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7)
- 2023(6243)
- 2022(5197)
- 2021(4933)
- 2020(4172)
- 2019(9117)
- 2018(9175)
- 2017(16984)
- 2016(9736)
- 2015(10788)
- 2014(11227)
- 2013(10557)
- 2012(10047)
- 2011(9030)
- 2010(9187)
- 2009(8445)
- 2008(8634)
- 2007(8113)
- 2006(7009)
- 2005(6361)
- 学科
- 济(32402)
- 经济(32341)
- 管理(27081)
- 业(24267)
- 企(20176)
- 企业(20176)
- 方法(13678)
- 数学(11187)
- 学(10977)
- 数学方法(10921)
- 财(10169)
- 中国(10004)
- 制(9943)
- 农(9299)
- 体(8104)
- 理论(8040)
- 银(7390)
- 银行(7366)
- 行(7069)
- 融(7008)
- 金融(7001)
- 业经(6920)
- 务(6298)
- 财务(6259)
- 财务管理(6239)
- 教育(6040)
- 企业财务(5973)
- 地方(5884)
- 农业(5757)
- 技术(5566)
- 机构
- 大学(137844)
- 学院(136718)
- 研究(50324)
- 济(47752)
- 经济(46400)
- 管理(45993)
- 理学(38864)
- 理学院(38318)
- 中国(37668)
- 管理学(37245)
- 管理学院(36987)
- 科学(33767)
- 京(30492)
- 农(29214)
- 所(27206)
- 财(25025)
- 研究所(24795)
- 农业(23297)
- 业大(23263)
- 中心(23119)
- 江(22210)
- 财经(19317)
- 范(19157)
- 北京(19025)
- 师范(18829)
- 院(18278)
- 技术(17851)
- 州(17753)
- 经(17535)
- 省(17282)
- 基金
- 项目(90405)
- 科学(69348)
- 基金(64068)
- 研究(62691)
- 家(58191)
- 国家(57697)
- 科学基金(47583)
- 社会(37620)
- 省(35934)
- 社会科(35441)
- 社会科学(35432)
- 基金项目(32995)
- 自然(32031)
- 自然科(31355)
- 自然科学(31341)
- 划(30809)
- 自然科学基金(30761)
- 教育(29982)
- 资助(27053)
- 编号(25075)
- 成果(22098)
- 重点(20941)
- 部(19411)
- 课题(18697)
- 发(18512)
- 创(18232)
- 计划(18083)
- 性(17783)
- 科研(17483)
- 创新(17106)
共检索到213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斌成  
                                    
                                
                            
                            实用写作有写作主体、表达主体、接受主体之区别 ,在实用写作过程中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就写作主体而言 ,就必须具有与基础写作、文学创作一般思维不同的特质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主要有格式化思维、换位式思维、整体性思维以及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创新性思维。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孙观清  
                                    
                                
                            
                            公文写作是主客体相辅相成的一个实践活动,写作主体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写作主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实践中由三个方面构成:机关单位主体、领导人员主体以及文秘写作人员主体。研究每个主体在写作活动中的角色、作用、影响正是本文的内容,目的是使每个角色清楚自己在公文写作活动中的责任,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提高公文写作的质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英  
                                    
                                
                            
                            结合辩证法、系统科学和认知学习学 ,本文分析了传统外语写作教学模式 (productap proach)下学生的认知过程 ,研究了学生在不同写作阶段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内在和外在特征 ,揭示了该模式中的固有矛盾及其对主体认知过程的影响。并以保持其优势、克服其局限为目标 ,指出了改造传统外语写作教学模式的途径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珈萌  
                                    
                                
                            
                            苏轼诗歌中有不少作品以"我"入诗,表现了宋人对独立意识和主体精神的推崇。而通过与其他人物对象进行比较来进一步强化诗人的主体精神,则成为苏轼诗歌的重要特点。其比较方式也极为多样:双向比较,丰富了诗人主体精神的表现内涵,增加了诗歌表情达意的深度,扩充了诗歌表现的张力;转换比较,呈现了诗人主体认知的过程性变化,显示出首尾开阖的章法结构;隐性比较,含蓄蕴藉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诉求,在诗歌技法上更为高妙。同时,苏轼还能在比较中冲破现实的桎梏,为自己或友人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出路,体现了宋人通达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
                                
                                    
                                    
                                        苏轼  比较思维  主体精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晓蕾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用、沟通和互动已成为教学创新的核心诉求。实用英语写作教学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应用水平、提高学生英语专业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其教学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常学习和未来职业成长。在以往实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受教学时长、教学内容和课堂互动性等因素限制,课程教学效果有限。在互联网环境下,怎样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对英语写作的促进作用,是学者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由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俊  朱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华银  
                                    
