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6)
- 2023(13652)
- 2022(11357)
- 2021(10488)
- 2020(8821)
- 2019(20135)
- 2018(20050)
- 2017(38884)
- 2016(21086)
- 2015(23908)
- 2014(24054)
- 2013(23721)
- 2012(21290)
- 2011(18894)
- 2010(18653)
- 2009(17015)
- 2008(16929)
- 2007(14603)
- 2006(12662)
- 2005(11136)
- 学科
- 济(86942)
- 经济(86849)
- 管理(65493)
- 业(64230)
- 企(53704)
- 企业(53704)
- 方法(42608)
- 数学(37199)
- 数学方法(36867)
- 财(23876)
- 农(23382)
- 中国(22939)
- 业经(19730)
- 学(18443)
- 技术(18358)
- 地方(16944)
- 务(16766)
- 财务(16692)
- 财务管理(16660)
- 农业(15997)
- 企业财务(15730)
- 贸(15165)
- 贸易(15158)
- 易(14675)
- 理论(14259)
- 制(14118)
- 环境(12968)
- 和(12903)
- 银(12078)
- 银行(12039)
- 机构
- 大学(300875)
- 学院(299556)
- 管理(122598)
- 济(118862)
- 经济(116334)
- 理学(107088)
- 理学院(106008)
- 管理学(104301)
- 管理学院(103771)
- 研究(94613)
- 中国(69577)
- 京(63498)
- 科学(58393)
- 财(56147)
- 所(46680)
- 农(45257)
- 财经(45153)
- 业大(44332)
- 中心(43116)
- 江(43042)
- 研究所(42081)
- 经(41087)
- 北京(39743)
- 范(38638)
- 师范(38290)
- 经济学(35663)
- 农业(35364)
- 州(34974)
- 院(34563)
- 财经大学(33590)
- 基金
- 项目(208144)
- 科学(164251)
- 研究(153518)
- 基金(151646)
- 家(131176)
- 国家(130092)
- 科学基金(112936)
- 社会(97080)
- 社会科(92125)
- 社会科学(92102)
- 基金项目(80947)
- 省(80899)
- 自然(73161)
- 自然科(71479)
- 自然科学(71466)
- 教育(70500)
- 自然科学基金(70210)
- 划(67586)
- 编号(62804)
- 资助(62243)
- 成果(50325)
- 部(46158)
- 重点(46037)
- 创(43611)
- 发(43591)
- 课题(42518)
- 创新(40667)
- 教育部(39986)
- 国家社会(39964)
- 科研(39739)
- 期刊
- 济(124389)
- 经济(124389)
- 研究(86926)
- 中国(53805)
- 学报(46097)
- 财(45201)
- 管理(43495)
- 科学(42168)
- 农(40577)
- 大学(35229)
- 教育(33159)
- 学学(33082)
- 农业(28604)
- 技术(27918)
- 融(22797)
- 金融(22797)
- 财经(21987)
- 业经(20306)
- 经济研究(20043)
- 经(18535)
- 问题(16635)
- 会计(16421)
- 图书(16119)
- 技术经济(16025)
- 科技(15289)
- 理论(14887)
- 业(14641)
- 版(14028)
- 财会(13962)
- 实践(13703)
共检索到427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曾浩 袁天荣
实证会计研究在方法上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但日益呈现泛技术化的倾向。在研究过程中,实证会计研究以数理统计技术为主导,忽视了自身理论的完善,导致实证会计缺乏一般性的研究指导理论。文章从哲学基础、理论基础和价值基础三方面对实证会计研究的泛技术化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实证会计 泛技术化 哲学 价值 批判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国旺
根据对批判实在论和实证研究深层化的分析研究,表明马克思的抽象法是溯因推理或回溯法的先驱方法。批判实在论的方法在实证研究深层化中具有显著地位和作用,为方法的多元论和反对单纯的数学演绎逻辑提供了一种新的依据。
关键词:
批判实在论 多层实在论 深层化 实证研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峰
实证会计的方法论基础与批判●刘峰【编者按】研究方法是会计学术研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方法是否适当、科学,直接影响科研的成败和质量。实证会计研究是近年来在国际会计界比较流行的相对于规范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引起了我国会计界的关注和尝试。本期集中刊登了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浩 郑兰君
首先界定了动态能力概念,梳理了其构成维度与测量。然后通过整理和总结2010—2015年国外动态能力相关文献中的主要模型,对比分析了动态能力和环境动态对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的影响。结果如下:动态能力的内涵存在于企业层面、团队层面和个体层面;学习并不属于动态能力;将环境动态作为动态能力的调节变量有待检验。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
动态能力 环境动态 竞争优势 企业绩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爱国
人文社会学思维方式,是一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它的每一次转变,都会对很多学科的研究范式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人文社会学角度,对会计研究中的规范和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诠释。然后,从后现代主义的三种理论——符号学、福柯的系谱学以及后结构主义角度对会计和会计研究进行了批判性的解读,试图从批判中构建一种更加开放的、多元化的理论研究体系。
关键词:
人文社会学 后现代主义 会计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占魁
作为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创立者和最早在北美倡导批判教育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阿普尔对由右翼保守势力主导的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批判研究。在批判立场上,阿普尔表现出对社会草根群体的现实关怀;在批判方法上,阿普尔采取了情境化的关系分析进路;在批判旨趣上,阿普尔致力于民主社会的教育重建,其实践策略包括将批判性反思、学校变革、民主实践的捍卫与对教育改革中赤裸裸的经济逻辑的抵制相结合的"非改革主义的改革",将教师、社区和社会活动家等众多教育利益相关者动员起来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变革的"厚民主"的教育,以及旨在实现教育领域的知识分子从单纯以知识生产为目的的"学者"转变为能够基于自...
