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47)
2023(3559)
2022(3040)
2021(2964)
2020(2384)
2019(5475)
2018(5303)
2017(11010)
2016(6041)
2015(6725)
2014(6765)
2013(6604)
2012(6209)
2011(5655)
2010(5980)
2009(5645)
2008(5671)
2007(5287)
2006(5000)
2005(4611)
作者
(16350)
(13623)
(13466)
(13122)
(9046)
(6385)
(6228)
(5276)
(5247)
(5211)
(4620)
(4489)
(4458)
(4451)
(4401)
(4216)
(4103)
(4014)
(3983)
(3982)
(3521)
(3389)
(3330)
(3198)
(3129)
(3105)
(3086)
(3067)
(2726)
(2683)
学科
(22306)
经济(22286)
管理(19111)
(18707)
(14906)
企业(14906)
(8504)
方法(7862)
(7596)
(7432)
中国(7048)
数学(6941)
数学方法(6797)
(6607)
(5871)
银行(5871)
(5653)
及其(5342)
(5341)
贸易(5335)
政策(5279)
农业(5277)
(5238)
业经(5006)
地方(4976)
(4714)
(4663)
金融(4663)
方针(4651)
税收(4601)
机构
学院(85456)
大学(83313)
(38487)
经济(37573)
管理(34056)
研究(29722)
理学(28546)
理学院(28294)
管理学(27918)
管理学院(27740)
中国(24840)
(20379)
(17032)
科学(15580)
财经(15033)
(14470)
中心(14464)
(14442)
(13563)
研究所(12715)
(12043)
(11326)
经济学(11275)
北京(11023)
(11011)
师范(10950)
财经大学(10950)
(10767)
(10370)
银行(10087)
基金
项目(50468)
研究(40503)
科学(40490)
基金(36306)
(30300)
国家(30001)
科学基金(26159)
社会(25408)
社会科(24107)
社会科学(24103)
(19433)
教育(18934)
基金项目(17969)
编号(17420)
(16352)
资助(16026)
自然(16018)
自然科(15637)
自然科学(15634)
成果(15473)
自然科学基金(15371)
课题(12521)
(11885)
(11489)
(11310)
(11212)
重点(11135)
教育部(10466)
项目编号(10378)
(10330)
期刊
(46528)
经济(46528)
研究(29938)
中国(17363)
(14823)
(14320)
金融(14320)
管理(13240)
(11565)
教育(10704)
科学(9435)
学报(8442)
业经(7836)
技术(7506)
农业(7476)
经济研究(7411)
财经(7402)
大学(7082)
学学(6568)
(6337)
问题(5800)
(5754)
国际(5121)
理论(4461)
现代(4426)
(4195)
论坛(4195)
技术经济(4182)
世界(4125)
实践(3979)
共检索到139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志慧  
在我国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 ,高利率政策不利于刺激消费、调整经济结构、启动经济发展。低利率政策是央行的理性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罗婷  陈应仕  肖雨彤  
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利率调整到较低水平。截至2019年底,实行超低利率经济体的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1.55%,非常规货币政策常态化的趋势明显。主要经济体实施超低利率政策的特点当前来看,主要经济体实行超低利率政策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稳定汇率,如瑞士、丹麦;二是维持适度通货膨胀率,如日本、欧元区等;三是刺激经济增长,主要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如美国、英国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范正斌  
美国是一个受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深重的国家。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主张,在利率政策上,只有使利率人为地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才能刺激私人投资和社会消费,提高就业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美国从30年代罗斯福新政,摆脱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经济危机起,到9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红  
人为低利率政策是日本金融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为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刺激了民间部门的发展,特别是通过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从金融层面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其形成强的路径依赖,未能随着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及时地被废止,不仅助长了泡沫经济的形成,而且最终导致日本金融危机的爆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晶  
自2008年12月以来,美国一直采取低利率与量化宽松搭配的货币政策模式。本文基于中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和实施效应两方面,对美国持续低利率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证实美国长期较低的联邦基金利率对于中国货币政策这两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加大。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在充分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基础上适时调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杜士平  
浅析战后日本的低利率政策对其经济的负面影响上海财经大学,杜士平利率作为资金分配的杠杆和调节经济景气变化的金融政策工具,在现代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战后日本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与其实行的低利率政策密切相关。但是,这种低利率政策挽杂了过多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高秀屏  周卫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芳芳  张定法  郭涵  
后危机时代,为应对衰退并加快经济的复苏进程,宽松货币政策成为各国央行不得不为之的选择,很多国家施行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货币政策。而随之而来的是对于宽松刺激政策是否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产生和积聚的担忧,即低利率政策与资产价格泡沫关系问题再一次引起关注。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上述关系进行检验,其中,在理论层面,将资产价格分为价值和泡沫两部分,并综合运用理性泡沫理论、现金流贴现模型论证两者关系;在实证层面,考虑参数的时变性,采用TVP-VAR模型,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相关数据来刻画两者关系。结果表明,通常,低利率政策对股票价格泡沫影响的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低利率政策会导致股票价格升高,但也存在相反的情形;利率变动对股票资产价格和股票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时变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奥利维尔·布兰查德  王宇  
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可能保持低位,低利率压缩了货币政策操作空间,较低的财政成本和较高财政收入,意味着财政政策应该且能够更多发挥更大作用。在政府债务稳定与产出稳定的权衡中,应更多关注产出稳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小宇  
央行的货币政策实施受货币政策环境制约,特别是实施价格型货币政策时,在不同的利率环境下央行可能选择不同的利率调控模式。为此,通过构建门限回归模型对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与利率区制的相依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利率区制内中央银行的政策偏好和利率调控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在高利率区制,中央银行存在针对产出缺口调整名义利率的政策偏好;在低利率区制,中央银行则不存在这种政策偏好,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效应弱化甚至失效是导致此区制中央银行不针对产出缺口调整利率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京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宏观调控方面事实上走了一条高利率、高通货膨胀的互动攀升无根飞起的过热经济之路。1996年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治理,才有利率的两次成功下调,在我国首次实现“软着陆”。低利率、低通胀将是“软着陆”以后的中国经济的长期选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世瑛  张辉  
两次调低利率的政策取向与效果分析许世瑛张辉1996年,我国中央银行分别于5月1日和8月23日先后两次调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其中第一次调息,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98%和0.75%,同时决定:1、缩小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最高上浮限度,即除农村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宇  阮加  
次贷危机后,日本持续实施超低利率政策。超低利率首先通过银行间市场传导,随后逐渐由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蔓延,影响消费、投资、本币币值以及货币的流动速度。本文采用VAR模型考察日本超低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和产出是超低利率的格兰杰原因,货币传导渠道较窄、传导效率不高;日本超低利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明显,且影响具有长期性,对产出、货币流动速度、汇率、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具有短期性,中长期影响相对减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柳泽民  
自 1996年 6月以来 ,中央银行多次降息 ,以期克服世界经济放缓 ,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实践证明 ,降息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导致我国降息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 :( 1)投资的利率弹性低 ;( 2 )投资乘数较低 ;( 3 )消费信贷机制不健全 ,居民储蓄意愿仍强 ;( 4 )固定汇率制。对此 ,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