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54)
- 2023(3890)
- 2022(2974)
- 2021(2611)
- 2020(2228)
- 2019(4921)
- 2018(4589)
- 2017(8884)
- 2016(4784)
- 2015(5316)
- 2014(5358)
- 2013(5379)
- 2012(4686)
- 2011(3884)
- 2010(4075)
- 2009(4162)
- 2008(4662)
- 2007(4255)
- 2006(3838)
- 2005(3699)
- 学科
- 企(61708)
- 企业(61708)
- 业(52414)
- 管理(40797)
- 济(25144)
- 经济(25091)
- 财(17225)
- 务(16043)
- 财务(16042)
- 财务管理(16038)
- 业经(15914)
- 企业财务(15250)
- 方法(12875)
- 企业经济(11547)
- 技术(11192)
- 经营(9375)
- 技术管理(9159)
- 划(8905)
- 和(8491)
- 策(8361)
- 决策(7810)
- 理论(7803)
- 计划(7078)
- 经济理论(6964)
- 制(6763)
- 数学(6151)
- 数学方法(6138)
- 体(6122)
- 体制(5967)
- 镇(5965)
- 机构
- 学院(77659)
- 大学(73323)
- 管理(38474)
- 济(34389)
- 经济(33861)
- 理学(32700)
- 理学院(32480)
- 管理学(32363)
- 管理学院(32188)
- 财(19178)
- 研究(16981)
- 中国(16075)
- 财经(14995)
- 京(14431)
- 经(13442)
- 江(13064)
- 商学(12961)
- 商学院(12857)
- 财经大学(10962)
- 经济学(9925)
- 州(9874)
- 工商(9555)
- 经济管理(9475)
- 公司(9284)
- 经济学院(8957)
- 北京(8857)
- 中心(8150)
- 科学(7805)
- 所(7576)
- 贸(7467)
- 基金
- 项目(45047)
- 科学(38064)
- 基金(35156)
- 研究(34072)
- 家(28913)
- 国家(28554)
- 科学基金(27510)
- 社会(23958)
- 社会科(22808)
- 社会科学(22799)
- 基金项目(18607)
- 省(17993)
- 自然(17985)
- 自然科(17668)
- 自然科学(17663)
- 自然科学基金(17443)
- 教育(15078)
- 业(14818)
- 企(14056)
- 资助(13808)
- 划(13760)
- 企业(13247)
- 编号(13080)
- 创(11835)
- 创新(10813)
- 制(10591)
- 部(10014)
- 国家社会(9880)
- 项目编号(9807)
- 人文(9737)
共检索到117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洋
实行政企分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围绕政企分开全国上下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作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政企分开的进度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政企不分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国有企业甚至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传吉 邵青
政企分开新论●张传吉邵青经济体制改革十几年来,我们所谈最多的话题之一是政企分开。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好国有企业,而搞好国有企业则离不开政企分工。人们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某些国有企业之所以搞得好,一定是政企分开了;而某些国有企业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新钦
政企分开必须考虑企业的性质和地位,保证出资人到位,必须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特殊性企业与政府只能实行有限分开,明确划分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特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劳动者之间的责、权、利,按出资人制度与市场经济规则双重要求创建新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政府通过法律、行政和市场等手段对特殊企业进行管理,保证特殊企业重大问题政府控制;一般性企业与政府彻底分开,企业按企业治理结构完全自主经营管理,一般性企业中的国有股份,政府委托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管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以普通股东的身份参与一般性企业的管理,主要职责是保证国有资产完整与增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清泰
作者认为,政企不分是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一大障碍。近20的改革实践表明,要使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政企分开势在必行。政企分开,其目标是政府部门停止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但与此同时,国家作为所有者的职能必须到位。为此,作者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性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政企不分 政企分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元日希
论政企分开与政资分开郭元日希(西南财经大学)一、政企分开的核心是政资分开我国18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政企不分的问题在相当领域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其中,最突出的是发生在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方面。这些年来,我们发展了股份制,但一些国有控股公司,...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平 崔钊 孔东风
关于政企分开的研究张志平崔钊孔东风早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中央就已经提出,要解决我国传统体制中的政企不分问题。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中央又把政企分开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四个主要特征之一提了出来。去年,江泽民总书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管益忻
我国的股份制改造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离我们作为目标为之奋斗的现代企业制度还相差甚远。问题的真正症结,还是在政企关系未分清,政企职能未分开上。这确确实实是当前进入攻坚阶段的中国改革的主攻方向。 作如此的判断,这不仅因为时到今日,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仍然只是行政性管理部门,还没有真正成为投资公司、投资银行等企业法人,也不仅因为企业的“二个一把手”的任免权仍然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银温泉
政企分开的可行性研究银温泉(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政企分开是改革的难点之一,政企不分直接阻碍了企业改革的深入。本文针对现代企业制度内涵中的政企分开这一重要内容,从国有产权拥有和行使的角度探讨政企分开的可行性。一、政企分开的涵义按照政府的有关文件及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喻良
一、历史与现状:企业——党政部门的附庸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实质上都是各级党政部门的附庸。这主要表现在企业产权,企业领导的任命权限,企业经营规模,方向及产供销条件的确立等诸多方面。企业自身形成市场主体,市场依赖于计划经济发育。然而,市场对企业几乎没有引导作用,只在少数情况下,刺激了党政部门,才可能依靠行政措施或通过企业对市场进行极为有限的调节。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党政部门并没有把调节市场放在应有的高度,但在对企业的权限方面,却从来就统得过死。这不仅扼杀了企业的活力,而且抑制了市场的发育。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纪克绳 朱崇明 吕维峰 谢时德
初探农垦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需要解决的财务问题——黑龙江省绥滨农场的调查纪克绳朱崇明吕维峰谢时德一、政企分开是实行现代农垦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一)政企分开的必要性。绥滨农场现有耕地面积3.2万公顷,职工10856人,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金英
文章在介绍和探讨市场内涵的基础上,提出走向市场是当前铁路企业的现实选择,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和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铁路企业走向市场的具体对策,即转变思想观念,主动面向市场;改革运输组织,积极适应市场;推进融合发展,大力开拓市场;提升管理水平,努力确保市场。
关键词:
铁路 企业 市场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江龙学 雷隆
当前我国国企改革已进入关键性阶段,国企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兴衰。而国企的政企不分和所有者缺位的内在替代性是使国企陷入两难境地的内在原因。笔者认为所有者补位是在较长时期内我国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惟一根本出路,并提出所有者补位的几种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
国企 所有者补位 政企分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辉
政企分开与国有企业改革孙国辉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本文试图从政企分开的角度,对国有大中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