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3)
- 2023(6729)
- 2022(5569)
- 2021(4980)
- 2020(4024)
- 2019(9068)
- 2018(8470)
- 2017(16868)
- 2016(8554)
- 2015(9911)
- 2014(9643)
- 2013(9719)
- 2012(9474)
- 2011(9000)
- 2010(9105)
- 2009(8639)
- 2008(8192)
- 2007(7331)
- 2006(6722)
- 2005(6087)
- 学科
- 济(69248)
- 经济(69191)
- 方法(26838)
- 管理(24822)
- 数学(24792)
- 数学方法(24720)
- 业(23084)
- 企(17495)
- 企业(17495)
- 地方(16389)
- 中国(13103)
- 地方经济(12238)
- 学(11879)
- 农(11551)
- 财(11000)
- 业经(10479)
- 农业(8554)
- 贸(8229)
- 贸易(8224)
- 融(7880)
- 金融(7880)
- 易(7877)
- 制(7578)
- 环境(7450)
- 经济学(7007)
- 产业(6644)
- 体(6451)
- 银(6439)
- 银行(6432)
- 和(6430)
- 机构
- 大学(141583)
- 学院(139596)
- 济(74500)
- 经济(73398)
- 管理(52520)
- 研究(47900)
- 理学(45360)
- 理学院(44921)
- 管理学(44439)
- 管理学院(44171)
- 中国(35496)
- 财(32296)
- 京(27183)
- 财经(26504)
- 经济学(26316)
- 经(24137)
- 科学(24121)
- 经济学院(23657)
- 所(22613)
- 中心(21091)
- 研究所(20169)
- 江(20039)
- 财经大学(19714)
- 范(18005)
- 师范(17889)
- 北京(17119)
- 院(16584)
- 农(16308)
- 州(15734)
- 商学(15615)
- 基金
- 项目(87657)
- 科学(70745)
- 研究(66873)
- 基金(66444)
- 家(55605)
- 国家(55145)
- 科学基金(48390)
- 社会(48011)
- 社会科(45729)
- 社会科学(45721)
- 基金项目(34050)
- 省(32411)
- 教育(31319)
- 资助(27854)
- 自然(27291)
- 自然科(26653)
- 自然科学(26649)
- 划(26391)
- 自然科学基金(26223)
- 编号(25161)
- 成果(21268)
- 国家社会(21236)
- 部(21081)
- 发(19891)
- 重点(19561)
- 教育部(19407)
- 人文(18908)
- 创(17804)
- 课题(17634)
- 大学(17630)
共检索到212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华育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学界对以实证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进行了反思,特别是对经济理论的非现实性、预测能力低下等问题的批判涉及到了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该文回溯了实证经济学演进史,指出方法上对逻辑证明的科学要求同研究对象的无法观测和无法验证,这对矛盾构成了实证经济学的知识困境,在老凯恩斯那里,这一困境表现为经济齐一性的科学理想与归纳方法不完善的矛盾。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现代实证经济学选择了几种不同的进路:回避归纳法,或者适度承认归纳法的有效性。文章对这些理论思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实证经济学 归纳法 逻辑实证主义 齐一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杰
20世纪80年代初,Sims、Hendry和Leamer等学者对当时实证经济学的混乱状况表示担忧。三十多年来,实证经济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些进步主要表现在:(1)实验主义实证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内生性问题;(2)计量推断的进步提高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3)基于经济模型的结构性实证研究方法使预测和政策评估更精确。在取得进展的同时,实证经济学也面临不少困境。实验主义方法在揭示因果关系背后的机制方面仍无能为力,有限样本推断的结论可能很不可靠。实验主义方法和结构主义方法的融合以及大样本数据将有助于改进实证研究。
关键词:
实证经济学 进展 争论 反思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燮刚 李子奈
行为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已经突破了正统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开始对情感、策略互动行为、社会效用、决策者在未知世界中的选择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最近几年综合形成了多种由理性系统和非理性系统组成的双系统模型。这些双系统模型与2 000多年前的柏拉图马车模型同构。经济学研究对柏拉图的回归,表明经济学仍然处于单极化本质主义的结构化陷阱之中。研究分析表明,经济学发展目前面临的困境,正是经济学转向关系论,走上希望之路的起点。
关键词:
双系统模型 结构化陷阱 单极化本质主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小黄 孙伟 王丹 陈洁莹
当前,智能化正在引领新技术和产业革命推动人类走向智能社会。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智能化促进生产力提高,同时也使智力成为新生产要素,在"智能部门"就业的高端人群和在"传统部门"就业的中低端人群之间,在有资本人群和无资本人群之间会形成新的二元结构,随之带来两极分化、公平失衡和失业等经济学困境与风险。对此,市场会自动消化一部分风险,而解决困境则需要政府作出合理的财政安排和提供适度的公共产品,用以平衡智能化发展水平与财富分化程度及社会成员合理分享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智能社会 新“二元结构” 就业冲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成全
一、经济学的"科学困境" 在自然科学中,研究者比较容易保持"价值中立",而在经济学中,研究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很难保持"价值中立"。经济科学中没有普遍的永久性的法则,而自然科学中却有,这是因为经济学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使整个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发生改变,从而也就改变了自己适用的宏观经济条件,使自己成为不能适应新情况的理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衡霞
