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7)
- 2023(6906)
- 2022(5891)
- 2021(5492)
- 2020(4723)
- 2019(10912)
- 2018(11133)
- 2017(20978)
- 2016(11814)
- 2015(13092)
- 2014(13247)
- 2013(12813)
- 2012(11968)
- 2011(10630)
- 2010(11193)
- 2009(10789)
- 2008(11043)
- 2007(9751)
- 2006(9174)
- 2005(8826)
- 学科
- 济(41346)
- 经济(41250)
- 管理(39676)
- 业(34464)
- 企(30166)
- 企业(30166)
- 制(17975)
- 财(17933)
- 方法(13793)
- 中国(13591)
- 农(12680)
- 体(12391)
- 业经(11396)
- 数学(11170)
- 数学方法(10910)
- 体制(10648)
- 银(10249)
- 银行(10238)
- 行(9759)
- 务(9629)
- 财务(9592)
- 财务管理(9561)
- 融(9115)
- 金融(9113)
- 企业财务(9045)
- 税(8897)
- 税收(8346)
- 学(8322)
- 收(8277)
- 度(7923)
- 机构
- 大学(162611)
- 学院(160659)
- 济(67917)
- 经济(66359)
- 管理(59140)
- 研究(57498)
- 理学(48956)
- 理学院(48397)
- 管理学(47640)
- 中国(47591)
- 管理学院(47299)
- 财(39828)
- 京(35322)
- 科学(31457)
- 所(29517)
- 财经(28798)
- 江(27671)
- 中心(26300)
- 经(25897)
- 研究所(25381)
- 农(24314)
- 北京(23104)
- 范(21481)
- 师范(21313)
- 州(21207)
- 经济学(21188)
- 财经大学(21128)
- 院(20767)
- 业大(20173)
- 省(20048)
- 基金
- 项目(96327)
- 科学(76109)
- 研究(74249)
- 基金(69813)
- 家(60057)
- 国家(59515)
- 科学基金(50849)
- 社会(47820)
- 社会科(45180)
- 社会科学(45169)
- 省(37022)
- 基金项目(36010)
- 教育(35133)
- 划(31245)
- 自然(30870)
- 自然科(30122)
- 自然科学(30115)
- 编号(29946)
- 自然科学基金(29568)
- 资助(28629)
- 成果(27333)
- 制(24800)
- 部(22397)
- 课题(22272)
- 重点(22151)
- 性(20520)
- 创(20204)
- 发(20156)
- 国家社会(19851)
- 教育部(19826)
共检索到276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丰,张士层
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改革卫生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机制“要按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根据国家核定的工资总额,自主确定各类人员的内部分配办法”,“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责任要素一并纳入分配因素。”从国家的方针政策来看,是逐步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权限下放到各单位,这样有利于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卫生事业单位建立起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创造有利的条件。目前,一些地区和单位正在积极探索,相继出台了一些实施办法,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季明
一、关于企业会计目标 企业会计目标受制于企业经营目标并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服务。 但是,会计的本质特征是加工和传递会计信息,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相关决策依据的需要。我国会计的直接目标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明确会计目标,它对于进一步理解和贯彻新会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 1.可以深刻理解新的会计报表体系的内涵与作用。新会计报表体系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三张主要报表和一些附表所组成,它侧重于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财务流动性等外部管理者、投资人及债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杜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行,不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其所得来源都多元化了,除劳务性所得外,还出现了资本性所得和财产性所得.根据税收对各种所得经济影响的分析,需要对不同性质的所得进行科学分类,并依此确定合理的税负分布,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征税制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从国企这些年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情况看,给人感觉总是喊声大,动作小;跟着赶着走的多,见着实际效果的少;单项推进的多,配套实施的少;抬高工资收入水平的积极性挺高,设法拉开分配差距却是一筹莫展。用人和分配机制能不能活起来,有关国企生死存亡。大家看到了,也想到了,可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秀梅
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医院是1所“三级乙等”医院,现有380张病床,职工567人,是锡盟地区最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也是自治区教委批准的内蒙古医学院教学医院。 锡盟医院的人事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是随着卫生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高凯军
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至今已五年,近期经调查研究,又发现一些新的问题,诸如:工资管理权限过于集中、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的分类管理体制不尽完善、工资货币化进程相对滞缓,缺乏科学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和行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在巩固中央宏观调控的前提下,给地方以适当的工资津贴分配自主权;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充分考虑其适应市场化的程度,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的分类管理体制;加快福利制度改革,以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劳动报酬货币化的进程;在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和行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
关键词:
机关 事业单位 工资制度改革 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虞晓红
1999年,实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是农行改革的重点之一。这次改革,核心是“增资靠效益,收入凭贡献”,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经营效益及员工的贡献与工资总额挂钩,打破原有的工资结构组成及津补贴项目,重新划分确定工资项目,把上年及本年度的各项指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庞革英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是健全国家公务员制度和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思路,实行分类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妥善处理地区间、行业间、各类人员间的工资关系,实现工资水平增长的科学化、制度化。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工资制度 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文涛
实行干部交流回避制度的益处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王文涛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科学管理使用干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保证。近几年来,各地税务机关对干部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相继实行了干部交流回避制度。实践表明,实行税务干部交流回避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雅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进行教学的全面改革。文章根据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整体形势,指出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并从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关系、教学方法的选取、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考核方式的设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技能培养 教学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云庆
统计调查方法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改革新思维徐云庆在我国十多年的统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我们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指标体系科学化,并全面向国际贯例靠拢。②统计调查方法多样化,以适应市场经济灵活多变的要求。③统计资料整理、分析计算机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线联平
当前正在进行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以转换机制、打破“三铁”、改善待遇、提高效益为指导思想,以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实行教育目标责任制、岗位聘任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为基本内容,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培养合格人才为目的的系统工程。在四项基本内容中,选择以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为突破口,率先解决好涉及每个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对全面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北京市属高校的改革实践,我想就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谈几点认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子操 钱盈
营造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刘子操钱盈在国际社会保险文献中,对社会保险作过如下定义:“社会保险是以法律保证的一种基本社会权利,其职能主要是以劳动为生的人,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能够利用这种权利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属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鲁成
科技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如何通过激励制度的设计,激发、稳定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积极性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在设计科技人员激励制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力求使科技人员激励制度的设计不断趋于完善,并不断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