新取向,以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政府应完善资本市场建设与引导资金流向,加快要素市场化建设及产权制度改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宁 张志超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的重要举措。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在区分不同动机创新行为后发现,绿色金融试验区政策促进了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但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集中在非重污染行业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就影响机制而言,媒体关注与企业社会责任能够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应完善绿色项目评估体系、优化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黎文靖 郑曼妮
本文采用2001—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分析中国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研究发现,受产业政策激励的公司,专利申请显著增加,但只是非发明专利显著增加,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当公司预期将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时,其专利申请、特别是非发明专利申请显著增加,选择性产业政策的财税手段使企业为"寻扶持"而创新。进一步对企业分组分析发现,上述现象只在国企组、非高新技术行业组中显著。这说明选择性产业政策只激励企业策略性创新,企业为"寻扶持"而增加创新"数量",创新"质量"并没有显著提高。发明专利申请的增加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推动技术进步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实质性创...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企业创新 政府补贴 税收优惠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泽南 钱欣钰 曹新伟
数字化转型能否高效赋能企业绿色创新是值得探讨的重要命题。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数量与质量,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提升效应更强,经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结论依然成立。细化数字化转型维度后发现,相较于实践应用技术,底层技术运用对实质性与策略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升盈余信息质量、缓解融资约束、提高技术整合能力这三条路径来推动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营商环境较差、政府环保注意力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推动效应更为显著,而ESG评分更高的企业则突出强化了数字化转型对实质性、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实施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会抑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而政府补贴呈现出雪中送炭的“挤入效应”,有效对冲了高环境不确定性下产生的负面影响。结论有助于拓展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绿色创新领域研究,为助力企业更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汤义成
采用沪深A股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2009—2022年数据的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偏向性,即显著促进了实质性绿色创新,而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国有资本参股程度提高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环保补助和政府补贴;环保补助(政府补贴)增加可以显著促进民营企业实质性和策略性绿色创新,且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国有资本参股对环保补助(政府补贴)促进民营企业实质性和策略性绿色创新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国有资本参股具有资源获取效应和治理改善效应,可以帮助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创新资源,也能够缓解委托代理问题,进而在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创新的同时形成实质性创新偏向。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资本参股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创新的偏向性在绿色发展意愿较弱、非重污染行业、环境规制强度较小地区的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应在持续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时,重视并解决好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提高民营企业的绿色发展意愿,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创新的质量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保利 娄永乐
为探明各种科技要素投入和各种科技产出对品牌资产的不同影响,以连续5年进入中国500强企业中的86个企业为样本,分别用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维度与品牌价值做多元回归,结果表明,投入和产出两个维度都正向影响品牌价值,其中研发经费投入存量、研发人员投入存量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都正向显著影响品牌价值,但研发人员投入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三种专利产出也都显著正向影响品牌价值,且质量高的专利影响更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俊峰 程天云
基于世界品牌实验室和《国家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从实证的角度量化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企业品牌价值的具体影响。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模型计算技术创新的得分,然后利用spss软件将技术创新得分与品牌价值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与品牌价值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技术创新对品牌价值影响存在地域上的差别。据此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齐永智 李园园 闫瑶
本文采用2013—201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A股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基于非线性的视角,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技术,并分别以政府补助和技术创新为门槛变量,探讨了政府补助、技术创新与品牌价值三个变量之间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1)技术创新对品牌价值呈现出显著的N型规律;(2)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产生边际效用递减的促进作用;(3)当政府补助强度存在差异时,技术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也呈现出显著的N型规律。本文创新性地研究了政府补助、技术创新与品牌价值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对于各级政府合理制定对企业的财政补助政策,以及企业权衡技术创新与品牌价值提升的经营决策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政府补助 技术创新 品牌价值 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园园 李桂华 张会龙
本文依据资源基础观,实证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2013—2016年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nd)发布的《中国500最具品牌价值排行榜》中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价值呈负向影响,技术创新对品牌价值呈正向显著影响,且高的技术创新水平可减弱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价值的负面效应。此外验证了与B2B类型的企业相比,B2C企业其社会责任对品牌价值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技术创新 品牌价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杨 袁宝龙 郑晶晶 邓亚玲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各国持续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并推动低碳发展而制定了一系列减排政策。基于此,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为例,采用2008-2019年中国2670家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促进了试点地区的企业绿色创新水平,而且,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促进了试点地区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但是其对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2)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不仅对非国有企业绿色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非国有企业的实质性绿色创新具有促进作用。(3)相对于市场竞争度较高的市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在市场竞争度较低的市场中能够对企业绿色创新和实质性绿色创新具有促进作用。(4)从作用机制来看,债务融资成本在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企业绿色创新和实质性绿色创新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而权益资本成本的中介效应不存在,这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倒逼企业实施绿色创新和实质性绿色创新。最后,为建立更加健全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马梦茹
本文通过2007-2015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中国品牌500强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技术创新、慈善捐赠与品牌价值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慈善捐赠、技术创新均对品牌价值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且二者在促进品牌提升方面存在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针对高技术行业而言,技术创新与慈善捐赠依然能促进品牌价值的提升,但二者的替代效应并不存在,技术创新对于品牌具有绝对的贡献价值,而慈善捐赠仅在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中发挥作用,即更多表现为锦上添花的意义。
关键词:
慈善捐赠 技术创新 品牌价值 替代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秋红 陈丽
以2009~2014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最具品牌价值500强》排行榜中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对品牌价值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相对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低的行业,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高行业的企业技术创新对品牌价值的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为企业实施自主品牌战略以及提升品牌价值指明了方向,还为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合理制定品牌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