                                
                            
                            和谐教学环境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在和谐教学环境的构建中,教师作为主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教师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一门艺术,需要科学的理念、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恰当的方法。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探究工具、思维品质和基本技能,对于教师提升并彰显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进而在和谐教学环境构建中体现主体性,具有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
                                
                                    
                                    
                                        和谐教学环境  教师主体性  批判性思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雁南  
                                    
                                
                            
                            本科生教育质量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已有的共识就是教学策略要转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具体的贯彻方法正在不断探索中。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模式。本文从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出发点,引入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式,并以教学实践的具体实例加以说明,以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苏格拉底式问答  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铃  
                                    
                                
                            
                            笔者很想结合一般写作理论和听障人的特点 ,摸索一套针对听障人写作的训练体系 ,以便使听障人能像正常人那样拥有正确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写作中的思维训练有两个重要特点 :第一 ,它要研究一套基本的写作上的思维方法 ,这套方法是成体系性的 :第二 ,这套体系能示范演示出来 ,应该有一定的操作程序。在这个比较自我完备的体系中 ,只要受训者熟练掌握这个程序 ,就应该具备相应的能力
                            关键词:
                                
                                    
                                    
                                        写作  思维训练  训练体系  技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合来  
                                    
                                
                            
                            认为科学研究是开拓求新和严谨求实的有机结合,提出了科研思维和论文写作的"5C"法则,包括评判性、一致性、简洁性、清晰性和完整性,解释了这些法则的内涵并探讨了其实现途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研思维  论文写作  5C法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罗志敏  
                                    
                                
                            
                            机构是维系大学组织运转的基本功能构件,也是大学治理能力得以体现的、最具稳定性的组织力量。从西方引入的行政主体理论及其不断周延的行政主体概念,使大学的主体从一元的“行政主体”,延展到多个“权力主体”乃至多元的“治理主体”;也使大学的机构设置易陷入“主体”困局及其逻辑牵引下的改革困境。实现大学治理的“中国之治”,大学机构改革需要转换思维,即转向具有统合性理论特质的整体—设计思维。基于“整体”,大学有且只能有一个主体或行政主体,校内的其他机构都是向其负责的职能部门。大学应注重整体效率和个性化需要的“链条式”协同管理。重在“设计”,大学所具有的非线性、多要素相互耦合的特点,意味着不仅要有创造性的机构布局,还要有创造性的制度安排及流程设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之杰  李天娇  张秀妮  
                                    
                                
                            
                            企业品牌形象不仅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要之举。本文从当今中国企业品牌形象建设的基本情况出发,并进一步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梳理出活跃于我国企业品牌形象建设中的五种角色,最后提出制定多主体参与下品牌形象共创新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  品牌形象共创  相关利益主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庆敏  王峰  
                                    
                                
                            
                            为了避免全而无法付诸实践且为解决主要问题,我们界定深度学习主要为思维养成,也就是使形象思维(知识累积)、逻辑思维(运算、推理和辨析式思维或批判性思维)、创造思维(创新、灵感)协调推进。通过分析,在教学中必须紧紧依靠统编教材和教学大纲,针对不同知识点有选择有重点地扩充知识,要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承受能力。逻辑思维的游刃有余是脑部神经网络成熟的重要标志。逻辑思维的两大功能就是运算和推理,常常把批判性思维或审辨式思维作为逻辑思维的代表。创造思维需要内化价值观形成好奇心和想象力,而以问题为导向是关键。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思维科学  教学方式  系统分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任凤芹  
                                    
                                
                            
                            听课中教育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主体间性是指教育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平等交往、积极对话、相互理解的主体间关系及在其中生成的教育教学实践主体性。形成教育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主体间关系是提升教育教学实践主体性的重要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主体性的提升是主体间关系形成的实践旨归。作为理性批判主体的"教育理论—实践主体"和"教育实践—理论主体"具备相互转化的自觉意识和形成机制是主体间性建构的条件。建构两类主体的主体间性应遵循身份确认、责任担当、生命成长和适当转化的原则。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长彬  陈泉  
                                    
                                
                            
                            信用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这几年新兴的市场交易形式——第四方物流,在目前这样一个尚不成熟的阶段更需要对建立和维护各个主体之间信用关系的机制构建进行研究。第四方物流运作中各主体之间信用机制的构建对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建立相对稳定的第四方物流市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提出基于合同预付或抵押的信用保障机制,并给出相应行为的奖惩措施,以宁波在第四方物流市场上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例,得出要建立和维护主体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应该注意的几个重要因素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