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0)
2023(7601)
2022(5420)
2021(4794)
2020(3873)
2019(8478)
2018(8166)
2017(15897)
2016(8140)
2015(9161)
2014(9086)
2013(8660)
2012(7591)
2011(6566)
2010(6856)
2009(6919)
2008(5926)
2007(5485)
2006(5030)
2005(4850)
作者
(22085)
(17976)
(17686)
(17268)
(11329)
(8423)
(8283)
(7183)
(6668)
(6416)
(6101)
(6032)
(5780)
(5713)
(5639)
(5520)
(5246)
(5199)
(5189)
(4923)
(4540)
(4463)
(4259)
(4188)
(4129)
(4058)
(3972)
(3954)
(3558)
(3553)
学科
(31026)
经济(30993)
(26390)
金融(26390)
(26095)
(24090)
银行(24085)
管理(23897)
(23415)
(20643)
企业(20643)
中国(20040)
(12597)
(12437)
(11483)
中国金融(11087)
业经(10369)
地方(9782)
(9231)
财务(9200)
财务管理(9180)
方法(9138)
企业财务(8909)
农业(8601)
(8314)
数学(7772)
数学方法(7705)
体制(7011)
产业(6620)
(6201)
机构
学院(108339)
大学(106627)
(46964)
经济(45886)
管理(38763)
中国(37661)
研究(36335)
理学(32050)
理学院(31764)
管理学(31248)
管理学院(31071)
(25836)
(21944)
中心(20117)
财经(19798)
(19168)
科学(18986)
银行(18400)
(17973)
(17388)
(17295)
(17269)
(17198)
金融(16963)
(16233)
经济学(16024)
研究所(15320)
人民(15211)
财经大学(14910)
(14755)
基金
项目(68697)
科学(54334)
研究(53655)
基金(49611)
(42228)
国家(41854)
科学基金(36288)
社会(35397)
社会科(33719)
社会科学(33712)
(27094)
基金项目(25595)
教育(23631)
编号(22149)
(21939)
自然(20774)
自然科(20341)
自然科学(20339)
自然科学基金(19993)
资助(19369)
成果(18610)
(15994)
重点(15893)
课题(15570)
国家社会(15320)
(14760)
(14723)
(14659)
(14106)
项目编号(13884)
期刊
(52290)
经济(52290)
研究(36033)
(32071)
金融(32071)
中国(25188)
(21222)
(16781)
管理(14791)
学报(14483)
科学(13089)
大学(11867)
学学(11214)
教育(11199)
农业(10262)
财经(10241)
经济研究(8788)
(8701)
技术(8694)
业经(8678)
问题(6909)
理论(6368)
财会(5817)
中国金融(5798)
实践(5731)
(5731)
会计(5729)
国际(5455)
现代(5231)
(5145)
共检索到179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松阁  
实现金融监管标准化,要目标统一化、操作规范化、范围最大化、形式多样化、手段现代化、计划科学化、重点突出化、再监督制度化、处置合法化、绩效最优化.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莉  赵燕  王伟  刘碧松  李向华  
信用监管已成为推动信用信息应用、深化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评判信用体系建设成效的重要风向标。从信用监管性质、参与方、规则、手段、目的等方面梳理信用监管的六大特点,阐述信用监管标准化的作用,从信用监管标准体系建设和以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过程为主线的重点标准化入手,探讨信用监管标准化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信用监管标准化顶层设计、践行标准化理念、强化标准的实施和应用等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2010年底通过的被称为巴Ⅲ的一揽子监管改革框架中,除了大家熟悉的一系列资本监管指标外,还包含了两项流动性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比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引入这两项监管指标的意义非比寻常,标志着金融监管史上第一次拥有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指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文维虎  
金融全面对外开放后,对农村信用合作金融机构的运行与监管,需遵循风险为本、审慎监管的国际规则。银监会明确,通过十年的努力,促进合作金融机构真正实现机构性质根本变化、公司治理整体达标、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资产质量持续稳健、人员素质总体改善、社会地位全面提升。本文通过审视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分析与审慎监管的差距,针对问题及症结,提出需要采取分类与分步治理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瑞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然而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亟需加强监管、规范发展。美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极具特色,将互联网金融新兴业态纳入现有法律框架体系内,多部门分工明确协同监管,其监管特色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结合我国国情,在相关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和细化的前提下,我国互联网金融需要加强标准化建设,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边界和土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洛  
复杂的监管规则可以降低银行监管套利的空间,但是如果过度复杂,则会产生边际效益递减的效果,给银行管理和监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二十多年来,巴塞尔委员会的资本监管体系不断演进,从1988年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Ⅰ到2006年完成的巴塞尔协议Ⅱ,再到为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于2010年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Ⅲ,资本监管规则的文本不断增加,资本覆盖范围逐步扩大,资本计算内容越来越复杂。一直以来,部分国家监管当局和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卫东  
为加强我国的金融监管,引入国际通行的ISO9000标准,构建符合ISO9000标准的监管质量管理体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朱磊  
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中国银监会的检查分析系统(简称"EAST系统")应用,增强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识别监测能力,并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数据治理、运用数据持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2017年3月30日,中国银监会下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银监会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朱磊  
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中国银监会的检查分析系统(简称"EAST系统")应用,增强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识别监测能力,并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数据治理、运用数据持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2017年3月30日,中国银监会下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银监会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赛  
非标准化债权融资不仅在微观层面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更在宏观层面上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经济杠杆率与社会融资成本的攀升近年来,实体经济尤其是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旺盛,银行面对日益加强的信贷政策和存贷比等监管指标约束,开始加大开展以同业、投资、理财资金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并借助信托、证券、保险、基金等通道,将信贷转换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类信贷业务。作为影子银行业务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或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资产,包括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收(受)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伟  
金融标准是金融的"通用语言",是金融专家知识和金融最佳实践的融合成果,为金融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支撑手段。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金融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金融标准化工作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安排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新修订的标准化法为依据,牢记自身历史使命,树立强烈的担当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新气象助力新时代金融新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胡平波  
我国征信行业快速发展,但征信监管标准的建设仍较缓慢滞后。选择欧、美等征信发达国家征信监管标准及规制建设实践经验,剖析监管标准出台的背景、需求、内容及作用,结合我国征信行业监管标准现实需求,建议以"征信通用原则"为框架,提升监管效率,着力保护征信主体权益,建立统一规范的监管指标体系并采用动态方式维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炯  吕智浩  
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对银行业是一个划时代变革,中国银监会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结合国内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实际,也于2011年4月末推出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监管标准);同时,"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越来越深化,同业竞争越来越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2011年4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我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我国银行业将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监管标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等监管标准要求都高于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并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达到新的资本监管标准。尽管近年来,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在经历改制上市后,资本充足率及经营稳健性水平大幅提高,但我国新监管标准的正式实施,仍将对金融机构的微观经营行为,以及建立在微观基础之上的货币政策框架带来一定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宗良  张友先  
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根据《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我国银行业监管新工具箱的核心监管工具仍然主要是资本和拨备要求。而在信贷规模高速增长之后,2010年我国银行业已进行了大规模外部融资,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