关键词:
阿普尔 批判教育研究 教育改革 教育重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碧
国际学界的"教育技术神话"批判研究与"技术引发教育革命"的浪漫论同时问世,相生相克。前者质疑后者给人们提供了教育技术的虚幻愿景,剖析技术应用的多维度负面效应,认为技术能使学生学习更高效优质、促进民主平等和塑造个性等是不可靠的承诺。"教育技术神话"批判研究分为系统论、政治经济学和哲学三种取向,核心特征是多学科参与,各种视角、理论和方法百花齐放,它不同于保守反技术的"新卢德主义"。梳理国际"教育技术神话"批判研究的学术谱系,开展对技术牵涉的社会、知识和伦理等问题的本土研究,将教育技术研究由学习科学话语主导改造为开放的跨学科领域是教育界的知识责任。
关键词: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神话 技术实证主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铮
(一) 一个时期以来,为了中国会计理论建设的需要,我国会计学界的一些学者,相继为我们介绍了一批形形色色的西方会计理论。人们在阅读了这些文献之后,自然会联想到,在研究中国会计理论的今天,这些西方会计理论有无借鉴的价值,那些在异国他乡收获的果实,能否移植到我们这片水土气候截然不同的土地上来。显然,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有一个认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殷勤凡
本文以“抠概念”(探究会计文化内涵)为逻辑起点,在对属概念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汲取国内外文献中的不同观点,形成对会计文化这个种概念的新的理性认识。然后,分析会计文化与国别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互关系及先进会计文化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会计文化 批判性思维 作用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单克强
让劳动者用未来预期收入购买住房、实现居者有其屋,是鼓励和支持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之中进行合理消费的一种措施。而对住房投机者提供融资支持,任由投机者将房价炒高、获取暴利,剥夺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基本生存资料,并由劳动者承担投机者炒高房价所带来的风险,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逻辑的。住房资本化理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立的,把住房作为投资品进行投机炒作的观点是危险的,一旦住房资本化泡沫破裂,容易引起经济、金融动荡。为此,要保持货币供给适度,为住房去资本化提供合适的货币环境;要实行差异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加强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宝元 董青
组织管理研究科学化的关键,不在方法而在方法论上,不在定量关系而在定性逻辑上;在"元问题"上要防患的主要是研究范式、方法和技术上的主流垄断,而不是研究者多元多重多样支流派别上相互博弈竞争,任何以"科学化"或"规范化"要求否定组织管理研究现实针对性或多元实践性诉求,最终都将会从根本上动摇其科学性根基,束缚其开放拓展的生命活力。鉴于此,本文依照马克思"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追溯西方组织管理研究"科学化"主流发展趋势"后沿"历史路径的基础上,反思中国本土组织管理主流研究的偏误及其非科学化偏误,以资镜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索磊
教学技术理性批判有合理的地方,但也存在着片面和极端的问题。关于教学技术理性批判的误区主要在于:基于二元对立的思路,把教学领域内的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对立起来,看不到二者统一的可能性;忽略了技术理性的重要作用,离开技术理性去空谈价值理性;在对教学技术理性的认识上,前后逻辑不一致:在界定教学技术理性内涵时是出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哲学的视角,然而对其批判,却又站在了社会学批判理论的立场;把某种具体的教学技术手段,或是教学设备当作技术理性加以批判。应当客观、辩证地看待教学技术理性,不能盲从于技术乐观主义或技术悲观主义。教学技术理性是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失去教学价值理性规约的教学技术理性的确会使教学面临困境,...
关键词:
教学 技术理性 批判 误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教育技术领域如果接受"工具理性"的统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工具理性"带给人们的是肤浅和盲从。技术与目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目的理性"应该得到张扬。教育技术不仅仅是工具,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技术问题不可能只依靠技术手段来解决。学习是人的活动,教育技术应该关注教学活动本身,而不能过于依赖实体技术。人的思想、经验、意志、道德等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工具理性 目的理性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罗宇晨 郑燕林
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是培育创新型人才、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混合式教学情境下的协作学习支持协同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培育高阶思维的常用方式。本研究基于混合式协作学习,在理论层面设计“建立知识联系—定位重点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基于证据评论—协同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流程,联通“学习空间支撑层—协作活动中介层—思维发展目标层”,面向问题解决发展批判性思维;在实践层面开展为期三个月三个单元共三轮的混合式学习实验,对学生互动文本进行编码并采用认知网络分析和滞后序列分析,探索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轨迹并进行行为描画。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混合式协作学习可以有效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行为有序灵活地切换,协作学习进阶中蕴含了批判性思维发展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