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1)
2023(10541)
2022(8866)
2021(7866)
2020(6204)
2019(13914)
2018(13594)
2017(25622)
2016(13451)
2015(14944)
2014(15087)
2013(15074)
2012(14563)
2011(13668)
2010(14100)
2009(13044)
2008(12739)
2007(11543)
2006(10786)
2005(10307)
作者
(40859)
(34062)
(34060)
(32179)
(22009)
(16326)
(15459)
(13168)
(13062)
(12367)
(11845)
(11328)
(11238)
(11174)
(10754)
(10515)
(10171)
(9824)
(9729)
(9566)
(8932)
(8447)
(8325)
(7935)
(7767)
(7731)
(7594)
(7462)
(6948)
(6741)
学科
(84051)
经济(83995)
管理(36688)
(34934)
地方(28075)
(26249)
企业(26249)
中国(23572)
方法(21949)
(19280)
数学(18745)
数学方法(18596)
业经(17717)
地方经济(17295)
(14294)
农业(13862)
(12873)
(12582)
金融(12580)
环境(12512)
(12132)
(11913)
银行(11902)
(11853)
贸易(11841)
(11719)
(11272)
(10767)
(10292)
技术(9767)
机构
学院(204986)
大学(201833)
(96125)
经济(94180)
研究(80810)
管理(73900)
理学(61677)
中国(61433)
理学院(60811)
管理学(59988)
管理学院(59556)
科学(46621)
(44352)
(41558)
(40357)
研究所(37252)
中心(34936)
(32926)
财经(31173)
(30760)
经济学(30024)
(29888)
师范(29649)
(29037)
北京(28961)
(27953)
(26744)
经济学院(26474)
业大(25164)
科学院(25009)
基金
项目(127529)
科学(101038)
研究(96693)
基金(90587)
(78383)
国家(77731)
科学基金(65980)
社会(63449)
社会科(60235)
社会科学(60223)
(50564)
基金项目(46993)
教育(42794)
(42424)
编号(39126)
自然(39008)
自然科(38040)
自然科学(38034)
自然科学基金(37331)
资助(36282)
(35411)
成果(32185)
重点(29687)
发展(29310)
(28826)
课题(28770)
(27429)
国家社会(26453)
(26450)
创新(24836)
期刊
(124215)
经济(124215)
研究(69921)
中国(48440)
管理(31373)
(30099)
(28516)
科学(27825)
学报(26774)
教育(23905)
(22767)
金融(22767)
农业(20599)
大学(20490)
经济研究(20369)
业经(19575)
技术(19565)
学学(19174)
财经(16121)
问题(15598)
(14157)
(12606)
技术经济(12009)
国际(11900)
世界(11670)
资源(10910)
(10863)
商业(10832)
(10187)
论坛(10187)
共检索到340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占国  
一份来自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经济发展的布局问题,对中国如何有效地和公平地从低收入国家转为中等收入国家,将起关键作用”。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用了25年时间,跟踪和监视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发表了题为《90年代中国经济困境:改革、现代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报告。其中谈到中国改革中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巧素  
自工业革命伊始,生态环境相较于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让步地位,直到山清水秀的生活状态逐渐远离人类生活时,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拥有良好区域生态环境的必要性。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每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经济奠定了重要基础,生态环境的差异造就各地区经济条件的分化,如平原地带和高原丘陵地带的经济状况具有明显区别。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所以本文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一书,对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以及可行性战略路径进行研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邹永红  蒋志华  
本文基于调查区域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与近期需求的数据,通过分层分析、对比分析和交叉分析,找出了全区企业人员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区情,对未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提升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姚丽斌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转向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本文着重阐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施思路 ,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是兼顾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中间发展思路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文贵  
广东省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客观上要求珠江三角洲同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状都表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相对的,“不协调”发展是绝对的;有关地区的“发达”与“不发达”、“进步”与“落后”是相对的,而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超越”是绝对的。广东要大胆地倡导“逆向思维”,立足于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同珠江三角洲之间建立起经济上良性互动的市场联动机制,坚定不移地加快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州、深圳、珠海等中心城市和佛山、顺德、中山、东莞、江门等次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经济起飞的四大功能,从“不协调”中能动地寻求“协调发展”的契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剑勇  高人元  张雁  
本文从空间效率角度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选择问题。我们首先给出了空间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出发,应用贸易引力模型与1997年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分析了表征各地区空间效率大小的指标——真实市场潜能。本文发现,中国区域的真实市场潜能按从高到低顺序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东部沿海地区与南部沿海地区,第二层次为京津地区与北部沿海地区,第三层次是中部地区,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居于第四层次。同时,从真实市场潜能构成来看,所有地区的真实市场潜能主要是由本地区内部需求引致的,而其他地区需求与国外需求引致的真实市场潜能较弱;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较快发展产生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密  
从经济学理论来看,非平衡发展战略取向符合群体福利实现在时间上的先后性和地域上的非均质性。但是,根据非平衡战略主旨设计的非平衡发展战略模型显示:对称补偿型非平衡发展战略能够实现不同阶段社会福利的增加;而非对称补偿型非平衡战略由于补偿环节和转化环节存在内在困境将造成社会福利的降低。因此,由非协调发展向协调发展的路径优化方向是实施以对称补偿和高效财富转化机制为基础的平衡发展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荣胜  
现阶段的淮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不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淮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应当遵循整体开发与各省开发相统一、经济开发与淮河治理相统一的原则,把徐州与蚌埠培育为区域经济增长极,把淮河干流沿岸打造为经济发展轴线。国家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稳妥推进城镇化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有利于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与开发轴线的构建。淮河流域应当把握机遇,壮大徐州与蚌埠的经济实力,提高淮河通航能力,促进人口与产业聚集并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冀鼎全  王锋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s first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open distance educ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in china, and analyze and summarize its inherent nature and unique advantages. Then they take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distance education in shaanxi as a living example to illustrste the authors'...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景春  郎益夫  戴天虹  
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基础教育“两基”和解决“三农”问题,亟需大力发展边远地区远程开放教育。笔者分析了边远地区发展远程教育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提出了解决困难的途径及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费洪平  
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很大程度只评价表现为潜在形态的资源优势,而忽视现实的生产力方面存在的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障碍和制约因素。特别是对其中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是发展区域经济可以直接依靠的现实优势有所忽视。实际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资源优势相比,大中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为此需要从企业地理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支益民  
我们编辑部收到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支益民同志的研究报告,读后颇受教益.一位省委领导,日常事务工作如此繁忙,还硬是花了半年多时间深入陕南、陕北及关中广泛调查研究,并会同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多次共同探讨,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篇思路新颖、分析深入,且具有较强实践性、操作性、可行性的力作,实属难得.文章虽然以陕西省为考察样本,但对于我们研究如何加快内陆省区经济发展步伐有很大启发.此外,文章把区域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结合了起来,这种分析方法也是很有创意的.为此,我们特向读者推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颖  陈银生  
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 ,表明区际差距呈扩大趋势。作者认为 ,造成区际差距扩大的内在原因主要是自然禀赋、物质技术基础差异以及聚集效应等。区际差距的扩大不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国家应通过立法确定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和专业化的区域发展机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清海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历史的启示和理论的反思在我国40多年寻求区域发展的道路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平衡发展到倾斜发展的转变。前30年,国家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布局畸形偏集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状况,实现生产力的均衡配置和消灭区域差别,我们采取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将生产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