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3)
2023(6118)
2022(5217)
2021(4802)
2020(3982)
2019(9045)
2018(9154)
2017(16878)
2016(9480)
2015(10723)
2014(11172)
2013(10541)
2012(9648)
2011(8719)
2010(8956)
2009(8453)
2008(8541)
2007(7912)
2006(7006)
2005(6656)
作者
(26464)
(21966)
(21885)
(20993)
(13998)
(10465)
(10060)
(8431)
(8362)
(8188)
(7538)
(7421)
(7340)
(7031)
(7012)
(6686)
(6639)
(6479)
(6409)
(6345)
(5678)
(5391)
(5243)
(5169)
(5107)
(5011)
(4887)
(4864)
(4437)
(4303)
学科
管理(34895)
(31425)
经济(31350)
(28844)
(25593)
企业(25593)
(13469)
(13325)
方法(10862)
中国(9496)
(9234)
业经(8986)
(8983)
数学(8564)
(8493)
财务(8464)
财务管理(8431)
数学方法(8404)
企业财务(7967)
体制(7621)
(7278)
银行(7268)
理论(6953)
(6882)
(6759)
(6379)
金融(6376)
(6289)
环境(6253)
(6015)
机构
学院(133460)
大学(131864)
(51551)
经济(50190)
管理(48530)
研究(42106)
理学(40365)
理学院(39912)
管理学(39245)
管理学院(38985)
中国(34039)
(29775)
(27767)
科学(24042)
(22980)
财经(22065)
(20996)
中心(19949)
(19691)
(18485)
研究所(18115)
(18043)
北京(17523)
(17174)
师范(16996)
业大(16954)
财经大学(16081)
经济学(15988)
(15660)
(15250)
基金
项目(81252)
科学(63654)
研究(63326)
基金(57548)
(49045)
国家(48585)
科学基金(41871)
社会(39598)
社会科(37352)
社会科学(37345)
(32538)
教育(30260)
基金项目(30063)
编号(26949)
(26624)
自然(25647)
自然科(24984)
自然科学(24979)
自然科学基金(24540)
成果(23301)
资助(23117)
(21625)
课题(19579)
重点(18516)
(18173)
(17274)
(17186)
(16874)
项目编号(16361)
国家社会(16116)
期刊
(65281)
经济(65281)
研究(42971)
中国(33028)
(26618)
管理(20392)
教育(19472)
学报(18202)
(17594)
科学(16949)
大学(14612)
(14410)
金融(14410)
学学(13485)
技术(12781)
财经(11457)
农业(10988)
业经(10825)
(9798)
经济研究(9321)
问题(8144)
财会(7941)
会计(7077)
(6641)
(6529)
职业(6528)
图书(6512)
理论(6314)
现代(6282)
(6264)
共检索到215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旭升  王英泽  顾丽娟  
医疗设备是卫生部门诊疗的重要手段,是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一些医疗卫生单位引进了许多设备。因此,加强引进设备工作的管理,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效能,这是我们在管理中值得注意的问题。1983年以前,我们对厅直单位引进仪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方成  
一、仪器设备有偿占用的必要性现在医院的仪器设备,一是用国家预算拨款购置;二是用医院结余资金购置,当年购买当年一次报销,实行无偿占用。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很多,主要表现: 1.盲目采购,造成积压。医院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向主管部门伸手,不管需不需要,要到就好,多多益善。各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汤志杰  赵允家  刘世斌  
医疗仪器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疗、预防、科研、教学的重要工具。为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扩大资金使用效果,有计划地进行医疗仪器设备的更新改造,在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颖  
林地是土地的一种。本文通过对土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的研究综述指出: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林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根据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的原理,分析了在目前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我国仍然存在着形成林地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条件,仍然存在着林地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并且指出,探讨林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对实行林地有偿使用、加强林地管理、制定林地和林产品价格都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大乾  
一、建立医疗设备折旧制度是深化医疗卫生财务改革的突破口医疗设备的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医疗卫生水平。据我市县以上医院调查统计,1987年末共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 134万元,其中房屋建筑原值10198万元,专用和一般医疗设备原值仅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董碧莎  卢菁  寿国强  王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镇彬,汤亦弘  
1 医院实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必要性1.1 医院财务管理现状要求实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医院在长期计划经济襁褓中,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忽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医疗成本核算水平不高,财务管理方面暴露出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1)财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有些医院账目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力淑  
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财政加强财务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阐述了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指出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郝晓宁  李士雪  陈博文  李林贵  李湘江  薄涛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最重要的缺陷之一是全科医生的首诊制度尚未建立。对我国实行社区首诊制度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旨在对形成一套适应我国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海川  
中国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存在法律制度尚未全面建立、管理措施滞后、有偿使用不规范、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林权纠纷、流转制度缺失、流转全过程不规范、有偿使用收益分配不合理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迫切需要明确有偿使用制度的范围、主客体和流转方式。通过分析发现,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有偿使用范围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及其产品的使用权、景观使用权和林业碳汇权,特种用途林、防护林的森林景观使用权;木质林产品和非木质林产品的有偿使用范围包括林副产品采集权、林下经济种养殖权、林业碳汇权。国有森林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海川  
中国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存在法律制度尚未全面建立、管理措施滞后、有偿使用不规范、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林权纠纷、流转制度缺失、流转全过程不规范、有偿使用收益分配不合理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迫切需要明确有偿使用制度的范围、主客体和流转方式。通过分析发现,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有偿使用范围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及其产品的使用权、景观使用权和林业碳汇权,特种用途林、防护林的森林景观使用权;木质林产品和非木质林产品的有偿使用范围包括林副产品采集权、林下经济种养殖权、林业碳汇权。国有森林资源有偿使用的主体包括国有林区(场)、内部职工、企业及银行等主体,有偿使用方式包括划转、授权经营、出资入股、转让、承包等方式。基于此,提出着力解决林权纠纷,保障国有林区(场)正常经营生产;多种方式解决国有资源资产流失问题;强化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支撑等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雪梅  
目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仍是我国实现生态补偿的主要手段。与纵向转移支付相比,横向转移支付在解决区域(流域)间横向经济生态利益冲突方面更具优势。本文对德国州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及我国省内、省际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基金模式为核心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运作机制,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形成纵、横生态转移支付相结合、搭配使用其他补偿方式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雪梅  
目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仍是我国实现生态补偿的主要手段。与纵向转移支付相比,横向转移支付在解决区域(流域)间横向经济生态利益冲突方面更具优势。本文对德国州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及我国省内、省际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基金模式为核心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运作机制,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形成纵、横生态转移支付相结合、搭配使用其他补偿方式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赔偿制度引入我国公证领域,建立中国特色的公证赔偿制度是推动我国公证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需要在公证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文章对我国公证赔偿的法律属性、公证赔偿的构成要件、公证赔偿的方式及公证赔偿的举证责任问题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