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6)
2023(10173)
2022(9081)
2021(8534)
2020(7278)
2019(17038)
2018(16801)
2017(33175)
2016(17829)
2015(20153)
2014(20084)
2013(20047)
2012(18109)
2011(16099)
2010(15865)
2009(14445)
2008(14382)
2007(12109)
2006(10284)
2005(8701)
作者
(49911)
(41197)
(40878)
(39028)
(26433)
(19687)
(18621)
(16342)
(15748)
(14771)
(14367)
(13667)
(12841)
(12810)
(12660)
(12416)
(12365)
(12313)
(11745)
(11593)
(10392)
(9975)
(9913)
(9269)
(9163)
(9145)
(9072)
(9066)
(8181)
(8174)
学科
(71488)
经济(71407)
管理(54423)
(51914)
(44120)
企业(44120)
方法(38592)
数学(34088)
数学方法(33795)
(21371)
(17382)
中国(16632)
(15417)
财务(15360)
财务管理(15330)
(15291)
业经(14928)
企业财务(14452)
地方(13920)
(12537)
贸易(12532)
(12114)
农业(11841)
理论(11615)
技术(11284)
(11085)
(11054)
环境(10964)
(9707)
银行(9675)
机构
大学(250979)
学院(249492)
管理(105345)
(97762)
经济(95671)
理学(92748)
理学院(91832)
管理学(90429)
管理学院(89996)
研究(75446)
中国(55812)
(52163)
(47902)
科学(46776)
财经(38616)
(36763)
业大(36662)
(35468)
(35103)
中心(34679)
(34431)
研究所(33120)
北京(32613)
(31246)
师范(30987)
经济学(29016)
财经大学(28855)
(28274)
商学(28253)
商学院(27972)
基金
项目(175985)
科学(138708)
研究(129566)
基金(128804)
(110748)
国家(109841)
科学基金(95895)
社会(81316)
社会科(77175)
社会科学(77156)
基金项目(69428)
(68124)
自然(63148)
自然科(61675)
自然科学(61664)
自然科学基金(60575)
教育(59444)
(56961)
资助(53644)
编号(53162)
成果(42442)
(39350)
重点(38407)
(36526)
(36081)
课题(35397)
教育部(34243)
科研(34004)
创新(33956)
人文(33900)
期刊
(98658)
经济(98658)
研究(71480)
中国(40619)
(38943)
学报(37587)
管理(35827)
科学(34031)
(30653)
大学(28642)
学学(26976)
教育(25109)
农业(21838)
技术(20583)
(18609)
金融(18609)
财经(18519)
业经(16065)
经济研究(15814)
会计(15447)
(15437)
图书(13333)
理论(13303)
问题(12980)
财会(12807)
实践(12391)
(12391)
技术经济(12155)
科技(11778)
(11292)
共检索到345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永强  王跃光  
不完全合约所产生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安排问题应该从签约前和签约后两个方面入手。签约前剩余权利的安排具有规范的性质,它往往会以效率为导向,主要影响因素有当事人的退出成本、个人主观判断、风险偏好以及监督难易程度等;签约之后的履约过程中,剩余权利的再安排更具有实证性质,主要取决于合约当事人的谈判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春  邹宏  
在对实证会计研究的涵义、研究步骤和特点进行介绍的基础上, 本文探讨了实证会计研究与传统规范会计研究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实证会计研究的贡献和局限, 并对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认为我国目前已具备实证会计研究应有的主、客观条件, 实证会计研究必将在我国逐步兴旺繁荣起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柯平  
讨论关于知识与知识活动研究的一门科学——知识学的起源和学科基础,分析从知识论到知识科学的发展过程,概要总结关于知识和知识学研究的现状;提出知识学体系重建的思想,指出21世纪知识学的使命是为人类社会的知识记忆与创新提供保障,并作用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提出知识学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研究领域,包括确立知识学的理论基础,建立知识活动的理论与应用方法体系,促进知识技术、知识工程与知识学原理研究结合,构建知识学的新学科体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玉林  
实证会计研究渊源于哲学中的实证主义。本文试图在厘清实证会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与局限。提出对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分别进行整合,形成实证会计研究与系统会计研究;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实证会计研究和系统会计研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肖泽忠  
我国会计文献中已有若干文章论及实证研究。然而均未就实证研究的过程和其中用到的技术进行描述和讨论。而且,据笔者所知,真正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而形成的会计学术论文或报告似乎还未出现过。这意味着有必委专门对实证研究的过程及其技术作一介绍,为会计研究者们提供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的参考资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波  
文章首先探讨了实证会计理论的含义,然后对其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分析了实证会计目前的研究进展,在对过去必要总结的同时,重点对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目前,实证会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有着很大的空间可以提升。根据我国国情有选择地参照和吸收,可以让实证会计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会计实践和理论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评介●王嘉毅李秉德对教育科学研究来说,研究方法是一个中心问题,因为它直接决定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学术界忽视了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不仅对研究方法缺乏研究,而且在教育研究的实践中不讲求科学的方法,主观主义、经验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红  吴建忠  
通过对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进行比较分析 ,认为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 ,都会对会计理论的完善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柯琼  
本文结合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 ,论述了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概念 ,从方法论的角度比较了两种研究的特点 ,并对两者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最后提出了将两者结合 ,互相取长补短的会计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盖地  吕志明  
传统会计研究(规范性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六十年代达到黄金时期;实证会计研究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并在八十年代成为主流。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都适应了其当时的客观环境,从方法论角度而言,各有其优缺点。无论规范会计研究还是实证会计研究都不可能一统天下,二者应该和谐共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晓明  
一、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实证会计研究?目前,会计理论界普遍认为,实证会计研究是一种与规范会计研究相区别的研究方法。规范会计研究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试图解决基本的价值判断和会计优选问题,实证会计研究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关注对会计客观事实的认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文丽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会计学者开始引进实证会计理论至今,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实践应用,为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本文从实证会计研究的起源着手,描述了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发展历程和现状,对实证会计研究进行了评价,展望了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前景。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葛家澍  占美松  
自1968年美国会计学家鲍尔(Ball)和布朗(Brown)打响会计革命的第一枪后,在美国实证会计研究(Empirical Accounting Research或Positive Accounting Research)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和繁荣起来,至1986年,以瓦茨(Watts)和齐默尔曼(Zimmerman)的《实证会计理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美国实证会计研究正式形成,目前,实证会计研究在美国完全成熟,受其影响,西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证会计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小悦  
对会计实证研究方法的认识●陈小悦会计实证研究已经在我国的会计学术界悄然兴起,成为传统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中文的“实证”一词,常常有两个英文词:Posi-tive和Empirical来对应。Positive被译为“实证”,是和Normative(规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婷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核心。针对会计学专业来看,专业导论能够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专业全貌,形成一个基本的专业框架与专业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文章主要对《会计学专业导论》如何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产生作用展开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