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3)
2022(11)
2021(12)
2019(23)
2018(14)
2017(45)
2016(25)
2015(35)
2014(26)
2013(17)
2012(18)
2011(15)
2010(23)
2009(11)
2008(32)
2007(23)
2006(20)
2005(27)
2004(24)
2003(23)
作者
(89)
(61)
(61)
(58)
(35)
(29)
(27)
(27)
(26)
(26)
(24)
(21)
(20)
(20)
(19)
(19)
(19)
(18)
(18)
(17)
(17)
(17)
(17)
(17)
(17)
(16)
(15)
(15)
(15)
(15)
学科
(158)
经济(158)
(91)
银行(91)
(89)
方法(88)
数学(85)
数学方法(84)
(71)
金融(71)
管理(65)
(61)
中国(47)
(35)
(35)
企业(35)
(32)
体制(32)
(30)
中国金融(29)
制度(29)
(29)
理论(28)
城市(27)
及其(24)
(24)
业务(23)
运输(21)
银行制(21)
(20)
机构
大学(374)
学院(330)
(197)
经济(193)
研究(158)
中国(152)
(125)
管理(120)
财经(110)
(106)
(105)
金融(105)
银行(104)
(102)
(98)
财经大学(95)
经济学(93)
理学(89)
理学院(88)
管理学(87)
管理学院(86)
经济学院(85)
人民(73)
(71)
上海(69)
中心(68)
(67)
中国人(65)
中国人民(65)
国人(65)
基金
项目(168)
基金(145)
科学(136)
(130)
国家(129)
研究(113)
科学基金(104)
社会(82)
社会科(82)
社会科学(82)
资助(79)
自然(72)
自然科(71)
自然科学(71)
自然科学基金(71)
基金项目(59)
教育(59)
重点(50)
(48)
教育部(48)
(48)
课题(47)
中国(46)
(43)
(41)
(39)
重大(39)
社科(38)
人文(36)
大学(35)
期刊
(227)
经济(227)
研究(177)
(163)
金融(163)
(87)
财经(53)
管理(52)
学报(50)
经济研究(48)
(42)
国际(41)
中国(40)
大学(40)
学学(39)
科学(36)
上海(35)
世界(32)
(30)
(28)
技术(24)
理论(24)
问题(23)
世界经济(21)
实践(21)
技术经济(21)
(21)
统计(20)
国际金融(19)
建筑(19)
共检索到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昌彩  
实行利率双轨过渡加强投资宏观调控张昌彩一、我国近年的“负利率”现象就一个个具体项目的决策而言,只有当投资项目预期中的投资收益水平高于银行利率时,该投资项目才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就宏观角度来说,在一定时期内,各种潜在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水平总是高低不等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张曙光  王利民  
5.1992—1993:面对新一轮的波动 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与此同时,经济也迅速地开始趋于过热。我们回顾、分析以往的波动,目的就是要通过与过去的比较,更好地认识当前中国的经济体制与过去相比,哪些方面已发生了变化,哪些还没有发生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宏观稳定政策。 5.1 “已变”和“未变”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与1987—1988年相比,我国的经济体制又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1)非国有经济进一步发展,在工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超过50%,它们作为面向市场、自我约束较强的经济主体,对于稳定经济起着积极的作用,(2)对外开效进一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一、当前,中国为什么强调加强宏观调控?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1989—1990年的低谷,1991年的回升之后,1992年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1992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2.8%,其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也都比较理想,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1993年上半年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国民生产总值又比上年同期增长14.1%。根据我们采用宏观经济模型的测算和定性分析,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下半年虽将有所回落,但今年仍将保持在13.5%左右,明年(1994年)将保持在10%左右。夏粮生产获得丰收,农村经济继续发展;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5.1%,国有企业的亏损额下降了16.5%;市场繁荣,社会商品零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张曙光  王利民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是先不触动许多既得利益,先不对旧的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造,而是先在旧体制的旁边(或在“边际上”)发展新体制,因而必然会出现一种“体制双轨”的局面,要经过较长时期的“双轨制过渡”最终完成改革。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征,可以说就是较长的双轨过渡期。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如何减轻宏观经济不稳定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而在不同的改革方式下,宏观经济不稳定又有特殊的原因,需要采取特殊的对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三次大小不等的经济周期性波动。从1992年起,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目前,根据宏观经济形势新的发展要求,宏观调控需要转轨。这里所说的转轨,是指宏观调控思维与方式的转轨。原因之一,总供求格局不同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虽引入了市场机制,但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到产权改革,所以,"短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思  郑南源  周智立  
论过渡时期金融宏观调控的策略沈思,郑南源,周智立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步入了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尽管"计划经济"的体制因素会逐步削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思  郑南源  周智立  
论过渡时期金融宏观调控策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沈思,郑南源,周智立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步入了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经济的“双轨制”特征,决定了金融宏观调控既...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卓  
本文从中国宏观经济的总量和结构矛盾入手,提出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内建立以金融为主财政为辅的宏观调控模式的理论构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锡良  
本文论述了中国目前完全放开利率,让利率在优化资金配置起主要作用的条件不具备,中央银行进行价格调控的市场条件也不完全具备。论述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分为价格调控和数量调控的基本条件。论述了利率在资金配置和宏观调控中作用十分有限的理由。同时,认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应注意几大风险,要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有条件地放开利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昌彩  
一、实行全社会投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来看,199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2974.03亿元,其中国有经济投资额为12056.24亿元,所占比重为52.5%;从资金来源来看,1996年国家预算内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绪业  
我国医疗设备的投放,一直缺乏宏观的调控办法,以致于在医疗设备的投放上,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很大,使有限的医疗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不能发挥应有的投资效益。另一方面,在绝大部分乡镇和农村又缺乏应有的常规装备。这种局面若不加以调整,势必影响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赛自威  黄忠河  
论转轨时期政府对价格的宏观调控赛自威,黄忠河我国尚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在这一特殊的时期内,对政府进行价格宏观调控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措施、力度既要适应转轨时期的特点,又要有利于尽早结束转轨。将市场经济作为既定的事实,所设想的方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光弟  
转轨时期金融宏观调控的转变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刘光弟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家、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刘光第同志,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于1996年4月2日下午2时15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9岁。刘光第同志一生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匡家在  
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决定经济能否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于宏观调控的内涵 ,学术界有较大分歧 ,尽管中国的宏观调控目标与西方没有两样 ,但在转轨过程中 ,宏观调控的目标次序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做出调整。短期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兼顾中长期市场化的制度变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