城市管理局是随着城市发展应运而生的一个管理机构,通常以执法主体的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但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被管方越来越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陷入执法困境。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城管执法陷入困境的原因,其相应地解决措施为:首先应明确城管的法律地位,规范其执法权力;其次应明确城管的执法目标,规范其执法行为;第三,应提升城管执法者素质,提高执法水平;第四,应改变城管的执法思路,“堵”、“疏”相结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晓林
美国《政治分析》杂志2018年初突然宣布禁用P值,由于P值应用广泛,事件使得社会科学研究者陷入"P值困境"。P值作为重要的统计变量,若此变量不值得信赖,那么现代以数学或统计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理论都值得怀疑,尤以经济学为最。事实上经济学家在"数学是一门语言"的掩护下引入数学,其背后不乏深层次原因,有科学革命的影响,政治规避的动机及路径依赖的无奈。但数学在经济学的应用超越了语言的范畴,导致"数学谬误"的产生,进一步导致"不育的"经济学。从历史来看,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争议不断,"P值困境"的出现再次引发对经济学的反思,考查其哲学属性,价值取向及人本特征,是避免"数学滥用"并走出"P值困境"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P值困境 数学滥用 经济学数学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虎涛
作为主流经济学的挑战者,演化经济学代表了回归真实世界和倡导连接性分析的思潮,但迄今为止,它尚未形成一个可替代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当前,演化经济学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明显的困境,如缺乏价格理论、分析框架不统一等,演化经济学将从自然科学中汲取营养,寻找合适的工具,完成自己的有机整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丽
"双证书"制度是我国政府主导的、具有强制性的职业教育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其就业。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双证书"制度的效率困境,如"双证书"制度运行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问题,"双证书"制度变迁的主体、成本与路径问题。文章进一步提出了走出效率困境的对策,如全面分析"双证书"制度对象的效用;重视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形成合力;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双证书"制度实施的约束力。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双证书”制度 效率困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绍伟
经济学经常受到"理论假设不现实"的批评,罗默轰动一时的《宏观经济学困境》一文可以说是这类批评的一个典型。但本文认为,从经济学"理论三分法"的角度看,罗默的批评同其他类似批评一样,混淆了不同理论类型的性质,错误地用解释型理论的标准去要求参照型理论,这不仅导致了他把自己引向常识主义和道德主义之路,而且也使得他的批评会反过来指向自己获得诺奖的理论上。本文分析了理论类型的混淆如何导致三种错误在经济学界的泛滥,并以罗默自己存在严重局限的"内生增长理论"和另外四个典型理论案例(包括弗里德曼因未能区分参照型与解释型理论而给经济学界造成长久混乱的"预测至上论")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文希望通过澄清"理论假设不现实"的批评所包含的观念模糊来纠正各种流行的误解,并提醒真正要警惕的是那种夸大经济学参照型理论的解释、预测和政策功用的错误以及偏重理论模型而忽视理论基础(包括逻辑基础和分类基础)的学术倾向。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贾后明
资本计量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涉及微观经济活动的现实问题。在资本计量问题上,西方经济学由于对资本概念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计量方法。这些方法有的在理论上存在逻辑问题,有的与现实经济生活相差较远。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概念的理解既解决了资本计量的理论问题,又符合现实经济生活中会计实践需要,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实质,对经济生活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资本 计量 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春学
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以自由市场作为核心,配之以有限政府、道德秩序作为其相应的基础,并认为这样一种组合将能够在创造经济繁荣的过程中保障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但是,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阵营内部,对这些理念及组合的论证,是存在矛盾和冲突的,并没有一种逻辑上一致的分析,可以说是各种分析的杂烩。对于自由市场本质的理解,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就持有不同的论证思路和观点。前者的论证基于均衡的概念,而后者的论证则是基于对不确定性的认识。至于这类经济学家基于"一致同意"对有限政府的论证,以及对基于纯粹个人主义社会观的所谓"道德秩序"的追求,却充满乌托邦的色彩。他们以"消极自由"的名义为自由市场提供辩护时,不仅使他们不可避免地陷入与自己所倡导的政治自由和道德秩序之间的冲突,而且也与欧美近代以来的主流文明趋势发生对抗。
关键词:
自由市场 有限政府 一致同意 道德秩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志刚 于滨铜
本文基于自由经济增长理论和资本援助视角,分析了莫迪经济学的理论内涵、政策举措与改革成效,并进一步剖析了其发展困境与理论局限。研究表明,莫迪经济学以经济自由主义、资本援助经济和改善结构经济为基本理论内涵,以此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与谋求经济增长的着力点;主要政策举措包括简政放权、扩大对外开放、开展经济外交、发展"印度制造"、企业和劳工市场化与财税制度改革等;取得经济增速跃居全球第一、营商环境大幅改善、FDI持续增加、通货膨胀与财政赤字得到有效控制等改革成效;但其亲商、亲市场、重投资的发展方式也使印度面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需求拉动增长疲软、外债危机风险加剧和失业持续居高不下等发展困境,存在分配失衡反噬经济增长的理论局限。因此,平滑收入分配和扩大内需以刺激总需求,提高劳动者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以提振总供给,或将成为莫迪经济学现实调整与实现印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