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9)
- 2023(9137)
- 2022(7740)
- 2021(6995)
- 2020(5922)
- 2019(13119)
- 2018(12789)
- 2017(25086)
- 2016(13821)
- 2015(14995)
- 2014(14664)
- 2013(14476)
- 2012(13087)
- 2011(11739)
- 2010(11537)
- 2009(11244)
- 2008(11063)
- 2007(9785)
- 2006(8682)
- 2005(7980)
- 学科
- 济(46942)
- 经济(46846)
- 管理(45031)
- 业(41980)
- 企(34721)
- 企业(34721)
- 税(21904)
- 财(21632)
- 税收(20450)
- 收(20282)
- 方法(19833)
- 数学(17503)
- 数学方法(17375)
- 制(15570)
- 农(14839)
- 中国(12664)
- 务(12516)
- 财务(12498)
- 财务管理(12475)
- 企业财务(11882)
- 业经(11853)
- 贸(10931)
- 贸易(10928)
- 易(10696)
- 体(10421)
- 银(9700)
- 银行(9666)
- 农业(9607)
- 学(9115)
- 行(9055)
- 机构
- 大学(191203)
- 学院(190024)
- 济(79719)
- 经济(78202)
- 管理(72360)
- 研究(63164)
- 理学(62681)
- 理学院(62022)
- 管理学(61186)
- 管理学院(60830)
- 中国(51248)
- 财(45162)
- 京(38910)
- 农(37899)
- 科学(37844)
- 财经(34234)
- 所(31962)
- 经(31012)
- 业大(30932)
- 中心(30039)
- 江(29979)
- 农业(29693)
- 研究所(28510)
- 财经大学(25376)
- 经济学(25308)
- 北京(24006)
- 省(23142)
- 经济学院(23039)
- 州(22863)
- 院(22496)
- 基金
- 项目(129508)
- 科学(101941)
- 基金(96525)
- 研究(91256)
- 家(85856)
- 国家(85129)
- 科学基金(72477)
- 社会(60964)
- 社会科(57888)
- 社会科学(57875)
- 基金项目(51468)
- 省(49510)
- 自然(46948)
- 自然科(45887)
- 自然科学(45870)
- 自然科学基金(45121)
- 划(42300)
- 教育(41083)
- 资助(38304)
- 编号(35271)
- 制(29759)
- 部(29216)
- 重点(29145)
- 成果(28989)
- 创(27819)
- 发(26583)
- 国家社会(26302)
- 创新(26168)
- 科研(25373)
- 教育部(25183)
共检索到289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志良
实行分税制对贷款投向影响的调查工行建德市支行城市金融学会小组(一)对信贷资金投向的影响信贷资金向效益好的企业倾斜,虽是多年的老话题,但不尽人意,在执行中受到种种干扰和影响,在审贷过程中不得不兼顾微利企业,甚至对潜亏和亏损企业也不能见死不救,这是因为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本文在批驳当前社会上关于我国分税制改革种种非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客观剖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意义与作用。作者认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中国式的分权改革,汲取了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制度元素,更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一种创新,是我国改革历程中的一个经典之作。它奠定了我国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构筑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其影响之深远是不言而喻的。分税制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为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提供基础;(2)为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基础;(3)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基础;(4)为国家进一步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作者反对用财政联邦主义的眼光看我国的分税...
关键词:
分税制 作用 问题 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立
实行分税制后的地方财政李立199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是建立分税制。基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转轨的需要,在财政体制上建立中央集权程度相对较高的分税制,关键是要加强中央宏观调控的能力,改地方向中央缴款为地方向中央要钱。这对于建立事权与财权相互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秦安
实行分税制地方财政怎么办陈秦安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为了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的职能作用,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分税制财政...
[期刊] 改革
[作者]
翔之
实行分税制后国企出售方式的变化翔之自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国企出售方式已经发生了悄悄的变化,分税制的推行对于由来已久的中央地方产权矛盾,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激化的作用。按照分税制的现行规定,中央企业的所得税和税后利润上交中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韦敏 颜碧峰
试论我国实行分税制的依据及其完善方向韦敏,颜碧峰财政管理体制作为在财政体系内处理各政治经济主体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核心,财政体制完善与否,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围绕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洪 朱盈盈 曾珠 明仪皓
分税制直接作用于学前教育,影响中央与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力投入。在分税制改革中充分关注学前教育,能促进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分税制与学前教育面临的困境以及完善策略两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
分税制 学前教育 财权 财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鞍钢
分税制:评价与建议□胡鞍钢从1994年起,中国正式实行中央地方分税制。这是建国以来规模范围最大的一次制度创新,也是对中央与地方之间利益格局的一次重大调整,引起国内外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两年来,分税制的实施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状况产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金兰
我看分税制高金兰一、分税制运行中的主要问题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尽管在最大程度上对原体制中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做了大量改革,但依然保留了一些包干体制的因素及做法,主要表现在;1.中央与地方财政之间的职能分工范围没有得到科学的界定,事权与财权依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谷成 曲红宝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税制结构逐步优化。同时,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对非税收入的依赖不断强化、转移支付资金配置效率不理想等问题。未来的改革应当在保证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和财力的基础上,减少转移支付对资源配置的扭曲效应并改善均等化职能,采用税率分享制,使中央以下各级政府能够与中央政府相对平等、规范地分享某些大型税基的课税权。
关键词:
分税制 非税收入 转移支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1994年,我国实施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建立了新的财税制度体系,理顺了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形成了持续规范的财政增收机制,增强了国家财政实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制度性和历史性的重大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隽亭 刘玉霞
分税制是我国根据国际惯例进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运行六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具体表现为:财权事权不够统一;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转移支付制度欠规范;税收征管乏力。为适应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惯例接轨,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分税制日臻科学。
关键词:
分税制 税收返还 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鞍钢
分税制:评价与建议胡鞍钢从1994年元旦起,中国正式实行中央、地方分税制。这是建国以来规模范围最大的一次制度创新,也是对中央与地方之间利益格局的一次重大调整,引起国内外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两年来实施分税制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央与地方财政收人和支出状况产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史明辉
一、实行分税制的客观必要性和紧迫性. 所谓分税制,是指按照公平税负和注重效率的原则,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权,依据各种税收本身的特征和税源大小,征管难易程度,划分和建立中央与地方两个税收体系,统一坚持依法治税,分级管理,分别发挥各自税收对宏观与微观经济的调节作用,以确保各级政府财政职能顺利实现的一种新型的税收管理体制. 实行分税制,最早是在党的“十三大”会上作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提出来的,即“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范围的前提下实行分税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征信管理处课题组 李为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同行业企业的生存能力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就在于不同类型企业的选择。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商业银行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企业贷款投向的选择对贷款质量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善贷款结构,减少信用风险。
关键词:
贷款投向 贷款质量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