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0)
2023(8805)
2022(7428)
2021(7210)
2020(5788)
2019(13085)
2018(13278)
2017(22445)
2016(13694)
2015(15524)
2014(15925)
2013(14193)
2012(12571)
2011(11351)
2010(11797)
2009(10397)
2008(9452)
2007(8600)
2006(7587)
2005(6785)
作者
(35532)
(29504)
(29048)
(27934)
(18253)
(14136)
(13560)
(11480)
(11454)
(10659)
(9970)
(9753)
(9254)
(9250)
(9223)
(9185)
(9172)
(8782)
(8765)
(8222)
(7651)
(7435)
(7076)
(6882)
(6834)
(6637)
(6614)
(6348)
(6094)
(5955)
学科
(34987)
经济(34938)
管理(29471)
(24080)
教育(21488)
(18412)
企业(18412)
中国(18345)
方法(14357)
(13260)
理论(13137)
数学(12424)
数学方法(12131)
教学(11610)
(11192)
(9089)
农业(8567)
(8496)
业经(7829)
技术(7209)
地方(7195)
(6870)
(6705)
学法(6586)
教学法(6586)
(6116)
(6054)
银行(6026)
(5931)
贸易(5928)
机构
学院(171391)
大学(167144)
研究(60211)
管理(53550)
(52258)
经济(50567)
理学(45137)
理学院(44509)
管理学(43190)
管理学院(42880)
中国(38454)
科学(38139)
(37733)
教育(33605)
(33603)
师范(33254)
技术(30702)
(30538)
(28592)
职业(28059)
(27977)
研究所(27874)
师范大学(26738)
中心(26693)
(25109)
业大(25101)
北京(24261)
(22648)
(22445)
农业(21991)
基金
项目(111930)
研究(90351)
科学(87096)
基金(72357)
(62837)
国家(62109)
教育(51918)
科学基金(51584)
社会(50365)
(49353)
社会科(47236)
社会科学(47225)
(42612)
编号(42028)
基金项目(36843)
成果(36111)
课题(34055)
自然(31847)
自然科(31094)
自然科学(31078)
自然科学基金(30410)
资助(30095)
(29386)
重点(27224)
(25194)
(24809)
规划(24568)
项目编号(24540)
(23175)
(23017)
期刊
教育(62000)
(60179)
经济(60179)
研究(55863)
中国(49885)
学报(26829)
(25768)
技术(24202)
科学(22496)
大学(21090)
管理(20228)
职业(19828)
(19606)
学学(18134)
农业(18036)
技术教育(12971)
职业技术(12971)
职业技术教育(12971)
业经(11443)
(10943)
论坛(10943)
(10563)
金融(10563)
经济研究(9486)
图书(9410)
(9280)
财经(8976)
(8959)
(8188)
(7874)
共检索到266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俊辉   景忠玉   卢华伟   魏领军  
随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深入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公平公正为导向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迫在眉睫。实训室是高职院校使用频率较高、非常重要的场所,也是高职院校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分析实训室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场景,挖掘劳动教育相关指标,运用调查问卷、跨学科、层次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对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可以优化设计一种公平的、科学的、可实施的实训室场景下的劳动教育评价权重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阳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应关注基本原则、内容及实施路径等基本问题。劳动教育评价应遵循体现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指向劳动教育的“双重育人性”、适应职业教育的学段特点以及立足学生的现实学情等基本原则。劳动教育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这四个方面也构成劳动教育评价的一级指标。劳动教育评价实施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多方主体联动机制、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机制、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易今科  陈斌蓉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开展高职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具有鲜明职业性、实践性特点的高职教育与劳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缺乏系统性设计、忽视内在育人性、考核评价不科学等问题,可通过构建劳动教育联动机制、搭建模块化内容体系、推进"四维"同时发力、加强劳动教育保障、实行"三方"多元评价把准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林  
新时期教育体系要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将弘扬劳动精神、尊重劳动精神融入到教育体系中,以让高职院校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高水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发展。本文对劳动教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内容,最后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慧萍  刘海舒  王汉江  
基于"全息"理论思考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对于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高职院校"全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层次维度包括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维度、家—校—社—企"全方位"育人维度、学校—社区(school-community)"全过程"育人维度。基于此,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全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策略,包括优先建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钰婷  赵志群  郭云瑶  
工作学习为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劳动实践为载体的劳动教育具有实质联系,这种关联即工作是抽象劳动的具体形式。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劳动教育应以职业性的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实践为载体,开展职业性劳动教育。马克思的劳动思想为以专业实践为载体的劳动教育提供了学理依据,劳动是人类自我生成和创造的唯一推动力,基于劳动价值观、劳动主体论和劳动辩证法,以专业实践为载体的劳动教育尊重劳动价值、立足劳动实践、关注劳动关系。为了充分实现以专业实践载体的劳动教育,需要在指导思想上超越"适应导向"转向"设计导向",依托区域劳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探索符合职业学习规律的劳动教育内容,创新专业实践活动,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慧娟  
