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6)
2023(5340)
2022(4721)
2021(4589)
2020(3883)
2019(9173)
2018(9345)
2017(17236)
2016(9577)
2015(10532)
2014(10337)
2013(9925)
2012(9172)
2011(8009)
2010(8386)
2009(7902)
2008(7989)
2007(6895)
2006(6659)
2005(6241)
作者
(23967)
(19788)
(19529)
(19217)
(12754)
(9707)
(9172)
(7643)
(7302)
(7302)
(6946)
(6875)
(6567)
(6457)
(6378)
(6079)
(5861)
(5813)
(5704)
(5499)
(5271)
(4829)
(4740)
(4731)
(4517)
(4515)
(4434)
(4431)
(3992)
(3955)
学科
(30068)
经济(29999)
管理(23087)
(21707)
(21139)
税收(20270)
(20097)
(17581)
企业(17581)
(12719)
(11448)
(10868)
中国(10304)
地方(9007)
(7913)
业经(7711)
方法(7552)
农业(6825)
(6807)
银行(6805)
财政(6696)
体制(6552)
(6523)
数学(6199)
(6172)
金融(6170)
数学方法(6075)
(5864)
教育(5696)
制度(5578)
机构
大学(116524)
学院(115579)
(44856)
经济(43666)
研究(42523)
管理(40613)
中国(34826)
理学(32999)
理学院(32543)
管理学(32047)
管理学院(31791)
(31364)
(26450)
科学(24071)
(21852)
财经(21367)
(20980)
中心(20403)
(19107)
研究所(18098)
(17946)
师范(17843)
北京(17426)
(16732)
(16729)
(16620)
(15439)
财经大学(15421)
师范大学(14566)
业大(13596)
基金
项目(68781)
研究(55742)
科学(53463)
基金(47966)
(41652)
国家(40782)
科学基金(34362)
社会(34109)
社会科(32029)
社会科学(32020)
(26550)
教育(25394)
基金项目(25086)
编号(24590)
成果(22371)
(22368)
自然(20259)
自然科(19703)
自然科学(19697)
自然科学基金(19332)
资助(19030)
课题(17079)
(15788)
重点(15172)
项目编号(14975)
(14933)
(14890)
(14687)
(14376)
(14227)
期刊
(59804)
经济(59804)
研究(48605)
中国(31133)
(25746)
教育(20437)
(15896)
(15562)
(15392)
管理(15295)
学报(15078)
(14269)
金融(14269)
税务(13644)
科学(13584)
大学(11753)
学学(10183)
财经(9876)
农业(9715)
技术(9530)
经济研究(8674)
业经(8635)
(8509)
图书(8269)
问题(7772)
会计(6469)
财会(6462)
书馆(6388)
图书馆(6388)
国际(6282)
共检索到209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传江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或自然人的各项应税所得课征的一种税。目前,对个人所得税制实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笔者认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除了应在起征点、税率等方面作合理调整外,更要在征收单位等方面进行重大的改革,其中征收单位应该由现在的个人逐步转向家庭,即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将夫妻的所得结合起来联合申报纳税,以家庭所得为税基,在基本扣除的基础上,再区别纳税人的家庭人口、赡养、抚养、就业、教育、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倓  
个人所得税是现代税制体系的一个基本税种,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个人所得税在调整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个人所得税家庭征收制的理论基础分析,探讨现下推行个人所得税家庭征收的可行性和配套要求,并提出个人所得税家庭征收的初步设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从慧  
一、我国个税家庭联合申报改革的必然性目前我国个税申报仅是个人税种,未以"家庭"概念为出发点,更不具备家庭联合申报性质的具体费用扣除项。我国当前实施家庭税制的条件和时机尚未成熟,但考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家庭联合申报必定是我国个税改革的未来方向,其中费用扣除更是个税改革内容的重中之重。(一)家庭税制体现国家税制完善性与社会公平性在税制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成移平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件》的颁布实施,我国对个人所得课税三税并存的局面形已经形成,为调节个人收入水平,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国家筹集...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尚希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简称"个税")制度很难成为我国个税改革的样板。越来越复杂的美国个税束缚了其调节分配功能的发挥。超过一半的OECD成员国已经放弃旧制,改为按个人课征个税,这使税制变得简单,同时避免了个税对社会"婚姻中性"的妨碍。世界上已有27个国家和地区实行单一税,个税变得进一步简单、透明和实质公平。放弃累进税,个税按个人征收还是按家庭征收的选择、分类征收与综合征收的权衡等难题将不复存在。树立新的公平观,我国个税改革应走向单一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韩耀星  韩德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魏陆  
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正处于过渡时期,为了加快完善自行纳税申报制度,应该将自行纳税申报与个人或家庭退税结合起来,个人所得税应改由国税局征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鹏  
家庭课税观点近年来广受热议,移植西方的家庭课税制度需要充分探究国外家庭课税的理论渊源与制度设计,以家庭为纳税单位与我国税制的非契合性特点、以综合所得为征税模式与我国税制的非可行性特点、设计家庭费用扣除与我国税制的非公平性特点共同形成了家庭课税在我国施行条件尚不成熟的客观困境,家庭课税并不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应然之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华  
纳税单位的选择是个人所得税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稳定。我国目前关于通过改革个人所得税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的呼声很高,变个人计税为家庭纳税成为改革的方向。但是,以欧盟为主的其他国家却进行了相反的改革历程。究竟该如何判断中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的改革目标,需要了解两种纳税单位的不同特征,结合其他国家税制改革历程,对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纳税单位进行客观认识。本文沿此思路进行研究,提出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选择简化的家庭联合纳税方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彦峰  严丹良  
分别以个人为单位和以家庭为单位计算的家庭人均基尼系数进行对比,说明以家庭为纳税单位更符合税收公平原则和量能纳税原则。借鉴国外个人所得税在纳税单位选择中促进公平分配方面的经验,提出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建议:建立分类综合税制模式,每月分别按不同的超额累进税率实行源泉扣缴,年末根据家庭负担情况自行申报并汇算清缴;在总体实行比例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并行基础上,针对分类所得和综合所得分别制定相应的税率形式;费用扣除制度应考虑家庭成员的所有必要费用和生计费用;完善税收征管制度,逐步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纳税申报制度及电子信息稽核系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亚飞  吴瑞君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联立方程模型,从全面的家庭税负角度出发,对个人所得税减免、家庭间接税负对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受到个人所得税改革冲击的家庭生育二孩的概率比未受冲击的家庭高19.4%,个税改革对家庭生育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家庭个税减免额度越高,个税改革的生育促进效应越强,并且高孩次相对于低孩次对个税减免更敏感;家庭间接税负对家庭生育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生活必需品间接税率应进一步降低以增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生养能力。研究表明,推动税收政策改革是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的重要环节,在税改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税收制度调整对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德发  王东晓  杨忠婷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个人制申报和3 500元的固定免征额费用扣除制度。这在表面上看公平合理,但实际上却导致了相同境况的家庭实际税负不同,有悖于社会公平原则。从国外情况看,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包括必要费用扣除、生计费用扣除和特别费用扣除等,并多以家庭为费用扣除单位,这种扣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保证了社会公平,有效调节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文章运用回归分析设计出一个相对合理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并在计算家庭生计费用扣除时将家庭住房费用单独计算,对有房贷支出的家庭给予一定的扣除,使其税前费用扣除标准更加公平合理,符合客观实际。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家庭为单位"和"以个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卫甫  庞德征  路庆宣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根贤  丁全喜  邱国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