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4)
- 2023(377)
- 2022(319)
- 2021(316)
- 2020(297)
- 2019(641)
- 2018(677)
- 2017(1429)
- 2016(705)
- 2015(777)
- 2014(877)
- 2013(805)
- 2012(786)
- 2011(718)
- 2010(806)
- 2009(560)
- 2008(627)
- 2007(570)
- 2006(492)
- 2005(447)
- 学科
- 银(2469)
- 银行(2466)
- 行(2353)
- 制(2309)
- 业(2188)
- 管理(2061)
- 济(1904)
- 经济(1902)
- 融(1877)
- 金融(1877)
- 企(1485)
- 企业(1485)
- 体(1441)
- 体制(1385)
- 财(1049)
- 制度(986)
- 度(986)
- 农(937)
- 中国(884)
- 方法(883)
- 数学(822)
- 业务(814)
- 数学方法(813)
- 银行制(805)
- 务(753)
- 财务(751)
- 财务管理(747)
- 企业财务(713)
- 农业(599)
- 险(584)
- 机构
- 大学(9190)
- 学院(9103)
- 中国(3758)
- 济(3740)
- 经济(3648)
- 管理(3580)
- 研究(2992)
- 理学(2830)
- 理学院(2797)
- 管理学(2751)
- 管理学院(2731)
- 财(2410)
- 银(2250)
- 银行(2020)
- 京(2008)
- 行(1819)
- 财经(1808)
- 中心(1788)
- 经(1678)
- 农(1651)
- 人民(1557)
- 科学(1534)
- 所(1527)
- 融(1494)
- 江(1488)
- 金融(1475)
- 财经大学(1424)
- 国人(1383)
- 中国人(1379)
- 中国人民(1356)
共检索到15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丁云莲
为了深入推进案件专项治理、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加快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萧山农村合作银行在2006年开发试行OCR事后监督及风险预警系统,并于2007年与省农信联社第一代核心业务系统衔接后,在全行推广应用。2008年第一季度,事后监督中心累计处理业务凭证586.40万张,人工勾对170.64万张,重点监督136.35万张,核对代发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席祖清
本文认为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工作面临着体制风险、业务风险、效率风险和操作风险。正确认识这些风险,及时进行风险防控,是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事后监督 基层央行 风险防控 研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海萍 陈瑾 杨熳
事后监督中心是人民银行新设立的职能部门之一,其目的是把好会计核算质量关,促进会计核算规范化,防范资金风险和其他风险。在日常工作中,查错纠弊是事后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和其他风险的重要手段。但查错纠弊不是事后监督工作的本义,查错是预测风险和发现风险的手段之一,纠弊是防范风险和落实风险控制的途径之一。由此可见,事后监督工作的本义是风险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易会满
商业银行传统事后监督存在方式落后、理念技术滞后、管理机制欠缺、缺乏有效协同四个方面的不足,事后监督转型应改革传统规范导向的监督方式,实行风险导向的监督,增强业务运行风险管理能力;实行流程导向的监督,推动业务流程的持续改进;整合监督资源,完成监督体系由业务复审向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战略转型。要实现上述事后监督转型的目标,应在事前和事中突出增强系统和流程对风险的控制能力;事后着力再造科学高效的监督流程;运行监督资源整合方面应注重发挥各类管理资源的协同效应与整体合力。新型事后监督体系的运行机理包括风险导向、良性循环、流程导向、功能完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事后监督 监督流程 战略转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袁永红 景建勤
本文对中国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工作现行管理办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银行 事后监督 管理办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课题组 李杰
当前,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在管理体制、工作重心、相关制度、监督依据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我们研究探讨。
关键词:
人民银行 事后监督 管理体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戴志华
基于对中国商业银行事后监督发展历程的研究,本文将事后监督归纳为分散、集中、重点和风险导向监督四个阶段,并提出了一个事后监督理论体系。本文认为:事后监督理论框架体系由监督目标、环境、主体、对象、职能构成;监督目标是事后监督理论体系的起点,事后监督应贯彻的风险导向、流程导向、竞争力导向和公司治理导向,决定了事后监督的风险管理、质量控制、流程改进和经营支持职能;不同的监督环境决定了不同的监督模式和特征;监督主体界定了事后监督的范围,事后监督属商业银行业务核算体系的自我约束机制;事后监督对象是业务核算与运行中的风险事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许方
人民银行系统事后监督部门自成立以来,切实履行监督职责,严把会计核算质量关,较好完成了工作任务,事后监督工作呈现出风险意识逐步增强、确立特有的监督模式、注重制度建设等特点,事后监督作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为防范会计核算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普遍存在监管模式、监管流程和监管标准不尽相同等突出问题,致使事后监督效力未能充分发挥。为此,需要从均衡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地改善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仇瑾
本文以事后监督的相关经济学解释为逻辑起点,总结归纳了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事后监督工作多年来的发展实践,通过分析其在风险分级的基础上改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资源的运用效率的经验,得出通过信息化实现风险分级,并基于风险分级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提升央行事后监督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效率改进 风险分级 资源配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边宏琪
本文所探析的基于影像技术的监督系统即是通过影像扫描、计算机自动监督及电子化档案管理有机的结合,来达到有效提升事后监督的自动化水平,丰富事后监督的风险防范手段,进一步增强央行资金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事后监督 电子影像技术 应用技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永宣 韦继强
2004年以来,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以上机构相继设立事后监督中心,负责对辖内会计、营业、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进行事后监督。一年多的实践表明,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在把好会计核算质量关,促进会计核算规范化,防范资金风险和其他风险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现实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和今后的发展看,如何更有效地提高事后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发挥其防范资金风险的作用,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
中央银行 事后监督 质量控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小燕 江伦喜
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随着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的普遍设立,对各种核算业务的事后监督工作真正摆到了人民银行内部管理的议事日程。人民银行事后监督的目标是提高核算质量和保障资金安全,因此,它不仅仅是执行“核算警察”的职能,而更重要的是执行“领导参谋”的职能。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机制,在监督中健全制度,锻炼干部,积极稳步提高监督水平。
关键词:
事后监督 突出问题 工作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方
尝试通过总结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发展过程中的成绩和不足,分析现阶段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转型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引用学界研究成果,对新型事后监督的内在逻辑和工作模式、流程控制、绩效评价等进行了设计,深入探索事后监督工作转型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人民银行 事后监督 转型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