"工匠精神"是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的重要体现,也代表着劳动工作者的职业精神、职业操守、行为表现和价值取向。在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期,"工匠精神"对于各个行业的产业建设优化而言都十分重要,是推动我国制造产业发展、使我国进一步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关键因素。基于"工匠精神"理念来组织、建设劳动者职业素质培训体系,符合目前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也是优秀劳动者提高职业素养和个人能力的重要环节;并且只有根据职业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劳动者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培训体系建设,才更有利于职业素质培训工作的优化与完善,进而有利于培育出具有优秀工匠精神的优秀劳动者。笔者将结合《劳动教育与素质养成》一书,深入分析"工匠精神"视域下劳动者职业素质培训的相关问题,并为劳动者职业素质培训体系建设提供部分参考性建议,以助力我国劳动者职业素养全方位提升,推动国家产业经济实现全面提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倪志宇  白金  李卫森  
高校劳动教育是一项理念认知、知识吸收、实践养成、品格内化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本文基于“融通”育人理念和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从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维度入手,构建了全方位、全过程、可落地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增强高校劳动教育效果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东颖  
构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产生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经济社会建设进程中,生发逻辑既体现出明确的任务性特征,又体现出强大的内需性。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应主要围绕强化全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强化劳动教育功能保障,在劳动教育中突出职教价值导向等方面,全面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荧彬  
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旨在激发高校劳动教育革新的潜能,为高校优化劳动教育过程提供决策信息。基于劳动教育系统性、过程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以CIPP模型为理论依据,从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四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用综合集成层次法(IAHP)完成对评价体系各指标的赋权,并根据赋权实证结果,分析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由此提出相应对策,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相关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宏宝  刘策  吴东照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以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为支撑,通过挖掘相关政策文本的评价要素,在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响应协商与共同心理建构下,形成包含劳动技能水平、劳动价值取向、劳动精神面貌为核心类属的9个支援类属、若干指标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611份问卷调查,对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类属进行了相关与回归分析,最终建构出"四阶递进"劳动教育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就是说,必须构建全面系统整体性的教育体系,而不能简单地突出某一个方面的教育,也不能分割地去进行某一方面的教育,只有全面系统整体地考虑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同志重申劳动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曲霞  刘向兵  
劳动教育是"关于劳动"的教育和"通过劳动"的教育的有机统一。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既要看到"通过劳动"的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又要看到"关于劳动"的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正确处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与独立设置的关系。基于这一认识,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明确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专门一部分,以全面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建构了"五大目标体系""三大任务体系""1+8实施体系"和"3+1保障体系"环环相扣、有机融入与独立设置相结合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兰州财经大学劳动教育研究课题组  庞庆明  
劳动教育体系是关于劳动体验教育、劳动关系教育、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总和。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事关党和国家命运及其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新时代高校要坚持问题意识,着眼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特定目标,并以劳动教育课程化为根本路径,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劳动教育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青青  程君青  吴胜旗  
高职院校对实训教师的评价一般是套用理论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或将实训教师归入实验技术人员系列,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实训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实训教师属实践课专业教师,其评价指标包括师德师风、组织纪律、工作态度、教学常规、教学成果、实训室管理、技能素质、教学能力等,并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在评价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监控,合理反馈和运用评价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